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简介
安妮是一位父母双亡的孤女,被马修与马瑞拉兄妹从孤儿院接回爱德华岛抚养。安妮富于想象,性格开朗,真诚善良,有一股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在成长的过程中,她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学习,并用自己的真诚善良赢得长辈的喜爱和同龄人的友谊,建立起自身充实而美好的生活。
《绿山墙的安妮》这部世界名著,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发行量达八百多万册。根据原著改编的电视剧曾风靡加拿大,美、英、德、日等国也竞相播放。小说主人公生活的地方,爱德华王子岛的绿山墙农舍,几十年来一直是加拿大闻名遐迩的景点。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Lucy Maud Montgomery,1874—1942),加拿大女作家。蒙哥马利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她16岁时创作的小说被刊登在当地一家报纸的头版,广受好评。《绿山墙的安妮》创作于1904年,1908年出版,很快就成为当年的畅销书并风靡全球。
作品目录
生命中不能错过什么
第一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大吃一惊
第二章 马修·卡思伯特大吃一惊
第三章 马瑞拉·卡思伯特大吃一惊
第四章 绿山墙的早晨
第五章 安妮的过去
第六章 马瑞拉的决定
第七章 安妮的祈祷词
第八章 新的开始
第九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惊恐万分
第十章 安妮的道歉
第十一章 安妮对主日学校的印象
第十二章 郑重的誓言与承诺
第十三章 期待的喜悦
第十四章 安妮的招供
第十五章 小学校中的大风波
第十六章 戴安娜应邀参加茶会,却遭遇不幸
第十七章 生活中的新乐趣
第十八章 安妮赶去营救
第十九章 一场音乐会,一场灾难,一次坦白
第二十章 误入歧途的出色想象力
第二十一章 另类调味品
第二十二章 安妮应邀参加茶会
第二十三章 安妮在打拼中惨遭失败
第二十四章 斯泰西小姐和她的学生们举办一场音乐会
第二十五章 马修坚持要做泡泡袖
第二十六章 故事会的成立
第二十七章 虚荣心与精神上的苦恼
第二十八章 不幸的百合少女
第二十九章 安妮生活中值得纪念的一件事
第三十章 女王班的成立
第三十一章 百川归海
第三十二章 发榜之日
第三十三章 饭店音乐会
第三十四章 女王学院的一名女生
第三十五章 女王学院的冬天
第三十六章 光荣与梦想
第三十七章 终结者的名字叫死神
第三十八章 峰回路转
载入中
热门划线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获取任何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尽管远大的抱负值得拥有,但它们却不是轻易可以达成的,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进行自我克制,并经受焦虑不安和灰心丧气的种种考验。5 人
爱尔兰人常说,人什么都会习惯的,哪怕是被吊起来,时间久了,也会习惯的。4 人
说到风险,其实任何人做任何一件事都存在风险。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会有风险——不是所有的孩子将来都会争气的。4 人
像绝大多数安静的家伙一样,他喜欢健谈的人。4 人
我的生命是一块葬满希望的墓地。4 人
当黄昏垂下她的幕帘并用一颗星星将它钉住请记住你有一位朋友虽然她也许正在远方徘徊4 人
如果你爱我,正如我爱你一样除了死亡,什么也无法使我俩分开。4 人
马修和马瑞拉是一对上了年纪的独身兄妹,他们也不想收养安妮,只是因为误会,收养成了令人遗憾的既成事实。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安妮住进了美丽僻静村庄中这个叫做绿山墙的农舍,她的一言一行都将经受老处女马瑞拉的刻板挑剔眼光——以及村民们的保守务实眼光——的检验,形势对她十分不利。然而,随着故事的进展,我们看到,安妮的生命热情融化了一切敌意的坚冰,给绿山墙和整个村庄带来了欢快的春意。作为读者,我们也和小说中所有人一样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她。正如当年马克·吐温所评论的,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塑造的这个人物不愧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2 人
庄带来了欢快的春意。作为读者,我们也和小说中所有人一样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她。正如当年马克·吐温所评论的,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塑造的这个人物不愧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在安妮身上,最令人喜爱的是那种富有灵气的生命活力。她的生命力如此健康蓬勃,到处绽开爱和梦想的花朵,几乎到了奢侈的地步。安妮拥有两种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对于她来说,每一天都有新的盼望,新的惊喜。她不怕盼望落空,因为她已经从盼望中享受了一半的喜悦。她生活在用想象力创造的美丽世界中,看见五月花,她觉得自己身在天堂,看见了去年枯萎的花朵的灵魂。请不要说安妮虚无缥缈,她的梦想之花确确实实结出了果实,使她2 人
正想着,雷切尔太太跨出了小路,走进了绿山墙的后院。院子里苍翠一片,收拾得干净而整齐,院子一边是古老的大柳树,另一边是整齐的白杨树。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