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226 评价豆瓣读书
¥25.00¥16.98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3-29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企业改革将何去何从?有什么原则我们必须要遵守?有什么陷阱我们必须要跃过?在过去三十余年的改革进程中,我们经历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而现在,我们在哪里?方向又在哪里?我们能否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子孙,创造一个公平有效的未来?

观三十余年改革风云,凝二十余载研究心血。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怀忧国忧民之心,以自由市场为理念,以企业理论为刀笔,以产权制度为切口,深入剖析改革症结,终成一家之言。要理解当代中国,理解国企改革的历史、本质以及未来的方向,本书是必读作品。

本书收录了张维迎先生自1986年至2014年写就的19篇学术含量非常高的文章,涉及的问题包括企业家与所有制、公司治理结构、国资管理体制、企业重组与并购、地区间竞争、民营企业融资、资本市场的发展、民企与国企的未来等。这些文章是作者将企业理论应用于中国企业改革的研究成果。但本书并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因其是对中国近三十年的改革进程所作的持续观察与研究,它实际上又是一部中国改革史著作。

张维迎,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1984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1994年9月获得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1年,因对双轨制改革的开创性研究获得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主要著作包括:《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市场的逻辑》、《理解公司》、《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等。

作品目录

  1. 第三版序言 中国民企与国企的未来
  2. 重印序
  3. 前言
  4. 企业家与所有制—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5. 一、股份制与企业家职能的分解
  6. (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还是企业家职能的分解?
  7. (二)是所有权的否定还是所有权表现形式的变化?
  8. (三)是“满意利润”还是“最大利润”?
  9. (四)是非股份化还是资本供应的专业化?
  10. (五)仅仅靠“事业心”就能保证职业经理成为企业家吗?
  11. 二、国家所有制下的企业家不可能定理
  12. (一)政企分开的不可能性
  13. (二)所有权约束的无效性
  14. (三)解决经营者行为短期化的不可能
  15. (四)预算约束硬化的不可能
  16. (五)经营者与职工制衡关系的不可能
  17. 企业理论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18. 一、引言
  19. 二、企业的契约理论(Ⅰ):交易费用理论
  20. (一)“间接定价”理论
  21. (二)资产专用性理论:不完全合约与纵向一体化
  22. 三、企业的契约理论(Ⅱ):代理理论
  23. (一)团队生产理论:道德风险与代理成本
  24. (二)委托一代理理论
  25. (三)证券设计理论
  26. 四、企业的企业家理论
  27. 五、企业的管理者理论
  28. 六、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29. 七、从现代企业理论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30. 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
  31. 一、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
  32. 二、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
  33.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法
  34. 四、委托—代理理论与赫姆斯特姆的团队理论
  35. 五、结束语
  36. 从公司治理结构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37. 一、分析框架:公司治理结构在资本主义企业中的作用是什么?
  38. (一)古典资本主义企业的起源和资本雇佣劳动
  39. (二)股份公司的起源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
  40. (三)资本结构和破产机制
  41. (四)小结
  42. 二、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评价
  43. (一)引言:国有企业最严重的代理问题在于政府官僚
  44. (二)经理承包责任制是如何提高经理的短期激励的?
  45. (三)以国有股为主导的公司化改革能否解决经营者选择问题?
  46. (四)为什么破产不能有效地约束经理?
  47. 三、结论:民营化是唯一出路
  48.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49. 一、关于国有资产经营战略的调整
  50. (一)国有资产经营形式:股权与债权
  51. (二)关于国有企业的分类处理
  52. (三)关于授权经营和委托经营
  53. (四)关于分级所有
  54. 二、关于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55. 三、关于作为投资主体的授权经营机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56. (一)投资主体的职能与性质
  57. (二)投资主体的组建
  58. (三)投资主体的资金来源与运用
  59. 四、关于委托经营机构
  60. 五、关于国有资产收益的处置
  61. 从资本结构看国有企业的重组
  62. 一、资本结构和企业破产的理论
  63. 二、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64. 三、关于企业重组的几个具体问题
  65. 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
  66. 一、引言
  67. 二、一个例子
  68. 三、数学模型
  69. (一)帕累托最优兼并区间
  70. (二)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合一的情况
  71. (三)股份公司之间的兼并
  72. (四)国有企业之间的兼并
  73. (五)非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的兼并
  74. 四、模型的应用和政策含义
  75. 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
  76. 一、李—栗—张模型的一个非技术性概括
  77. 二、对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的解释
  78. 三、结论
  79. 非对称信息与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80. 一、信息非对称如何限制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
  81. 二、企业家为什么要限制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
  82. 三、公司的最优融资顺序
  83. 四、关于风险资本
  84. 五、中国经济的民营化
  85. 从非对称信息看公司融资与资本市场
  86. 一、非对称信息与公司融资、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
  87. 二、声誉机制与公司融资
  88. 三、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89. 四、政府对金融业的管制问题
  90. 五、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
  91. 附录
  92. 产权约束与企业改革
  93. 资本市场与产权变革
  94. 全球微观经济机制的调整与中国的选择
  95. 一、全球微观经济体制调整的四个特征化事实
  96. 二、全球竞争的核心是制度的竞争
  97. 三、为什么国有企业竞争不过民营企业?
  98. 四、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两种选择:回到垄断或民营化
  99. 五、政府不要认为自己比老百姓聪明
  100. 六、民营化的三个逻辑解释
  101. 七、企业要注意多样化经营的副作用
  102. 八、“资本经营”不是家常饭
  103. 九、假如全中国注册成一个股份有限公司
  104. 十、我为海尔担忧
  105. 十一、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何处去?
  106. 只有“国退民进”,才有经理人市场
  107. 民营化是“被逼出来的”
  108. 衡量改革的标准
  109. 善待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110. 改制的第一危险是政府侵吞私人资产
  111. 不能因为有资产流失就终止改革
  112. 要强调改革的时间价值
  113. 学者还需要独立于大众的情绪
  114. 国有主导无公平竞争可言
  115. 推进国有企业民营化比多交利润更有意义
  116. 何不让电话用户成为电信的股东?
  117. 移动电话资费偏高非常明显
  118. 取消初装费不很重要,关键要设计合理的收费方案
  119. 价格制定: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
  120. 电信国有:成本与收入解不开的死结
  121. 让用户成为电信公司的股东
  122. 未来10年经济改革要做的三件事
  123. 参考文献
载入中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