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发布的作品5
- 旅行 · 历史 · 建筑 · 建筑史
作者自述:大概在2014年的九月份,我开始在豆瓣阅读上连载专栏《漫谈建筑史》。我给它起的副标题是《一个建筑学学生的学习笔记》。说来当时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我才大三,外国建筑史这门课程还没有开始学。但是我真的很热爱建筑史,这是一种很朴素的爱,因为它给我带来了美感。我每读完一章,都会被这种美感触动,心中积郁不平,一定要写出来。所以我就大胆地写了出来,一边上课,一边阅读,一边写。 这部专栏一共写了十五篇,现在看来,可以说是很幼稚了。一来当时对建筑史认识不深,文中有很多主观的东西,甚至有很多错误的观点。…(展开)
作者自述:
大概在2014年的九月份,我开始在豆瓣阅读上连载专栏《漫谈建筑史》。我给它起的副标题是《一个建筑学学生的学习笔记》。说来当时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我才大三,外国建筑史这门课程还没有开始学。但是我真的很热爱建筑史,这是一种很朴素的爱,因为它给我带来了美感。我每读完一章,都会被这种美感触动,心中积郁不平,一定要写出来。所以我就大胆地写了出来,一边上课,一边阅读,一边写。
这部专栏一共写了十五篇,现在看来,可以说是很幼稚了。一来当时对建筑史认识不深,文中有很多主观的东西,甚至有很多错误的观点。二来当时的文笔也很稚嫩,现在看来,那时候的文字近乎于一种咆哮体。所以这部专栏招到了一些批评,这些批评主要来自于我的同行们。我认为这些批评是正确的,虽然部分批评言辞十分激烈,但确实是我的作品让人失望。但让我感到惶恐的是,这部专栏还收到了很多好评。它不但作为热门专栏被推荐过,而且还作为“豆瓣千种热门原创作品”被推广。我偶然发觉身边有很多朋友都读过这部专栏,并且微博上也有很多读者的私信。这实在是让我心中不安。这毕竟是一个大三学生的狂妄之作,虽然其中是有热情在的,但它还是太粗陋了。我的初衷只是希望把自己内心因美感而受的触动抒发出来,将感受写出来,让更多的朋友们看到。但如果这篇专栏最后误导了热心的读者,那我可就是罪人了。
前年我经历了人生中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成为了一个研究生,这个过程非常曲折,也很精彩,其中我经受了打击,也收获了许多。终于在今天这个时候,我开始有信心重新拾起笔来了。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建筑史进行了更深入的学习,并且以考研的契机为搭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建立起了一些信心,因为我在这两年里一直致力于运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朋友们准备考研的建筑史课程,最后的结果可以说是相当不错。在我的帮助下,朋友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甚至有人进入了东大的复试。在这些成就的鼓励下,我打算开始着手修改这部专栏。
一开始,我的计划是根据原有的题目将十五篇全部重写。但后来我觉得这样并不合适。之前的专栏固然错误很多,但毕竟有很多读者喜欢,并且购买了。如果尽数修改,也是对读者不负责。于是我决定根据我现在的认知,在原先的架构下重写一遍,将新写的内容与原文进行比对。这样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参照。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次反思和自我审视。如此一来,四年来的成长便有了两个切面,我的修订也就有了价值。
四年过去了。刚开始写专栏的时候,我在豆瓣上是一个被关注数为0的小透明。现在在这里我已经有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四年里我在豆瓣上认识了很多前辈和同辈好友,受到很多照顾,也学到了很多。而现在,新的旅程已经开始了。
A 的评论41
- 女性故事大家都会选择现实题材。确实,现实题材是有意义的,是有很好的材料可以写的。但是还不够,这些故事远远没有把现实的复杂和纠葛呈现出来,反而是形成了一种套路似的文。 这本是女性组里我看到文笔比较上乘的,人物的刻画也还不错,看过之后可以给人留下印象。但是希望将来能看到让人更有余味的文评论《温情》0回应1赞
- 文笔很不错,文章读起来很流畅不觉得类。人物关系也很明确,不像别人那样写得乱糟糟谁和谁分不清楚。虽然出场人物很多,但安排得很精妙。开头很出彩,画卷是徐徐展开的。 但是,人物刻画得还是不够丰富。两万字的文章,其实是一个短篇的篇幅,把一件事说清楚就足够了,因此场景多了,每一个场景就会单薄。我倒觉得书中…评论《婚不如昏》0回应1赞
- 这篇是读到的几篇里文笔最好的了。 全文层层递进,可以看出结构上是花了功夫的。用了一定的篇幅去刻画人物,这是比别的文章好的地方。但还是觉得人物有些多了,三万五千字的篇幅,完全可以贡献一到两个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人物,而不是去做群像。但即便如此,这一篇的人物还是有一两个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描写用…评论《骨折》0回应0赞
- 和别的读者一样的意见。两万多字的篇幅,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导致什么都没表达出来。只有一系列断断续续的碎片,而读者确实很难通过这些碎片拼接出内容来。 作者似乎想要写出金句来,这个愿望太迫切了,所以可以看到全文充斥着这些似是金句的话,又给文章灌了一些水分。很可惜。评论《还要再爱几个人?》0回应0赞
- 这是一篇现实题材的小说,围绕的是目前大家都在嘈嘈嚷嚷的话题。文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冲突似乎都在撩拨那些被我们说了很多遍的话题。催婚,丁克,原生家庭等等。赶着热潮写热点没问题,但同样的写出新意来就很难。可惜呀,并没有读出新意来。能感受到作者充沛的表达欲,能感受到热情,也能感受出一点思考,但这个大问…评论《一只飞翔的陈小姐》0回应0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