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记

禾记

粤北连山瑶族小村子的山禾表里

查看比赛详情 >

第三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 非虚构组 入围作品

作品简介

2015年5月-10月,我在粤北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一家生态水稻种植机构工作,往返于广州与连山一座瑶族小村庄之间,并开始记录山禾表里。

民国《连山县志》中有一份水稻种植调查表,里面写“禾花午开,风大则落”;康熙《清远县志》中物候记录也曾幽幽写到,“十月梅始花,十一月梅尽落”。悠长的农耕文明自有诗意,却被遗忘了。这是写的初衷。

作者自述

回读者(一)为什么想写一本给孩子的书?

硕士毕业后我先后在NGO、社会企业做和孩子有关的项目,读书时也参与过关于儿童教育的活动。例如,我参与过儿童性健康教育教材的前后测实践,也亲自参与设计了给8-12岁孩子的诗歌选编读本。儿童教育是我除专业之外始终关注的领域,我常想如何送给所有孩子们一个礼物,让他们看到世界的多元,让他们从多一种角度去理解世俗的一切。改变世界很难,而改变理解世界的视角却是各人的造化。

《禾记》算是一个尝试,希望做成一份送给参与食农教育亲子活动的孩子与父母共读的乡土文化小引。严格来说,它不是调研,而是对调研所得素材的一种比较活泼化的处理。借此解答大家对《禾记》深度、写法、意旨的解读。粤北的山很青,云不浓,短短《禾记》未抵达的内容,我和青山淡云一起欢迎新的住客来另辟空间。

---

回读者(二):为何去写乡村的美?

一直有个困惑,路边的花大家都看,大多数人匆忙而过,我选择静下定住看茶花、看含笑、看栀子并拍它们的美,这算美化路边花吗。画家画妓女,还要深层控诉性产业不然作品主题欠升华? 嫌弃农村的回乡文遍布,发现乡村的美则天然有局限,因美化农耕生活。

作者自述中表明,是因为这份小作品的目的是作为写给参与村中食农教育孩子及其家长共读的乡土生活小引。所以我把童心和天真拿出来。即是引子,对于一些问题只做了牵引。 我在一些篇章里谈到了生死,村中小学的兼并及垃圾处理,拘于2-4万字字数限制并非放出。这些素材也会沉淀后,做更深刻的处理。

末了,其实有一个困惑我也常反思,我是个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中很多选择被常人视为“不现实”。我看世界的角度或也与大多数人存在差异。知道真相,但还是选但还是选择以带有希望、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事物。那么,是否我的较为文艺化的视角相对深沉式的视角,就是低人一等的?我更喜欢多元化的交流。所谓“多元交流”,或许就该如下面这位来自游牧文化的豆友给出的中肯评价和讨论。

https://read.douban.com/review/1340014/

--

回读者(三):文青情怀?

有读者说,情怀太多,接受。有读者说,作者有“文青病”,恕我难认同。

作者工作的机构是广州天地人禾,一家社会企业,与向阳村的村民合作种植水稻。目的在于,踏踏实实地通过经济手段帮助农村发展,并且通过食农教育亲子活动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我的工作内容便是与农户的沟通,村子里50户合作农户,我挨家挨户都走过了。

正如我在那篇写到县志调查表中的文末所言:

“现代人离田地和农耕实践越来越远,这些字已少有人识,有了因被遗弃而生的神秘感。至于禾花午开,风大则落;雨湿禾心,日见枯黄,更多是看上去很美的田园诗,却少了农人的痛惜。实在的农耕生活,在怀旧和想象中也抽象化了。但躬身实践的农人知道真相。”

很多人走出农村,很多人却走进农村。我是后者,在当时(现在工作已变动)。作者的确有文青情怀,但也是一个老实做事,上山下乡的实诚年轻人。毕竟,很多人放弃的故乡,我在那段时间拾起来了。

--

回读者(四):是的,它很普通

我也自认,面对这样一个很普通的小山村,是得多无聊才能如此絮絮叨叨。是,我画的就是中国最普通,最普通的一个村子,它没有太多特殊之处,似乎哪里都遇得上。可我爱的就是它的普通和寻常,这也是涂涂画画的意义。总有人爱画田画天画花鸟,都是寻常凡物,几笔勾勒,又被有些人偏爱很久。

写个普通村子,有点像写自己的家人,熟悉到很多人不想写也不愿看。我本不想写她多伟大多突出,只分享一份各家可能都有的温厚罢了。毕竟,中国的土地上,遍地都是普通村子。就像大多数人终究要接受自身的普通。

我不会略过或者放弃这样一个普通的村子。

正如文中所写:

“但就是这种寻常,反倒给了我一种很深沉的感动。不在于字词,而是它们落在一本旧县志里,不张扬地证明着一个拥有长久农耕文化的国家是如此地富有。富有不在于这块土地历代产出了多少的米,而是人对土地、自然、万物感知有着丰富的层次,并伴随着人与自然镶嵌合序的节律。这一切在当时信手拈来。

今天,水稻还在种,一年三造,梅花也还在一年一年乖乖地开下去,但没有人会写“梅始开,梅尽落”了。我们更新换代了很多次现代物质生活,不知道从哪一造开始,我们失去了对本地寻常风物的体察之心”

--

回读者(五):为何大篇幅引用“民国连山县志中关于连山地区水稻种植调查表”?

1. 县志是我去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查阅,并一字一句转译为简体。其中,为避免误译,省略了部分原文影印模糊之处。欢迎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亲子查阅,一起完善。

2. 美且真实。我想我的添油加醋,会破坏这份朴质记录原本的完整性,包括它其中的精气神。

作品目录

载入中

热门划线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