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德的《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

刘阳(1980)
美国著名中国研究专家安德鲁·沃尔德(Andrew G. Walder)根据当时中国大陆公开出版的报纸和大陆逃港人士口述资料,1985年写成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并由龚晓夏翻译、香港牛津大学1996年出版繁体中文版,名为《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与权力结构》。这是中国单位制研究的一篇奠基性和经典性文献。 图片 图片 该书内容脉络如下:除了第一章是总括性的导论,第二章谈国营工厂的宏微观经济管理环境,第三章谈具体的生产组织和政治组织;第四章和第五章是真正的主题:有原则的任人唯亲制度和上下间施恩回报关系。第六章和第七章在前两章结构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一些历时性的分析,分别对应文革时期和文革后的改革时期。 导论章主要提出了解释共产党社会的理论模型问题,即既不是极权主义也不是多元主义的“新传统主义”。极权主义模型中个人之间没有联系,多元主义中个人间联系方式是非正式的集团,新传统主义则认为共产党社会中个人之间有结构性联系,但不是集团式,而是上下之间通过施恩回报机制实行的有原则的特殊主义而形成的纵向网络。 第二章主要谈工人对工厂的依附如何形成。计划体制下国营工厂在经营管理上的特点,即“资源约束”而非“需求约束”,使工厂有使工人保有数量超出需要的倾向,以及工厂对工人生活资料的分配乃至人身、社会身份的庇护;新中国初始工业化时期城市化的压力、大跃进的失误、国营企业的资产结构等因素,造成了严格的城乡户籍和工人严格的身份制;由于事实上没有采用技术晋级制,工人在企业内的向上流动也受到严重阻碍。 第三章谈工厂内的政治组织化及在此框架下的车间主权和工作班组制度。共产党社会的基层政治组织不同于合作制,不是承认民间组织并建立政府与其稳固关系,而是自行建立最基层的政治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