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德莱尔书信集(全2卷)
    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一生写了1460余封书信。这部书信集分上下两卷出版,上卷收录波德莱尔自1832年1至1860年2月的书信,下卷收录自1860年3月至1866年3月的书信的书信。 这些书信从青少年到里昂上学,到中年突遭中风而偏瘫失语,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四年。从这一封封亲笔书信中,我们可以详细了解波德莱尔的成长环境、时代氛围、个人生活、创作思想、发表过程以及他的财务状况等,为深入研究这位影响深远的现代诗人提供了详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本书由法国波德莱尔研究专家克洛德·皮舒瓦和让·齐格勒编辑并注释,由我国波德莱尔研究专家刘波教授作序;上卷由刘波教授和翻译家刘楠祺合作翻译,下卷由刘楠祺一人翻译。 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法国诗人,现代诗歌的先驱。1821年出生于巴黎,就读于路易十四中学时,开始显露出诗歌才华。毕业后在巴黎参加文学小团体,过上了浪荡的生活。1845年之后,波德莱尔创作了大量作品,包括诗歌、文论和翻译作品。1857年《恶之花》出版,散文诗则结集成《巴黎的忧郁》。1867年8月31日,波德莱尔病逝。 刘楠祺,1955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语专业,多年来钻研波德莱尔诗歌的翻译与研究,译著有《恶之花》《巴黎的忧郁》、耶麦诗集《春花的葬礼》、埃德蒙·雅贝斯文集等,曾荣获春风悦读榜“金翻译家”奖。 刘波,1963年生,1984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法语专业,2001年于法国巴黎第四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著有《波德莱尔十论》《波德莱尔:从城市经验到诗歌经验》等,曾荣获首届王佐良外国文学研究奖。
  • 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17卷)
    全集的思想与艺术力量,为世界文学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珍藏《列夫·托尔斯泰文集》,承继一位杰出的大文豪、道德哲学家、社会改革家及思想家的精神遗产。本文集收录了托尔斯泰一生中的绝大部分著作,邀请名家持笔翻译,不啻是对托尔斯泰生命与作品的一次纵深展示。 列夫·托尔斯泰(Tolstoy,L.N.),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 梦之书
    《梦之书》为凯鲁亚克的原始私人日记,忠实记录了他的约两百个梦境。 他在本书中将“即兴写作”方式发挥至极致,更真实、原始和未加修饰地记录着自己的想法,梦境看似杂乱无章,但无论睡梦中或清醒时,凯鲁亚克始终关注的是他的人际关系。在梦中,他和母亲一起工作、碰到去世已久的父亲、和朋友上路旅行、回到高中橄榄球场、重拾铁路上的工作……人物场景虽变幻无常,却不时同他小说中的情节遥相呼应。 他借助“梦境”这样特殊的载体,突破常规想象空间,场景如电影版不断切换,以一种另类的方式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和心理活动。 杰克•凯鲁亚克(1922—1969):一九二二年三月十二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洛厄尔,父母为法裔美国人,他是家中幼子。他曾在当地天主教和公立学校就读,以橄榄球奖学金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结识爱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尔•卡萨迪等“垮掉的一代”。 凯鲁亚克大学二年级退学从事文学创作,并辗转于美国海军和商用航运公司等处。一九五○年,第一部小说《乡镇和城市》出版。一九五七年的《在路上》问世后,他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跻身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行列。他还著有《达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独旅者》和《荒凉天使》等作品。 一九六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凯鲁亚克在佛罗里达圣彼得堡去世,享年四十七岁。
  • 歌德席勒文学书简
    ★两位文学巨匠 / 三百余封往复书简 ★亲历两位文学大师整整十年的携手并肩,见证德国古典文学的巍巍高峰 ★著名德语文学翻译家 张荣昌 张玉书(附张玉书先生长篇译后记) ★德意志文学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话,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段伟大时光 ★1805年5月席勒病逝,歌德双手掩面如女子般哭泣,说:“我一半的生命死去了。”席勒辞世二十年后,由于对亡友的思念与日俱增,歌德将他的头盖骨搬到自己的私人图书馆,存放了一年之久。这段伟大的文学知己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歌德比席勒年长十岁,25岁便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轰动整个欧洲,自此“封神”。之后近二十年里,歌德发表了多部作品,却反响平平,所有人都以为他已才思枯竭,德国文学的歌德时代已过,连他自己也说“我的艺术血管逐渐干枯了”。 然而,天才总是成群结队而来。伟大诗人歌德,在1794年等来了他的真正知音,另一位伟大的天才——席勒。高山流水,得遇知音,两位天才在之后的十年里互相启发、共同创作,人生“开挂”模式重新开启。《浮士德》《威廉•迈斯特》《阴谋与爱情》《审美教育书简》……法国人眼中的“北方的野蛮民族”一时风光无限,大放异彩。“我们(他和歌德)的谈话从上午十一点半,直到夜里十一点,一直没有停歇”(1794年席勒在一封给妻子的信中写道),这是1794—1805年间两位文学巨匠的日常生活写照。 这段千古罕见的友谊,是德意志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共同创作的岁月,是世界文学史上一段伟大的时光。 ★1823年春,歌德重病了一场,康复后深感必须立马着手整理和发表他与席勒的通信,因为“这本书的问世,将让有识之士领略一种在这个世界上很难再出现的关系”,“这将是对德国人,我甚至可以说是对人类的馈赠”。歌德晚年立志整理出版的,便是我们这本《歌德席勒文学书简》。 歌德(1749—1832),德国最伟大的诗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列的四大文豪之一。早期因《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闻名遐迩。1794年与席勒交往后,他的思想和创作随之出现了新的飞跃,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席勒(1759—1805),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阴谋与爱情》《审美教育书简》等。1794年,席勒与歌德结交,共同将德国古典文学推向顶峰。 张荣昌,1938年生,江苏无锡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除德语教学与教学研究外,主要从事德语文学翻译。代表译著有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卡夫卡《城堡》《诉讼》《失踪者》《变形记:中短篇小说集》。 张玉书(1934—2019),著名德语文学翻译家,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数十年不辞辛劳地投身德语文学的译介事业,主译、主编《海涅文集》《席勒全集》《茨威格小说全集》等。其译作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英双语)
    诗人里尔克对踌躇满志的年轻作家热情奔放、改变命运的建议,迄今仍激励着青年去创造。 作者: 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作家,20世纪德语世界最伟大的诗人。诗歌涉及宗教、存在主义等议题,对现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代表作有《祈祷书》、《新诗集》、《杜伊诺哀》等。 译者: 冯至,著名翻译家,鲁迅曾称赞他是“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
  • 抒情诗的呼吸
    本书收录了俄罗斯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和奥地利作家里尔克之间数十封珍贵的通信。信函中既有对诗歌本身的讨论,也有对彼此创作的交流。这些书信,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欧洲诗史上的一段珍闻,还可以让我们一窥三位大诗人心灵的一隅。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俄罗斯诗人、作家,著有诗集《我的姐妹——生活》、自传体随笔《安全保证书》和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获得一九五八年诺贝尔文学奖。 玛丽娜•伊瓦诺夫娜•茨维塔耶娃(1892―1941)俄罗斯女诗人,著有诗集《黄昏纪念册》、《终结之诗》。 莱内•马例亚•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诗人,主要作品有《祈祷书》、《杜伊诺哀歌》和《献给俄尔甫斯的十四行诗》和 小说《马尔特手记》。
  • 在世界与我之间
    他,是一位成功的父亲。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在旁人的眼中,这位父亲完全可以给孩子良好的教育、丰富的人脉。但他依然对儿子的前途悲观,担心他将遭遇的不公和不幸,于是写下三封长信:我希望你拥有自己的生活,一种远离恐惧的生活,甚至远离我。 他们,来自一个黑人家庭,家书里梳理了少数族裔在美国走过的艰难历程,那个国度不光彩的平等历史,但恐惧并不仅仅来自肩上的种族包袱,因为个人在社会中的弱小,一点也不比种族在历史中的脆弱让人好受。 这是一本心意拳拳的家书,更是智慧满满的祈祷文。写下了父亲对儿子的期待,他的美国梦,绝不是挣脱族群的羁绊,出人头地,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重要的是,要在这个美丽而残酷的世界,如何学会做个审慎并清醒的公民。 三封家书,在世界与我之间。写尽父子情,读懂美国梦。 塔那西斯·科茨(1975-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记者,2015年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2016年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2008年出版《美丽的抗争》;2015年出版《在世界与我之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有色人种促进会形象奖,并入围普利策奖、全美书评家协会奖终选名单。
  • 亲爱的邦尼,亲爱的沃洛佳
    ★解读《洛丽塔》的关键钥匙 ★揭秘纳博科夫一生故事的珍贵信件,国内首度出版 ★文学大师×辛辣批评家,如何从亲密无间到分道扬镳 ★颇具默契的深度交流+火花四溅的思想碰撞+直言不讳的犀利妙评+鲜为人知的文坛轶事 《亲爱的邦尼,亲爱的沃洛佳:纳博科夫—威尔逊通信集,1940-1971》收录了小说大师纳博科夫与其挚友——著名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在1940年至1971年间的通信,是两位智者之间颇具默契的深度交流。火花四溅的思想碰撞,直言不讳的犀利妙评,鲜为人知的文坛轶事,尽在其中。正如这些坦诚的信件将证明的,在两人的最终疏离之前,是四分之一个世纪的个人与智性的亲密接触。两位作家相互激发、促进性的交往,持续而充满生机的观点交流,都在他们各自的作家传中得到重要反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西蒙·卡林斯基在此前版本的基础上作了扩充和修订,更详细地追溯了两位作家之间友谊的复杂性。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出生于圣彼得堡。1940年,移居美国,在哈佛大学等高校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1961年,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病逝。 埃德蒙·威尔逊(1895-1972),美国著名评论家和作家,曾任美国《名利场》和《新共和》杂志编辑、《纽约客》评论主笔。 西蒙·卡林斯基(1924-2009),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拉夫语语言和文学荣誉教授。
  • 顾随致周汝昌书信集
    这是现代学者、书法家顾随(1897-1960)在1942至1960年间写给弟子周汝昌(1918-2012)的书信集,共126通(另附致他人信两通)。 顾随,字羡季,笔名苦水,别号驼庵,河北清河人,曾执教于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天津师范学院等高校,精研诗词、书法、佛学。他曾在信中对友人说:“有周玉言者,燕大外文系毕业,于中文亦极有根柢,诗词散文俱好,是我得意学生。”(1952年8月28日致卢季韶书)著名红学家周汝昌(1918-2012)则不无自豪地称:“我是与先生‘通讯受业’历史久的一个特例。”(《怀念先师顾随先生——在顾随先生逝世30周年纪念会上的报告》 顾随与弟子周汝昌的通信始自1942年初燕京大学封校之后,一直持续至1960年顾随去世之前,书信中保存了大量学术讨论、诗词唱和的内容,在古典文学研究、现代学术史研究以及现代学人日常生活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这些书信起初更多是师弟子间生活、内心的倾吐、诗词的唱和与探讨,但从五十年代初开始,两人的交流“忽然进入了一个奇迹般的发展阶段”,周汝昌说:“此阶段中,先生因书札往还生出的许多讨论主题,引发了先生的兴致,其多年的积学覃思之未宣者,却以此际的兴会与灵感所至,给我的信札竟然多次‘变成’了整篇的论学研文说艺的长篇论文……”每当谈及老师和他这段特殊的文字缘,周汝昌都会对这批弥足珍贵的学术和文化财富大加叹赏。 书信原件长期保存于周汝昌家,直到2002年开始,才陆续整理披露于世。2010年,顾之京、赵林涛整理校注的《顾随致周汝昌书》出版,后收入《顾随全集》(2014年初版,2017年修订版)。其后,周家又发现顾随致周汝昌手札近三十通,两万馀字。《顾随致周汝昌书信集》除了增补上述新发现的未刊书信之外,对旧版文字释读与编年上的讹误进行了校订,并进一步对书信中的一些内容作了注释。 顾之京,顾随先生第六女,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潜心于父亲遗著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先后出版《顾随文集》《驼庵诗话》《顾随诗词讲记》《顾随全集》等数十种,著有《女儿眼中的父亲——大师顾随》《苦水词人——顾随词集词作解析》《我的父亲顾随》等。 赵林涛,文学博士,河北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顾随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整理出版《顾随全集》《驼庵学记》等10余部,著有《顾随与现代学人》《顾随和他的弟子》,发表论文《“顾学”研究范畴》《新见顾随自注本〈濡露词〉研究》等20余篇。
  • 战争日记(1939—1945)
    英国陆军元帅、大英帝国总参谋长艾伦·布鲁克主导了二战时期英国的绝大多数重大战争决策,出席了战时同盟国召开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对赢得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二战时期,除了美国负责的太平洋战场之外,盟军在欧洲、非洲、大西洋的绝大多数战略规划,都是布鲁克直接参与、亲手制订的,有时候甚至是力排众议坚持下来的。 1939年9月至1945年8月间,艾伦·布鲁克把每天的战斗和生活经历,以及一些重要的感想、评论都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具有极为宝贵的史料价值。 由于其日记中包含了许多对丘吉尔、戴高乐、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盟国首脑和高级将领的描述和评价,在发表后引发了巨大争议。 艾伦·弗朗西斯·布鲁克(Alan Francis Brooke,1883—1963),英国陆军元帅、大英帝国总参谋长,他主导了二战时期英国的绝大多数重大战争决策,出席了战时同盟国召开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对赢得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