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99
作品简介
这是一本写给女人,也写给男人的女性主义入门读物。40个问题直击女性生活痛点,从情感到工作,从个人到政治,全面涵盖性别议题的方方面面。120位挑战父权制的女性主义先驱,给你理解的温暖,也给你理论的武装。本书能令你觉醒,令你真正明白何为女性。
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日常人文课”系列共有五本,分别是《哲学有什么用?》《政治学有什么用?》《女性主义有什么用?》《经济学有什么用?》《心理分析有什么用?》。这套书想告诉你:人生无处不反思!哪怕是柴米油盐的日常疑惑,也能从古往今来的人文大师那里得到靠谱的解答和接地气的建议。哲学会帮助你升华灵魂。政治学会教你解读世界和社会格局。女性主义能让你看穿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经济学会赋予你理性经济人的思维模式。心理分析会使你更好地认识你自己。翻开这套书,你将学会过一种经过反思的生活。
塔比·杰克逊·吉(Tabi Jackson Gee),英国作家、记者,常年为《卫报》《观察家》《每日邮报》等报刊供稿。
弗雷亚·罗斯(Freya Rose),英国女性主义作家、哲学工作者。
作品目录
今天的女性应该做些什么,才算“真女权”?
男人也应该成为女性主义者
前言
第一章:政治与权力
什么是女性主义?
男性拥有的权利我都有了,难道不是吗?
我为什么要费心去投票,这又不影响我的个人生活?
素不相识的男人为什么要喊我“甜心”?
常言道女人比男人更重感情,这话有错吗?
只有白人女性才关心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为什么没能给我们带来平等?
第二章:约会与性关系
约会的男性每次都坚持要买单,我该怎么办?
在线交友软件会不会物化我们?
一夜情有什么不对?
我为什么要假装性高潮,又不敢告诉伴侣?
我活得既幸福又成功,谁会在乎我是不是单身?
我能让男友成为女性主义者吗?
我想向男友求婚,这样做好吗?
第三章:婚姻与家庭生活
童话般的婚礼,童话般的婚姻?
婚后我该不该随夫姓?
我和丈夫都是全职职工,为什么家务活都得我来做?
我真的想要孩子吗?
究竟什么样的家庭才算正常?
谁应该休假带娃?
我女儿非要人叫她“公主”,是我哪里做错了吗?
第四章:工作与薪酬
我只想做个家庭主妇,可以吗?
我的收入为什么比他低?
我太心慈手软,做不了领导?
当我要求涨工资时,领导却说工资算法太复杂,怕我被绕晕了,他这是在想什么?
上司坚持要我穿高跟鞋上班,这合法吗?
为了拼职场,我必须跟男同事一起出去喝酒吗?
女性画像非要裸体才能被收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第五章:媒体中的女性
我敢在网上畅所欲言吗?
我为什么对女明星的长相如此着迷?
也许我没有我想的那么“直女”……
我为什么要不停地购置新衣?
电影行业的女性身影在哪里?
我们为什么需要女性杂志?
科技含有性别歧视吗?
第六章:这是我的身体
我为什么总觉得自己胖?
如果男人能生孩子,是否一切都将改变?
我真的需要脱毛吗?
如果我怀孕了,别人能决定我该不该把孩子生下来吗?
我为什么害怕走夜路?
致谢
载入中
热门划线
女性主义者“是任何承认男女平等且都具备完整人性的人”。男性也被纳入其中,因为他们也受到我们都生活在其中的、支配一切的无形体制的约束,而这个体制就是“父权制”。33 人
这个社会不缺乏结论,而是缺乏共情,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25 人
第三波女性主义者赞美“差异”,认为各种群体和身份都是平等的。21 人
文化规训使得男人发展好斗的冲动,同时教导女人将这些冲动内化,对它们进行遏制。接着,男人又错误地宣称,他们的好斗与生殖系统有关,而与社会教化无关,甚至用“那个家伙有种”等话语来表示称赞,这必然会把女性排除在竞争、勇气、胜利和权力的凯旋画面之外。18 人
有太多的人在寻找理想的对象,而不是让自己成为理想的人。17 人
相比手握绝对权力之人的仁慈,还是权利更可靠。——丽贝卡·索尔尼特15 人
无权者的冤屈和不幸最易于被彻底忽略。——埃米琳·潘克赫斯特15 人
任何有利于女性却实属性别歧视的骑士风度行为都是善意的性别歧视,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刻板印象,将女性置于弱者的位置。15 人
“开阔视野能够强化女性的头脑,让女性不再盲目顺从;由于权力总是寻求盲目的顺从,暴君和贪恋肉欲者自然努力把女性蒙在鼓里,因为暴君只需要奴隶,而后者只需要玩物。”14 人
男人为了在自身位置上获得成功,希望女人能扮演特定的角色。他们采取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假装女人“天生适合”扮演这些角色。13 人
正如我的阶级地位不等于我的阶级立场,我的男性生理性别也不等于我不能为男女平等奋斗。12 人
如果把当今被用于抵债的妇女儿童、家庭奴隶和性奴的数目相加,你会发现人类历史上从未有哪个时代有这么多的奴隶。而奴隶是没有任何权利的。12 人
第一波女性主义者主张:女性应该被视为享有完整经济和政治权利的个体公民。11 人
资本主义在压迫女性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1 人
女性身体之所以在“人权”方面问题重重,在于女性具有生育的能力。因此在涉及性(生育控制和生育同意)、家庭规划的信息权和服务权,以及生育所引起的各类医疗问题方面,女性的个人权利都很容易受到侵犯。11 人
相比手握绝对权力之人的仁慈,还是权利更可靠。11 人
无权者的冤屈和不幸最易于被彻底忽略。11 人
在我看来,女性主义是追求人人平等,特别是性别平等的理念。真正的女性主义一定是最包容的、最宽大的,不会是为了“政治正确”便剥夺个体的选择权的,更不会是“反男人”的。10 人
“阴柔”女性在本质上的被动性是她年幼之时就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质[……]这是社会和教师强加给她的命运。——西蒙娜·德·波伏瓦10 人
第二波女性主义者意识到,除非女性从无孔不入的男性视角之外看问题,否则她们将永远无法获得平等或认可。10 人
女性需要掌握自己的身体权和人生选择权,但它们往往因为法律不敢跨越家庭的雷池而无法得到实现。10 人
分裂我们的并非我们之间的差异,而是我们无法认识、接受和赞美这些差异。——奥德丽·洛德10 人
有太多的人在寻找理想的对象,而不是让自己成为理想的人。——格洛丽亚·斯泰纳姆10 人
我们需要让更多的女性去证明她们作为人的价值,而不是让社会对女性的评价落在她们养育后代的能力上。10 人
身为社会弱势的一员,我对处于性别弱势的女性感同身受。当我受到校园欺凌的时候,我就是那个被压迫的女人;当我因为不符合支配性男性气质规范而被边缘化的时候,我就是那个被压迫的女人;当我被种种强权欺压的时候,我也是那个被压迫的女人……我们共同面对着父权制这个压迫者。9 人
女性主义追求性别平等的运动进行了两百多年,性别平等仍然远远没有实现。在我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男性没有充分地参与到追求平等的进程中。9 人
“阴柔”女性在本质上的被动性是她年幼之时就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质[……]这是社会和教师强加给她的命运。9 人
恰恰是因为男性拥有权力,他们才能建构男性优势神话,并让所有人接受它。——戴尔·斯彭德9 人
第一,女性权利是否已经被庄严地载入“人权”法案了?第二,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有没有贯彻这些权利的具体措施?第三,许多女性问题都被视为“家庭内部事务”,它们是否因此被排除在庄严的司法权利之外?9 人
对女孩最糟的称呼是娘们,对男孩最糟的称呼也是娘们。做女人真是一种莫大的侮辱。——杰西卡·瓦伦蒂9 人
我们共同面对着父权制这个压迫者。8 人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8 人
女性是被社会教化“成为”女人的,即“她”在不同文化中的内涵不同,根据她所处的社会对她的角色限定,她的存在可能并不令人满意。8 人
人们常常认为人权涵盖了女性权利,但实际并非如此。由于妇女具有生育能力,她们对权利有着特别的需要——而这些权利通常被认为过于具体,而无法被纳入人权立法之中,以致常常遭到忽视或者省略。8 人
妇女没有选举权意味着:由于缺乏继承权、财产权或有偿劳动的权利,她们会永久性地被法律剥夺独立的权利。因此,妇女必须采取直接的行动。8 人
称谓语可以改变对话的权力结构,将平等的成年人之间的对话变成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对话。8 人
女性身份总是和异性紧密相连,这个社会令你只有先被男人爱上后才能爱自己。8 人
如果女性有权支配自己的身体,那么她们就有权不让别人违背她们的意愿使用她们的身体。这意味着,只要这些权利在政治上和法律上得到保障,当你发现自己怀孕了,只有你有决定做什么的自由。8 人
第二波女性主义者把波伏瓦的《第二性》奉为“圣经”,开始破除女性有着基于生理和心理的“弱点”的陈旧观念。7 人
恰恰是因为男性拥有权力,他们才能建构男性优势神话,并让所有人接受它。7 人
超越自己的特权去审视问题7 人
分裂我们的并非我们之间的差异,而是我们无法认识、接受和赞美这些差异。7 人
你在婚姻中付出的最大代价是失去你的独立。在大多数文化中,新娘都是转让给丈夫新家庭的财产。7 人
历史上,女性始终被视为一种在家庭之间转移的财产7 人
我们需要让更多的女性去证明她们作为人的价值,而不是让社会对女性的评价落在她们养育后代的能力上。——凯特琳·莫兰7 人
在女性历史上,节食是最有效的政治镇静剂,因为安静的疯子群体最容易控制。7 人
沃尔夫认为,每当女性多获得一点工作、金钱和独立的权力,父权制就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消除女性的这种权力感。7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