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么凉记

小石潭记
我从网上查了一下,井么凉,也有写作井拔凉的。意思都一样,都指的是从井中新打出来的水,而且是烈日炎炎的夏日。 我之所以在这个专栏中,专门为井么凉记上一记,是因为,它曾经是村里人消夏避暑的唯一。它为村里人安然度过夏季的炎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在过去,通常一个村落只有一眼井。井深数十米,也有上百米的。有的有相当长的历史,有的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打成。生活常识说,地下水是恒温的,一般4℃左右。想想看,夏天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与4℃的井么凉,有着多么大的温差。不妨设想一下,烈日炙烤下的人们,面对清凉的井么凉,该是一样怎么样的心情。 传统的农耕时代,高温的夏季,农田作业也就是地里活,是最为频繁琐碎的。拔草,浇水,给庄稼逮虫子,还锄地。这一时间段,温度高,日照时间长,不仅在田庄稼的光合作用强,杂草也会疯长。因此,高温期间,田间管理尤其重要,丝毫不能松懈,更不能偷懒马虎。 当然,高温天气下,田管作业的劳动强度都不是很高。但热浪炙烤中,暴露在太阳光底下的人们,还是汗如雨下。以除草拔草论。庄稼还没有盖严地面,需要用锄头锄草。锄草,讲究的是前腿躬、后腿蹬的姿势。两条腿,都要用力的。而两条胳膊,也要配合默契。配合的不好,一不留神,就会把庄稼也锄掉。等到庄稼枝叶铺满田间,锄地已不可能,只能手工拔草。拔草,人得在庄稼缝隙中蹲着,在地面寻找杂草的踪影。下地的时间不长,作业的人就会汗流浃背。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该就是夏季农田作业的真实写照。 人身体里的水份,大量蒸发,就会口干舌燥,嗓子眼儿冒烟。补充水份,就是夏季农民保持体力的必须。彼时,补充水份,最为方便的办法,就是就地取材。田边地头,常有小河沟。里面,都有深浅不一的水量。渴得实在受不了,到小水沟里,两手在水面轻轻地划拉,把浮草撇开,捧着水,喝上几小口,就会感觉清清爽爽的了。 但喝小水沟里的水,明显不卫生。稍有不慎,或者肠胃不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