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作品简介
《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宗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逊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根据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
《忧郁的热带》是一部对促进人类自我了解具有罕见贡献的人类学、文学及人类思想的杰作。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以及当初五位“结构主义大师”中今日唯一健在者。
列维-斯特劳斯出生于1908年,早年就学于巴黎大学。青年时代爱好哲学,并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嗣后致力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达50余年之久。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巴西考察当地土著社会多年;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陆续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自1959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迄今。他的学术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
作品目录
总序
卡都卫欧族
波洛洛族
南比克瓦拉族
吐比卡瓦希普族
第一部 结束旅行
一 出发
二 船上
三 西印度群岛
四 追寻权力
第二部 行脚小注
五 回顾
六 一个人类学家的成长
七 日落
第三部 新世界
八 郁闷的赤道无风带
九 瓜那巴拉湾
十 穿越回归线
十一 圣保罗市
第四部 地球及其居民
十二 城与乡
十三 前锋地带
十四 魔毯
十五 人群
十六 市场
第五部 卡都卫欧族
十七 帕拉那邦
十八 潘塔那勒沼泽区
十九 首府那力客
二十 一个土著社会及其生活风格
第六部 波洛洛族
二十一 黄金与钻石
二十二 有美德的野蛮人
二十三 生者与死者
第七部 南比克瓦拉族
二十四 失去的世界
二十五 在塞尔陶
二十六 沿着电报线
二十七 家庭生活
二十八 一堂书写课
二十九 男人、女人与酋长
第八部 吐比卡瓦希普族
三十 独木舟之旅
三十一 鲁滨孙
三十二 在森林之中
三十三 蟋蟀的村落
三十四 贾宾鸟的闹剧
三十五 亚马孙流域
三十六 谢林葛尔
第九部 归返
三十七 奥古斯都封神记
三十八 一小杯朗姆酒
三十九 塔希拉遗址
四十 缅甸佛寺基荣之旅
载入中
热门划线
演讲者便向这群被虫蛀的鬼魂和无法安静的小孩所组成的听众宣布他宝贵的记忆。这些记忆是他经过多少努力、细心、辛勤工作而得的结果。他的记忆受到当时当地的阴冷所影响,就在半黑暗中说话的时候,他可以感觉到,那些记忆一件一件离他而去,一件一件掉落,好像圆石跌进古井的底部一般。19 人
一旦社会人群所拥有的空间开始紧缩的时候,愚蠢、怨恨与容易轻信受骗便会像脓一样的产生18 人
我们的社会在快要毁灭他们的时候就假装他们具有高贵性质,可是如果他们真的有能力成为对手的时候,却又对他们充满恐惧与厌恶。17 人
通常,人都把旅行视为空间的转换。这种观念有欠充足。旅行不但在空间进行,同时也是时间与社会阶层结构的转变。任何印象,只有同时与此三个坐标联系起来才显出意义。不过,空间本身即有三个坐标,所以,如果想完整描述任何旅行经验,必须要同时使用五个坐标。15 人
结构人类学理论批评所针对的是:哲学和神学的形而上学方向,社会学的狭义实证主义(个体经验主义)方向,以及历史学的(政治)事件史方向。13 人
旅行,那些塞满各种梦幻似的许诺,如魔术一般的箱子,再也无法提供什么未经变造、破坏的宝藏了。一个四处扩张、兴奋过度的文明,把海洋的沉默击破,再也无法还原了。热带的香料,人类的原始鲜活性,都已被意义可疑的一片忙乱所破坏变质。一片忙乱迫使我们压抑我们的欲望,使我们注定只能取得一些受过污染的回忆。13 人
回忆往事是人类的大快乐之一,但是如果记忆真正照本宣科什么都重新来过的话,很少有人会愿意去再经历一次他们所津津乐道的疲倦与痛苦。记忆是生命本身,但是是另外一种性质的生命。12 人
可是人类选择只种一种植物,目前正在创建一个大众文明(mass civilization),好像甜菜是大批大批地种植一样。从今以后,人每天享受的就只有这么一样东西。11 人
我们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所欲追寻的真理,只有在把真理本身和追寻过程的废料分别开来以后,才能显出其价值。10 人
这就是人类学者归来的景象,只是比他出发时的仪式又更惨淡一些10 人
“每一个人,”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写道:“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着的那个世界去。”10 人
哲学不是科学研究的仆人与帮手,哲学只是意识对意识自身所做的某种美学上沉思。10 人
我受一种双重的病态所困扰:我所看得到的一切都令我大起反感,同时我又一直不停地责怪自己没有看到那么多我应该看得见的现象。8 人
人类学家自己是人类的一分子,可是他想从一个非常高远的观点去研究和评断人类,那个观点必须高远到使他可以忽视一个个别社会、个别文明的特殊情境的程度。他生活与工作的情境,使他不得不远离自己的社群一段又一段长久的时间;由于曾经经历过如此全面性、如此突然的环境改变,使他染上一种长久不愈的无根性;最后,他没有办法在任何地方觉得适得其所;置身家乡,他在心理上已成为残废。人类学像数学或音乐一样,是极少数真正的召唤(vocations)之一。人可以在自己身上发现这种召唤,即使是从来没有人教过他。8 人
自由(freedom)不是一种法律上的发明,也不是一种哲学思想的征服成果,更不是某些比其他文明更正确恰当的文明才能创造才能保有的东西。自由是个人及其所占有的空间之间的一种客观关系的结果,一种消费者与他所能应用的资源的客观关系的结果。8 人
在素重人文科学理论的法国文化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民族思想英雄”之代表应为: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和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7 人
哪想到认为某种新要素的引进必然会取代旧的要素这种想法纯粹是幻想。海洋并没有因为航空的发展而变得更为平静,就像巴黎近郊并没有因为蔚蓝海岸附近大兴土木而稍微恢复其乡村景观一样。7 人
由于文化样式(cultural types)都是建基于非常简单的对比上,在每个社会中发现的类似的文化样式,在不同的社会中却被用来完成很不一样的社会功能。7 人
如果可以运用某种分类格式,把每个社会里面如何利用类似的人物样式去扮演不同的社会功能加以分类排比,建立出一套近似的模式出来,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容易得多。7 人
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天真的信念和这么贫乏的知识能力结合在一起,蔚为奇观。7 人
在他的课堂上,我第一次学到,任何问题,不论是多么微不足道或严肃重大的问题,都可以用同一种方法解决。这种方法就是把对那个问题的两种传统看法对立起来。第一种看法利用常识作为支持的证据;然后再用第二种看法来否定第一种看法。之后,将以上两种看法都证明为不够完整,而用第三种看法说明前面两种看法的不足之处。最后,经由名词的搬弄,把两种看法变成是同一个现实的两个互补面:形式与内容;容器与容物;存有与外表;延续与断裂;本质与存在,等等。这一类的练习很快就变成纯粹是语言的搬弄,靠的是一点说双关语的能力,用双关语取代思想:语音的接近、语音的相似、语音的多样性逐渐成为那些聪明矫饰的知识转折的基础,那些知识的转折被认为就是良好的哲学推理的标记。7 人
旅行不仅仅是把我们带往远处,还使我们在社会地位方面上升或降低一些。它使我们的身体交换了空间,同时,不论是更好或更坏,也使我们脱离自己原来的阶级脉络,因此,一个地方的颜色和风味不可能和我们自己面对,经验那些颜色和风味的时候所处的是那种预料不到的社会地位。7 人
文明的迷人之处主要来自沉淀其中的各种不纯之物,然而这并不表示我们就可借此放弃清理文明溪流的责任。7 人
对观众而言,探险者实际上跑了20 000多公里路这件事,似乎就把他一大堆其实待在家里也可抄袭到的老生常谈和平淡闲话,都神奇地变成有重大意义的启示录了。6 人
由于日子漫长空虚而变得对海洋有一种可敬的亲密感。6 人
我们是不是能够因此下结论,认为就这些土著看来,社会不能提供给他们任何东西。不论是制度或是习惯,对他们来说都好像是一种一再重复不变的过程,机会、运气或能力在其中似乎毫无作用。他们可能觉得改变命运的唯一手段是冒险进入那些危险重重的地区,在那里社会规范完全失去意义,社群的要求和保护性的规划也不具有任何作用;直接进入平常的、有秩序的生活边缘,进入身体能力无法承受的边缘,接受身体与精神折磨的最极限。处于这种不稳定的边缘地带,一方面是冒着走过头以致永远回不来的危险,另一方面则可能从环绕于有组织的社会四周广大未被利用的力量里面,取得自己可以利用的力量。把一切都豁出去的人有可能因此取得力量,可以修改一个除此以外无法改变的社会秩序。6 人
不同的人类社会之间交往越困难,就越能减少因为互相接触所带来的互相污染,但也同时使不同社会的人减少互相了解、欣赏对方优点的机会,也就无法知道多样化的意义。6 人
研究工作的伟大和不幸,在于研究工作是一种避难所,一种传教站。6 人
现实与经验之间的过渡过程是一种非延续性的、断裂处处的过程;我也学到,为了掌握到现实,得先将经验排斥在外,然后再把经验重新整合进一个不带任何感性情绪(sentimentality)的客观综合里。6 人
哲学的任务是:了解存在与它自身的关系,而不是了解存在与我自己的关系。6 人
在里约,自然本身看起来好像是一片尚未建造完工的建筑工地。6 人
有天早上,我个别访问一个穿羊毛衫的老妇人,她认为自己就像密封在冰块中的一条烂透的沙丁鱼:外表上看起来完好无缺,她说,但只要外表的保护层一融化,她就要支离破碎了。5 人
有些人则认为希特勒就是耶稣基督本人再世来惩罚白种人的,因为他们两千年来都不遵从其教导。5 人
他们病态的脑袋觉得把近在跟前可以见得到的美国人当做敌人,用来代替那远在天边非常抽象的真正的德国敌人,倒是相当妥当安稳。5 人
为了使我们可以接受,记忆都得经过整理选择;这种过程在最诚实无欺的作者身上,在无意识的层面进行,把真实的经验用现成的套语、既有的成见加以取代。5 人
当代法国社会里面,在读者大众与他们的“探险家们”之间,上述的“追求权力”的现象相当风行。我们的青春期男女,同样也能自由地去追求从孩提时代起整个社会从四面八方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刺激,他们也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逃避当代文明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规范。逃避的方法有时是往上爬,去爬山,有时是往下掉,掉入地球的内部,有时是平面行走,到遥远的国家旅行。还有,他们所追求的极端可能是心灵上的或道德上的,像有些人故意把自己陷入一些困境,其严重的程度,以目前的知识水准来看,几乎是不可能活下去的。5 人
我在抱怨永远只能看到过去的真相的一些影子时,我可能对目前正在成形的真实无感无觉,因为我还没有达到有可能看见目前的真相发展的地步。5 人
那些问题本身,好像因为我曾一度用心思考,而在眼前消失不见了。5 人
人类学像数学或音乐一样,是极少数真正的召唤(vocations)之一。人可以在自己身上发现这种召唤,即使是从来没有人教过他。5 人
日落有两个不同的阶段。首先,太阳好像建筑师。然后(当太阳光只是反射光,而非直射光的时候)太阳变成画家。太阳一从地平线上消失,光马上转弱,形成的视平面每一秒钟都更为复杂。白天的光线对透视构成妨碍,但在白天与黑夜的交界地带,可以形成奇幻的、同时也是天赐的建筑物。黑暗一降临,一切又都平淡无奇,好像某些色彩美妙的日本玩具一样。5 人
喜欢「忧郁的热带」的人也喜欢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24.00元虚无时代
57.99元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新版)
48.30元空间的诗学
9.99元我们都是食人族
2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