一粒硅原子的全球旅行

一粒硅原子的全球旅行

蔡南雄自传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作者的集成电路职业生涯,从时间层面讲,贯穿从产业萌芽期到成长期的大部分过程,经历从2微米到0.13微米的9个世代;从空间上来看,更是贯穿产业制造中心从欧美、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转移到中国大陆的全过程。

他的人生轨迹就像一粒硅原子一样行遍全球,与半导体行业的资本与技术转移的轨迹几乎共频。本书循着时间线索,记录作者人生轨迹,展现他的身份变化和产业互动,以及全球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蔡南雄,博士,出生于中国台湾,分别于1969年、1971年、1978年获台湾大学电机系学士、台湾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及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博士学位。蔡博士曾经在美国硅谷Intel和Fairchild担任IC工艺开发工程师,并曾获得台湾交通大学杰出校友和台湾十大杰出工程师的荣誉。

蔡博士曾经直接参与五座IC生产工厂及一座硅片生产工厂的兴建,并且从事Memory、Logic、IGBT等产品和生产工艺的研发、工厂管理和产品销售等企管工作。从1983年起,蔡博士前后合伙创办了台湾茂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无锡华晶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台湾合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中纬积体电路有限公司及长沙创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负责各项专业工作,以及担任总经理和董事长职务。

作品目录

  1. 推荐序
  2. 自序
  3. 第一章 从旅馆出发的人生旅途
  4. 天生注定的漂泊人生
  5. 父母与我
  6. 小时候的住家
  7. 人生的第一个“职业”
  8. 第二章 滚石痕迹:求学记
  9. 台南故乡求学的小学、中学时期
  10. 外地就学时期(大学、研究所)
  11. 结婚生子及留学
  12. 第三章 天涯屐痕:就业记
  13. 入职英特尔
  14. 入职仙童半导体公司
  15. 北美创业记
  16. 中国台湾创业及建厂
  17. 第四章 参与祖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的崛起
  18. 投身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的缘由
  19. “908工程”的演变
  20. 宏力半导体的岁月
  21. 对在华晶上华和宏力从业的反思
  22. 宁波中纬
  23. 我和中国汽车产业和高铁产业的缘分
  24. 参与成立长沙创芯
  25. 平潭之旅
  26. 叶落归根退休回台南
  27. 静极思动,再赴大陆
  28. 应邀到平潭当顾问
  29. 第五章 工作心得:我思故我在
  30. 集成电路失效分析和良率提升实务
  31. 浅谈企业绩效管理
  32. 从参与台湾内存产业发展的经验谈起
  33. 关于打造集成电路设备共享生产平台的建议
  34.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中国特色”的一种体会
  35. 未来世界集成电路产业三大群体
  36. 论董明珠做集成电路
  37. 中国大陆应重回DRAM市场
  38. 中国的集成电路制造业三两谈
  39. IDM还是晶圆代工,这是个问题
  40. 一个IC人浅谈工业4.0
  41. 我们有的是人才,只是没有人尽其才
  42. 对当前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看法
  43. 第六章 最后的回顾
  44. 世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简史及现况
  45. 集成电路产业为什么重要
  46. “加强资源回收”的想法作为总结
  47. 附录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48. 一、我的成长——不同时期的大头照
  49. 二、中学时代生活点滴
  50. 三、家庭生活点滴
  51. 四、工作中的相关照片
  52. 五、退休后小记
  53. 六、旅游杂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