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王羲之,在他介绍一场春日宴之前

北溟鱼
永和九年的春天,王羲之很不好。 会稽内史王羲之对朝廷有很多重要的意见,不过没人听。 上一年,朝廷里桓温与殷浩正在以北伐为筹码,勾心斗角。王羲之反战,他说,区区吴越,却想要收复天下十分之九,是痴人说梦。然而没有人理他。他做会稽内史,正逢饥荒,羲之自作主张开仓赈灾,又上书朝廷减轻徭役,但连年打仗,正愁钱粮,也没有人理他。 魏晋风流,到了羲之的年代,早已有它的规则:口谈玄言,及时行乐,潇洒混日子。但王羲之,像一根刺,总让人骨鲠在喉。虽然,在他的传世书法里,他是那么温柔: 《都邑帖》里,他说“仁祖日往,言寻悲酸,如何可言”——谢仁祖不久前去世了,提起来就让人感到悲酸,没法说;《逸民帖》里他说,“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不能见面聊,让人叹息。写信,又如何能够写得清楚!;《平安帖》里他写,“岁忽终,感叹情深,念汝不可往”。 羲之的教养,常让人错以为他只是琅琊王家,一个合格的子孙:倜傥轩举,让人仰慕。 左右逢源,是大家族立身最重要的品质,琅琊王家人,也最拿手。羲之的叔叔王导与后来的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相识于微时,在洛阳大乱的时候,说服司马睿渡过长江,以南京为基地发展事业,又替他笼络江东大族,才能于西晋灭亡之时,在南京建立东晋。王导于是几乎总览朝政,但为人至为八面玲珑,几乎没有人说他坏话。王导做扬州刺史,请几百人吃饭,唯见一个任某和一个和尚落单。王导专门走到此二人面前,对和尚说佛语,对姓任的讲,您这一出来,临海任家就无人了。 出身在这样的家庭,较真反而有失身份。但羲之却不。认定了不喜欢的人,他固执到不通世故。除去琅琊王家,朝中另有太原王家,王不见王,谁也不服谁。家世,才华,教养都占尽,王羲之也很有理由目空其他,但偏巧,羲之口齿不够伶俐,更偏巧,太原王家这一辈的王述虽然也不会说话,却十分讨大人喜欢。在“隔壁孩子”王述的阴影下长大,羲之就存了争心。 起先,王羲之官任会稽内史,却没有按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