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简介
本书是布莱恩·林登在中国生活35年的回忆录。作者详述了三十多年来中国如何改变了他的人生,生动地展示着他个人对中国的探索、认知、融入的过程以及其间的情感变化。在与中国结缘的三十年间,林登与家人一起见证了中国的发展。
1984年,林登在美国芝加哥边清洗地毯边读夜校,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到中国求学,并亲历了中国80年代的改革开放。他来到北京期间,学习中文,主演电影,成为摄影记者,进入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研究中心攻读研究生并遇到了他的妻子,这段宝贵的经历使他能以斯坦福大学博士候选人的身份回到美国。2004年,他与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回到中国,扎根于云南喜洲,并致力于保护和修复中国(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创立“喜林苑”酒店品牌。林登参与到中国乡村内在肌理的发掘与生长,并成为国际教育践行者,连结中国和国际,让更多的外国人和中国人,都更深地了解真正的中国。
林登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外国人35年人生经历的故事,他的经历提供了一个进入中国过去40年发展的入口,他对中国的理解,更是一个进入中国文化的切面。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同时,不仅仅是学习西方和向西方打开,更是将自己的发展机会与全世界的人民放在了一起,体现了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在近40年的发展中,中国老百姓不仅仅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更是将自身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里深厚的智慧,用在了待人接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本书通过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展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民生、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
林登,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1984年获中国政府颁发的奖学金来到北京学习中文。留学期间,主演新中国首部由外国人担任男主角的电影《他从大洋彼岸来》。此后两年,曾担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部驻京摄影记者,跟随华莱士采访过邓小平等多位国家时任领导人。先后求学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和斯坦福大学。2004年,林登与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回到中国,在云南喜洲创立“喜林苑”酒店品牌,并致力于保护和修复中国(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林登因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获云南省外国专家“彩云奖”。
作品目录
自序
一尊面恶心善的守护神
种子
01 勇气与希望
大理的约拿
02 为什么是中国?
包容的南诏古国
03 通往中国的漫漫长路
一尊悲悯的观音
落地
04 新语言
马可·波罗与中国穆斯林探险家
05 北京1984
过桥米线
06 我的第一次被捕经历和崇高的体验
明朝历史上的冒险家
07 医生的爱情时代与飞鸽时代
民家或白族:大理人
08 北京街头的日常与历险
吉祥的开端
生根
09 南京的魅力
杨品相宅的成形
10 失去的身份
11 世界越来越小
约瑟夫·洛克和植物入侵者
扎根
12 从事新职业
13 寻找大理
焦土之地,空中飞虎
14 “喜林苑”的开幕
15 村官与乡绅
16 农业技术变革对喜洲的影响
生长
17 居家教育
通勤颂
18 旅程的经验教训及对未来的期许
19 破碎的天神与新家
后记
鸣谢
喜欢「寻乡中国:林登的故事」的人也喜欢
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
53.72元礼物、关系学与国家
9.90元从前的中国
20.99元玉山丹池
45.00元风景与认同
11.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