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鼠疫
    《加缪作品:鼠疫》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那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的真正勇者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伟大的自由人道主义精神。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 刀锋
    《刀锋》是英国著名作家、“故事圣手”毛姆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部队里结识了一位爱尔兰战友,在一次战斗中,这位战友为营救拉里而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复员后,拉里既不肯进大学,也不肯就业,一心想探求人生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丢下未婚妻来到巴黎,又从巴黎遍游世界,最后到了印度,终于对人生大彻大悟,返回美国,当上了出租车司机,大隐隐于市。《刀锋》的主人公拉里以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生动而又深刻地探讨和展现了西方整整一代知识分子上下求索人生意义的心路历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作家,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整个英语世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毛姆是一位成功的多产作家,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戏剧领域里都有建树。不过毛姆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却很谦虚:“我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 毛姆最知名、最畅销的小说包括《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等。除长篇外,毛姆还是一个出色的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有一百多部。1946年,毛姆设立了萨默塞特·毛姆奖,奖励优秀的年轻作家,鼓励 并资助他们到各处旅游。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毛姆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室授予他“荣誉侍从”称号。1965年12月16日毛姆在法国尼斯去逝。
  • 悉达多
    《悉达多》并非是佛陀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千万寻常人亦会经历的一生。 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常认为自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抛下过去,随了跌跌撞撞的步伐,找寻心中的声音,追逐名利,经历友情,品尝爱情。不同的是,悉达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圆融统一,看似宏大,确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黑塞的语言是充满诗性的,正如本书副题“一首印度的诗”,因不得而知的原因,此副题在前人所出版本中都被回避了。为了尽可能表现黑塞的诗意,我们选择从德文直译(据悉市面销量最高版本译自英文版),尽管我们的译文不能完全实现这种诗意,但其诗的本性与精神显而易见。 本书地位在前人的版本中已被反复强调——亨利·米勒的最爱;影响了包括电台司令在内的许多名人雅士;在六十年代美国掀起过阅读黑塞的热潮,大学生们人手一册等等。 但如书中成为摆渡人的悉达多所述,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所以倘若你碰巧遇到了这本小书,请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字。 愿你在读了悉达多的故事后,也能有所感悟,并开始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赫尔曼·黑塞 | Hermann Hesse (1877—1962) 作家,诗人,画家。 1877年生于德国,1924年入籍瑞士。 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掀起过阅读黑塞的热潮。 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 主要作品 1904 《彼得·卡门青》 1906 《在轮下》 1913 《印度札记》 1919 《德米安》 1922 《悉达多》 1923 《辛克莱的笔记》 1925 《温泉疗养客》 1927 《荒原狼》 1928 《沉思录》 1930 《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 1932 《东方之旅》 1943 《玻璃珠游戏》
  • 联愁杀
    差点被陌生男子杀死的梢绘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却完全不知凶手为何要对自己痛下杀手。经过调查,警方从男子遗留的笔记中发现他极可能是随机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唯独作为最后一个目标的梢绘逃过一劫。自此,凶手下落不明。 梢绘为探明男子袭击自己的原因,委托“恋谜会”进行调查。恋谜会的成员根据拼凑起来的线索及证据,展开了各式各样的推理,然而案情却越发扑朔迷离…… 西泽保彦 Yasuhiko Nishizawa 日本新本格时期最不容忽视的推理小说作家之一,一九九五年获得岛田庄司赏识,出版了以匠千晓为主人公的短篇集《解体诸因》,立即获得了众多作家、读者及媒体的赞誉。其作品轻松搞笑,多以超乎现实的场景为主题,故事仍完全符合本格推理的定义,解谜过程合乎逻辑,兼具足够的意外性,堪称幻想与推理的完美结合。代表作除了“匠千晓系列”之外,还有《死了七次的男人》《完美无缺的名侦探》《人格转移杀人事件》等。
  • 人生复本
    你过得开心吗?” 这是贾森在失去意识前听到的最后一句话。再次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轮床上,一位陌生人微笑着对他说,“我的朋友,欢迎你回来。” 渐渐地,他惊恐地发现,面对的世界与之前完全不同。 不同的并非周遭的景物,而是他原本的人际关系。 布莱克·克劳奇 1978年生于北卡罗莱纳州的山边小镇,2000年取得语文与创意写作学位。2014年,在小说改编影视的潮流推动下,克劳奇成为新一代科幻惊悚悬疑的超新星。所有早先关于惊悚故事的记忆,都在他身上复活了。《人生复本》不但在美国书展、各大动漫展成为关注焦点,克劳奇本人也因索尼影业买下电影改编权,跨界成为电影编剧。
  • 第七重解答
    ◎ 不可能犯罪之王保罗·霍尔特绝版名作 ◎ 入选“豆瓣推理小说Top 100”,豆瓣评分8.6! ◎ 教科书级反转神作,旧版价格炒到10倍+ ◎ 鸟嘴医生之谜×垃圾桶藏尸之谜×人体瞬移之谜×谋杀决斗之谜 ◎ 融推理三巨头之长,诡计与逻辑的惊艳结合 ◎ 让岛田庄司、绫辻行人推崇备至的推理大师 ◎ 翻开本书,共赴一场反转反转再反转的推理盛宴 午夜时分,中世纪的鸟嘴医生游荡在现代街头。 幽暗小巷,无名男尸凭空消失又凭空出现。 密闭走廊,染病房客在众目睽睽之下人间蒸发。 诡异书房,昔日好友发起致命的杀人对决。 …… 1938年的伦敦城内,怪事一桩接着一桩发生。 侦探二人组穷举所有可能性,却始终不得其解。 案件或许要历经六重反转, 才能迎来揭露真相的第七重解答! 保罗·霍尔特(Paul Halter,1956— ) 当代推理小说大师,被誉为“不可能犯罪之王”。 霍尔特生于法国,自小喜欢神秘的童话故事,长大后热衷于阅读阿加莎·克里斯蒂和约翰·迪克森·卡尔的作品,并深受影响。 1985年,霍尔特以长篇小说《红胡子的诅咒》正式出道,至今已创作四十多部作品,其笔下的“图威斯特博士”和“欧文·伯恩斯”两大名侦探系列尤为出色。 霍尔特擅长将诡计与传说完美融合,打造华丽诡谲的谜面,再给出逻辑严密的解答。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描写不可能犯罪的古典解谜之作,他本人更被称为“黄金时代侦探小说最后的捍卫者”。 《第七重解答》是霍尔特当之无愧的经典代表作,并荣登“豆瓣推理小说Top100”榜单。本书不仅汇集匪夷所思的不可能犯罪诡计、缜密严谨的逻辑推演以及对幽暗人性的精准洞察,更凭借多重逆天反转的情节而获称“教科书级推理神作”!
  • 动物农场
    《动物农场》是奥威尔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一则入木三分的反乌托的政治讽喻寓言。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有论家如是说。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
  • 绝叫
    铃木阳子死了,死在独居的公寓里。正确说来,是铃木阳子几个月前死了。因为发现她时,遗体不但遭到屋内的十一只猫啃食殆尽,连猫也全数饿死了。铃木阳子显然是“孤独死”的最佳范例,但这名女子为何落到这步田地?她的亲人、朋友、同事在哪里?她的人生轨迹又是怎样的? 本书以两起相对独立的死亡事件为线索,牵出了三起相互交织的案件,讲述了女主人公阳子在时代裹挟中的个人挣扎,从平庸一步步滑落到不可救药的深渊。故事发生在2014年的日本都市。本书分为三条线:第一条线是“中年女子孤独死”案,从发现女尸开始,叙述女警绫乃的调查过程,逐渐揭露女主人公阳子的人生。第二条线从“非营利组织头目死亡”案开始。看似无关的两个案件逐渐交会,交织出真象。第三条线以第二人称叙述阳子的人生经历,从阳子童年时期开始,到女尸被发现为止,细腻地描写了阳子的成长变化和被社会吞噬的过程。 叶真中显,2019年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首届角川学艺儿童文学优秀奖、第16届日本推理文学大奖新人奖、第21届大薮春彦赏获得者,凭借《绝叫》一举获得多项奖项。叶真中显作为新锐社会派推理作家,尤其擅长构架庞杂而不凌乱、宏大而不冗余的故事,他的笔触绝少煽情,只是淡而自然地给出赤裸的残酷。而细细读完全书,又会察觉作者那克制的悲悯。
  • 基督山伯爵(全3册)
    “人类全部的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年轻的水手埃德蒙·唐代斯在与恋人成婚之际,遭人陷害被捕入狱,被关押在伊夫岛监狱长达14年,后成功出逃,发现了藏于基督山的巨额宝藏。此后唐代斯改名为基督山伯爵,踏上了复仇之路。 在人类文学史上,《基督山伯爵》是真正能被称为改变人生的伟大小说,它给几千年来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带来了任何挫折都不能削弱的希望。 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02—1870),著名剧作家和小说家,被誉为“法兰西民族作家”,撑起了19世纪法国文学的一半天空。其代表作有《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二十年后》《玛戈皇后》等,风行全球近200年,影响巨大。大仲马的长篇小说在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可读性和通俗性无人可比。 他的儿子小仲马为《茶花女》的作者。 译者:周克希,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在华东师大数学系任教二十八年,又在译文出版社当过十年编辑。译有普鲁斯特、福楼拜、圣-埃克苏佩里、大仲马和萨勒纳弗等人的小说。著有随笔集《译边草》《译之痕》《草色遥看集》。
  • 哈利·波特完整系列 (全七册)
    此版本为“哈利·波特”完整系列的中文版,英文原版见:https://read.douban.com/ebook/23350515/ 哈利·波特被丢在门阶上的时候还是个婴儿,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就是那个"大难不死的男孩",也不知道自己是魔法世界里的大名人。几年后,他意外地收到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入学通知随后不久,他就开启了一场与众不同的魔法冒险。快来和哈利以及他的挚友赫敏和罗恩一起,开启这个有关真实、爱与希望之力的故事。 作为本世代的经典之作,哈利波特电子书集书将无疑为你从另一个世界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在他们所传递的希望、归属感,以及贯穿始终的真实与爱的加持下,这个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将继续激励新世代的读者。 J.K.罗琳(J.K. Rowling),1965年7月31日出生于英国格温特郡,毕业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英国作家。 1989年,24岁的罗琳有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1997年6月,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随后,罗琳又分别于1998年与1999年创作了《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2001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决定将小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搬上银幕。2003年6月,她再创作出第五部作品《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4年,罗琳荣登《福布斯》富人排行榜,她的身价达到10亿美元。2005年7月推出了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2007年7月推出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截至2008年,《哈利·波特》系列7本小说被翻译成67种文字在全球发行4亿册。2010年,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完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拍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