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20
作品简介
本书已经正式上架,并恢复原价18元。预售期间购买的用户将可获得全本内容,其中:
Web阅读器用户:全部内容将自动更新。
ios和Android用户:需手动更新阅读列表。
《右派国家》向我们介绍了形塑美国生活的一个关键因素——保守主义。
美国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急剧右转,以至于如今不论哪一党入主白宫,这个国家与欧洲相比——甚至与尼克松治下的美国相比——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明显更保守了:福利不复存在,死刑的传统根深蒂固,反堕胎呼声依然强烈,监管力度降到了极低的水平;“新政自由主义”的支柱轰然倒塌,保守主义的势力已推进到极为广泛的阵线。最近二十年,保守主义已成为美国社会隐秘但中坚的力量,而这本书将告诉我们为什么保守主义能够成功。
约翰·米克尔思韦特(John Micklethwait),《经济学人》杂志总编,2010年被英国杂志编辑协会评选为年度最佳编辑。
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Adrian Wooldridge),《经济学人》杂志“熊彼特”专栏作家,曾任该杂志驻华盛顿站主任。
作品目录
序言
中文版前言 保守主义前进的脚步停下来了吗——对右派美国的思考
导论
第一部分 历史
第一章 从肯纳邦克波特到克劳福德农场
第二章 保守主义的溃败:1952—1964年
第三章 自由主义的煎熬:1964—1988年
第四章 平分秋色:1988—2000年
第二部分 剖析
第五章 为了得克萨斯州,为了工商界,也为了上帝
第六章 河右岸
第七章 膂力
第八章 非友即敌:右派与反恐战争
第三部分 预言
第九章 遥望前方:通往共和党的支配之路?
第十章 错误因何而起:太南方、太贪婪、太矛盾
第十一章 在敌后方
第四部分 例外
第十二章 不一样的美国
第十三章 建国伊始:美国例外论的根源
第十四章 异端与改革:例外的美国保守主义
第十五章 自由主义退潮时忧伤而经久不息的轰鸣
结论 与右派美国相处
后记 保守派是如何获胜的
附录 众议员的保守主义得分情况
致谢
载入中
热门划线
古典保守主义最雄辩的支持者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r)的信条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以下六个要素:对国家权力的深刻怀疑,爱自由甚于爱平等,爱国主义,对已有制度和等级制度的坚信不疑,对进步观念的怀疑主义态度以及精英主义。19 人
右派的归属由价值观而非阶级决定,这一现象非美国莫属。18 人
美国的自相矛盾之处在于,它既是世界上最受景仰的国家,又是世界上最受诟病的国家之一。在国外,“美国”一词既成了技术精湛、知识界精英和机会的代名词,也成了原始正义、帝国主义和不平等的代名词。6 人
奥巴马执政的这些年,政界一直试图掩盖的保守主义美国的分裂趋势正在显现:社会保守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之间产生分裂;鹰派和鸽派之间产生分裂;体面的“乡村俱乐部”和民粹主义者之间产生分裂;知识分子和脱口秀主持人之间产生分裂。5 人
,有四样东西使得他们的国家如此特别。第一样东西是宪法。5 人
第一样东西是宪法。5 人
第二样东西是美国的地理位置。5 人
第三样东西是彻底改造、重新再来。5 人
美国传统上倾向于从个人的德行而非宏大的社会力量来看待世界,而欧洲人却迷恋后者。5 人
新保守派的世界观有三个组成部分。首先是悲观的诊断,然后是两个激进的解决办法:其一,冷酷而现实地支持美国的单边主义;其二,对传播美国价值观的道德必要性,尤其是在中东地区传播,抱持令人吃惊的乐观态度。右派美国的其他组成部分立刻认同了这一悲观的诊断以及单边主义的做法,并在即将到来的针对伊拉克的狂热中,大力支持更不切实际的改造伊拉克的信念,但为时并不太长。5 人
然而,新边疆中许多没有根基的人却将这种彻底改造与对宗教安慰的强烈渴望结合到了一起。这种宗教要比活跃在东海岸的宗教严厉得多,更不用说活跃于欧洲的宗教了。这种宗教并不需要把金钱看作是一种罪过的东西,而是看作一个人因工作努力而得到上帝恩赐的标记5 人
喜欢「右派国家」的人也喜欢
凤凰周刊·2013年第03期[作品]
3.99元香港凤凰周刊 2015年第4期 我在南疆反恐的日子[作品]
5.99元凤凰周刊·2013年第08期[作品]
3.99元香港凤凰周刊 2015年第3期 阿扁出笼,台独抬头?[作品]
5.99元香港凤凰周刊 2015年第29期 习近平在美八日秘辛[作品]
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