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为维护用户隐私,自 2022 年 9 月 2 日起,你在豆瓣阅读产生的新关注将不会同步到豆瓣主站。豆瓣阅读自该日起上线了新「关注」功能,此功能上线前豆瓣阅读 App 仅支持关注作者,功能上线后将支持关注读者用户。因此,你的豆瓣阅读初始关注列表将仅包含此前关注的作者用户。
    96
  • 被关注
    36641
张躲躲
张躲躲
2012-09-12 加入
豆瓣阅读作者:张躲躲

2014-05-05 发表第一篇作品。

80后。爱美文。刀子嘴,刀子心。坏品味,甜软绵贱,丑,且不温柔。

再多汹涌的眼泪都会化作无声的微笑

张躲躲发布的作品4

  • 一场关于前男友的葬礼
    小说 · 爱情 · 青春
    作者自述:我曾经是个特别“作”的人,占有欲强,嫉妒心重,翻男朋友手机短信、骚扰他的女性朋友、翻他书包口袋这种事儿我每样都做过。后来他离开了我,我买醉,发疯,在人来人往的路边大哭。我甚至深切诅咒过他:“没有我,你不会幸福的。”过了很久才大彻大悟,爱不是放肆撒野,爱也不能强行求证,爱是越证明越少的东西。在懂得节制之前,我们都分不清“爱”与“爱欲”的区别。前者是简单纯粹的付出与欢喜,后者则揉进太多控制和痴缠。 我絮絮叨叨写了好多故事,翻来覆去想说清的,也不过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很多人问我:“这些故事是…展开
    作者自述:

    我曾经是个特别“作”的人,占有欲强,嫉妒心重,翻男朋友手机短信、骚扰他的女性朋友、翻他书包口袋这种事儿我每样都做过。后来他离开了我,我买醉,发疯,在人来人往的路边大哭。我甚至深切诅咒过他:“没有我,你不会幸福的。”过了很久才大彻大悟,爱不是放肆撒野,爱也不能强行求证,爱是越证明越少的东西。在懂得节制之前,我们都分不清“爱”与“爱欲”的区别。前者是简单纯粹的付出与欢喜,后者则揉进太多控制和痴缠。

    我絮絮叨叨写了好多故事,翻来覆去想说清的,也不过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很多人问我:“这些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统一回复:“如果你相信,就是真的。如果你不信,那就是假的。”

    作为讲述者,我只能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呈现出这样一个故事、一份感动、一种觉悟。真相和虚妄之间原本就只隔着很微小的距离,一些遗漏或隐藏的细节可能影响它的性质。若一定追问我的态度,我只能说,即便它有虚构的成分,其中的情义却真,所以我选择相信。

    这本书写得特别不容易,几乎把我眼见的、耳闻的、经历的失恋都重温了一遍。各种相思的煎熬、离别的怅然、刻骨的觉悟都做了一番整理,甚至连续很多个晚上做梦都会梦到旧人旧事。我梦见他们明眸皓齿、年华正好,在甜蜜的恋情中绽放笑容,一转眼却又眼含热泪,说此情难续、生无可恋。然后我就失眠,跑到阳台上看路灯看月亮,狠狠发誓再也不写东西。

    写完之后,又深感庆幸。很少有人能够把自己的青春做一次干净利落的梳理,并以文字的形式保存。我做到了。在青春的尾巴尖儿上完成这样一本书,把自己、朋友们的恋情都做了一个华丽谢幕。告别是最好的成长体验,当我们能够将一次次失声痛哭转化成一个个含泪微笑的时候,就真正懂得人生的可贵了。

    这个令人震惊的书名是责编帮我想到的。起初觉得太突兀,后来细想,越发觉得在理。我做不到那么狠心肠,诅咒所有前男友去死,但是扪心自问,那些所有被劈腿、被抛弃、被小三的人,谁没有咬牙切齿地恨前任如跗骨之蛆?

    世界上最残忍的不是分手,是分手之后你还爱他,还以为他会回来找你;最可怕的并不是变心,而是明知道自己是在做错的事情,但依然继续。

    与其放任自己在那个沼泽里放纵沉沦堕落,不如当他死了。死了,一了百了。这样才不会浪费更多时间,在这个终究看不到未来的人身上。斩断跟他最后的联系,让他在记忆中变成一捧灰烬,随风丢掉,连一丝一毫的温情都别留恋。把曾经放在他身上的痴迷、专注、奉献,统统用到自己的身上。

    认真去爱永远都不是一种浪费,勉强去爱,才是。

  • 你是我的一个故事
    小说 · 中篇小说 · 爱情 · 青春 · 女性 · 前任
  • 我想你,前任
    爱情 · 青春 · 言情 · 长篇小说 · 女性 · 类型小说
  • 假如面具不说谎
    小说 · 青春 · 言情 · 长篇小说 · 纯爱

张躲躲的评论6

张躲躲喜欢的短篇0

他还没有喜欢的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