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99
作品简介
本书系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儿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体现了作家一生的最高艺术成就。
陀思妥耶夫斯基: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是与托尔斯泰齐名的俄国大文豪,他一生中写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七部长篇小说和众多中短篇,他的才华和功绩是举世公认的。 译者娄自良是中国资深翻译家,他经历丰富,曾从事苏联哲学百科的编译工作,这使得他在翻译别人觉得枯燥、难译的作品时如鱼得水、驾轻就熟,他的译作有:《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鬼》、《死屋手记》、《战争与和平》、《死农奴》等。
作品目录
作者的话
文前辅文
重要人物表
第一卷 一户人家的历史
一 费奥多尔·巴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
二 甩掉第一个儿子
三 续弦与续弦所出
四 老三阿辽沙
五 长老
第二卷 不该举行的聚会
一 到达修道院
二 老小丑
三 信女
四 一位信仰不坚定的女士
五 定当如此,定当如此!
六 干吗让这号人活在世上?!
七 野心勃勃的宗教学校毕业生
八 丑剧
第三卷 酒色之徒
一 下房
二 黎萨维塔·斯乜尔加夏娅
三 一颗炽热的心的自白(诗体)
四 一颗炽热的心的自白(故事体)
五 一颗炽热的心的自白(局面倒了个过儿)
六 斯乜尔加科夫
七 争论
八 微醺之余
九 色情狂
十 她俩都在那儿
十一 又一个人的名誉扫地
第四卷 咄咄怪事
一 菲拉邦特神父
二 在父亲那儿
三 遇上了一群学童
四 在霍赫拉科娃家
五 客厅里的怪事
六 陋居里的怪事
七 清爽空气中也有怪事
第五卷 正与反
一 相约
二 怀抱吉他的斯乜尔加科夫
三 兄弟间相互了解
四 反叛
五 宗教大法官
六 这一章的关键作用暂时还很模糊
七 “跟聪明人谈话就是有意思”
第六卷 俄罗斯修士
一 佐西马长老和他的客人们
二 已故司祭苦行修士佐西马长老生平,由阿列克塞·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据长老自述整理
传略
1.关于佐西马长老的一位早逝的兄长
2.《圣经》对佐西马神父一生的影响
3.佐西马长老回忆出家前的青年时代。决斗。
4.神秘的客人
三 佐西马长老的谈话及训示摘要
5.略论俄罗斯修士及其可能的含义
6.略论主与仆以及主仆能否在精神上成为兄弟
7.关于祈祷,关于爱,关于和别的世界的接触
8.能否为同类当法官?关于终生不渝的信仰
9.关于地狱与地狱之火,神秘论
第七卷 阿辽沙
一 腐臭
二 节骨眼
三 一个葱头
四 加利利的迦拿
第八卷 米嘉
一 库兹马·萨姆索诺夫
二 里亚加维
三 金矿
四 黑暗中
五 突然的决定
六 我来了!
七 拥有当然权利的旧情人
八 撒呓挣
第九卷 预审
一 别尔霍津腾达之始
二 案发
三 灵魂的磨难历程。磨难之一
四 磨难之二
五 磨难之三
六 检察官把米嘉逼到了死角
七 米嘉的大秘密。遭嘘
八 证人之言。娃子
九 米嘉被押走了
第十卷 大男孩和小男孩
一 郭立亚·克拉索特金
二 小家伙
三 预备生
四 茹企卡
五 在伊柳沙的病榻旁
六 早熟
七 伊柳沙
第十一卷 伊万
一 在格露莘卡家里
二 纤足有恙
三 魔崽
四 一首颂诗和一个秘密
五 不是你,不是你!
六 第一次走访斯乜尔加科夫
七 第二次走访斯乜尔加科夫
八 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走访斯乜尔加科夫
九 魔鬼。伊万·费奥多罗维奇的梦魇
十 “这是他说的”
第十二卷 错案
一 生死攸关的一天
二 危险的证人
三 医学鉴定和一斤榛子
四 幸运向米嘉微笑
五 突然降临的灾祸
六 公诉人的演说。性格概述
七 历史的回顾
八 斯乜尔加科夫论
九 洋洋洒洒的心理学高论。飞驰的三驾马车。公诉人演说的结尾
十 辩护人的演说。一把双刃刀
十一 钱本来就没有。盗案也没有发生
十二 谋杀也是没有的事
十三 蛊惑者
十四 乡下人不买账
尾声
一 营救米嘉的计划
二 谎言一时间成了真话
三 伊柳沙的葬礼。巨石旁的演说
译后记
载入中
热门划线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甚至恶人,要比我们想象中的他们幼稚得多、天真得多。其实我们自己也一样。147 人
不幸的是,这些青年并不懂得,在很多情况下,舍身也许是所有的牺牲中最轻而易举的,而从自己风华正茂的生命中拿出五六年来埋头苦学,做点学问,哪怕只是为了十倍地增强自己的力量,以便为他追求的真理服务,为他心向往之并且引为己任的大事业服务,——这样的牺牲对于他们中许多人来说几乎完全做不到,实际情况往往如此。69 人
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子粒来。63 人
老百姓的悲痛有长期积在心中默默忍受的;它深沉内向,无声无息。但也有向外宣泄的悲痛;它会以眼泪的形式迸发出来,从那一刻起便转为连带哀诉的号哭。这种悲痛尤其多见于女人。但它并不比无言的悲伤好受些。号哭只能痛快于一时,其代价则是进一步刺激和撕裂心中的创伤。这样的悲痛甚至不愿别人给予安慰,它自知无法解脱,索性以痛攻痛。号哭只是一种不断刺激创伤的需要。47 人
社会主义不单单是一个劳工问题或所谓第四等级问题,而主要是一个无神论问题,是无神论在当代的表现以及恰恰在不要上帝的情况下建造巴比伦塔的问题;建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从地上登天,而是把天挪到地上来。44 人
俄国老百姓饱尝劳累和忧患之苦,尤其是一贯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一贯身受自己的和人世间的罪过折磨,他们最大的需要和安慰莫过于目睹一件圣物或一位圣者,对之匍匐膜拜。43 人
他甚至抽抽搭搭哭了起来。他容易动感情。他心地邪恶,感情脆弱。39 人
在现实主义者身上,并不是奇迹产生信仰,而是信仰产生奇迹。36 人
他心地邪恶,感情脆弱。35 人
对于一个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来说,人人都出来充当他的恩人,那是不堪忍受的……26 人
我对具体的人越是憎恨,我对整个人类的爱便越是炽烈。’”25 人
“如果说我们周围是罪过、不义和诱惑,那么地上某处终究有一位圣者贤人;他那儿有公道正义,他知道真理;这就是说,真理在地上不会消亡,那么它总有一天会来到我们身边,像预言所许诺的那样统治整个大地。”24 人
对自己说谎和听自己说谎的人会落到这样的地步:无论在自己身上还是周围,即使有真理,他也无法辨别,结果将是既不自重,也不尊重别人。一个人如果对谁也不尊重,也就没有了爱;在没有爱的情况下想要消遣取乐,无非放纵情欲,耽于原始的感官享受,在罪恶的泥淖中完全堕落成畜类,而一切都始于不断的对人和对己说谎。24 人
在很多情况下,舍身也许是所有的牺牲中最轻而易举的,而从自己风华正茂的生命中拿出五六年来埋头苦学,做点学问,哪怕只是为了十倍地增强自己的力量,以便为他追求的真理服务,为他心向往之并且引为己任的大事业服务,——这样的牺牲对于他们中许多人来说几乎完全做不到,实际情况往往如此。23 人
有些一辈子都在演戏的扯谎老手会经历这样的时刻:他们完全进入了角色,以致真的气得又是哆嗦,又是流泪。事实上就在这一刹那(或者仅在片刻之后),他们会暗暗对自己说:“你明明心口不一,不要脸的老东西,这会儿你仍在演戏,尽管你把握住‘神圣的’发作时机,表现了‘神圣的’愤怒。”21 人
“这可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个人,倘若您突然让他身无分文、孤零零一个人待在一个百万人口的异乡城市的广场上,他决不会活不下去,不会饿死、冻死,因为马上会有人给他东西吃,安顿他住下;万一别人不给安置,他自己也能立刻找到栖身之所,这对他来说根本不费吹灰之力,无须忍受任何屈辱,而让他安身的人也不会感到任何负担,反而认为这是件愉快的事情。”19 人
“通过切实的爱的经验。您要设法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去爱世人。随着您在爱世人的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您也就会逐步相信上帝确实存在,相信您的灵魂确实永生不灭。如果您在爱世人的努力中达到完全忘我的境界,那时您必将坚信不疑,任何疑惑哪怕想窥探您的心灵都不可能。这是经过了验证的,确实如此。”19 人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子粒来。——《新约·约翰福音》第12章第24节18 人
怙恃18 人
号哭只能痛快于一时,其代价则是进一步刺激和撕裂心中的创伤。这样的悲痛甚至不愿别人给予安慰,它自知无法解脱,索性以痛攻痛。号哭只是一种不断刺激创伤的需要。17 人
如果上帝不存在,必须把它们造出来16 人
“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与过去的世界从此一刀两断,但愿不要听到来自那里的消息或回响。到新的世界去,到新的地方去,切莫回顾!”16 人
学校里的孩子没有什么同情心:他们分开时一个个都是天使;可是凑在一起,尤其在学校里,往往就没有同情心了。15 人
有三种力量——世上仅有的三种力量——能彻底征服这些孱弱的反叛者的良心,为他们造福。这三种力量是:奇迹、秘密和权威。15 人
因为怪人不仅“并不总是”个别和特殊的现象,而且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他身上也许还具有整体的内核,倒是其余和他同时代的人全都像遭到狂风袭击似的,不知为何一时间纷纷脱离了他……14 人
但是受难者有时喜欢拿自己的绝望取乐,这好像也是由于绝望的缘故。14 人
“我想,如果世上不存在魔鬼,那么是人创造了魔鬼,是人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出了魔鬼。”14 人
那不是愚蠢,这类浑虫大都相当聪明和狡猾,——可就是冥顽,而且还是一种独特的国粹。13 人
孱头13 人
他刚打开一点点心扉,就突然害起臊来,后悔把整个灵魂都向我暴露了。于是他立刻恨得我要命。其实,他属于极其怕羞的可怜虫一类。13 人
上帝从别的世界取来种子,撒在这地上,栽培了他的田园,凡是能长出的一切都长出来了,但是栽培的植物得以成活并且活着,全靠它们感觉到自己与别的神秘世界保持着接触。如果你身上这种感觉日趋迟钝或渐渐消失,那么种在你身上的植物就会死去。那时你对生活会变得麻木不仁甚至会憎恨生活。这便是我的想法。13 人
他走上这条道路,仅仅由于当时只有这条路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他一下子看到了自己的心灵挣脱黑暗,奔往光明的理想出路。12 人
建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从地上登天,而是把天挪到地上来。12 人
世上没有任何力量能迫使人们爱其同类,人爱人类这样的自然法则根本不存在,如果说迄今为止世上有爱或有过爱,那并不是自然法则使然,而纯粹是因为人们相信自己可以永生。11 人
人类能从自己身上找到力量,即使不信灵魂不灭,也能活得合乎美德的标准!这力量源于自由、平等、博爱……11 人
她爱的是自己的高尚品德,而不是我。11 人
只有摒弃过多的、不必要的需求,克服妄自尊大并通过劳身修心加以鞭挞,才能在上帝的帮助下获得精神自由,进而达到精神欣悦的境界!11 人
我们首先将是善良的,这一点最要紧,然后是正直的,然后——我们将彼此永不相忘。11 人
喜欢「卡拉马佐夫兄弟(全2册)」的人也喜欢
地下室手记: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集
42.99元白痴
28.99元卡拉马佐夫兄弟(上)
18.99元穷人
23.99元罪与罚
14.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