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88
作品简介
在对成功的数十年研究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她在《终身成长》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她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你认为才智和努力哪个重要,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改变,决定了你是会满足于既有成果还是会积极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
德韦克揭示的成功法则已被很多具有发展眼光的父母、老师、运动员和管理者应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通过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做出改变,人们能以最简单的方式培养对学习的热情,和在任何领域内取得成功都需要的抗压力。
卡罗尔·德韦克博士: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她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现任斯坦福大学路易斯和弗吉尼亚·伊顿心理学教授,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她的著作《自我理论:它们如何影响动机、人格与发展》(Self-Theories: Their Role in 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被世界教育联谊会(World Education Fellowship)选为年度好书。她经常为《纽约客》《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波士顿环球报》撰写文章,也曾登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今天》和美国广播公司的《20/20》等新闻节目。
作品目录
引 言
第 1 章 思维模式
为什么人会有不同
两种思维模式对你意味着什么
两种思维模式之下的不同生活
思维模式概念新在何处
自我审视:谁能准确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你将会看到什么
第 2 章 思维模式解析
成功的意义:学习的结果还是智力的证明
思维模式改变了失败的意义
问与答
第 3 章 关于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思维模式和成绩
艺术才能是天赋吗
夸奖和肯定标签的危险性
否定标签及其作用方式
第 4 章 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
天赋与天才
秉 性
什么是成功
什么是失败
掌控成功
成为明星意味着什么
倾听你的思维模式
第 5 章 商业:思维模式和领导力
人才至上的思维模式
成长型企业
对思维模式与管理决策的研究
领导力与固定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领导者的行为
成长型思维模式领导者的行为
一项关于团体行为的研究
群体思维和团体讨论
当被夸奖的一代进入职场
谈判技巧是天生的吗
管理才能是天生的吗
领导才能是天生的吗
企业的思维模式
第 6 章 人际关系:关于相处的思维模式
不同的两性关系
爱情中的思维模式
反目成仇的伴侣
竞争:谁是最棒的
在恋爱关系中成长
友 谊
害 羞
校园暴力:对“复仇”的思考
第 7 章 父母、老师与教练:思维模式的传播
父母或老师:关于成功和失败的信息
成为好老师/父母
教练:通过思维模式走向成功
虚假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我们能做什么
第 8 章 改变思维模式
变化的天性
关于思维模式的讲座
思维模式研讨会
脑科学项目
再谈改变
迈出第一步
拒绝改变的人
改变孩子的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与意志力
持续改变
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学习与帮助学习
前方的道路
出版后记
载入中
热门划线
固定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别人如何看待你;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你能否提高自己。105 人
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会使你急于一遍遍地证明自己的能力。84 人
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69 人
即使对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来说,失败也是一个痛苦的经历,但它并不能对你下定义。它只是一个你需要面对和解决并能从中学习的问题。51 人
只是这些有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不会给自己贴上标签,或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他们感到沮丧,他们也准备好了去承担这个风险,直面挑战,继续为此奋斗。38 人
杰出的人拥有的另一项特别的才能,就是将人生中的挫折转变成为未来的成功。37 人
有没有什么你一直想去做,但是因为自己不够擅长而不敢去做的事?设置一个计划,去实现它。37 人
在评价别人之前,要记住努力并不代表所有,而且每个人的努力也并非建立在同样公平的前提之上。35 人
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意味着每一件可以被改变的事都应该被改变。我们都需要接受自己的一些不完美之处,特别是那些并不会给我们自己或别人的生活带来危害的。34 人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希望与另一种类型的伴侣相处,他们的理想伴侣应该有如下特征:看到他们的缺点并帮助他们改正。鞭策他们变成更好的人。鼓励他们去学习新事物。33 人
不要评判,要去教导。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32 人
考试成绩和对成就的评估只会告诉你目前这个学生处在什么位置,而不会告诉你将来他会达到什么高度。31 人
当你有时间提升自己的时候,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去证明自己的杰出?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改变它们?为什么要找那些只能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人,而不是那些可以促进你成长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和搭档?为什么要去找那些自己屡试不爽的事,而不是去选择一些可以提高自己的事来做呢?即使是(或特别是)事情发展不顺利时也能拥有这种想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的激情,这就是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身上的标志。这种思维模式,让人们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战的时刻,依然可以茁壮成长。30 人
一种认为能力是固定的,需要被证明;另一种则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的。30 人
很多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甚至没有想过要攀上顶峰。他们能达到这个高度,是因为他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讽刺的是:顶峰是很多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渴望到达的地方,却是很多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工作激情带来的副产品。30 人
冠军的标志就是在事情进展不那么顺利——表现得不够好、情绪不太对的情况下,依然有取得胜利的能力。30 人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但对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29 人
在前一个世界里,努力是一件坏事。努力,和失败一样,意味着你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如果你足够聪明,根本就不需要努力。而在后一个世界里,努力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更有才能。28 人
当固定型思维模式者选择成功而不是成长的时候,他们到底想证明什么?他们想要证明自己很特别,甚至是高人一等。28 人
所以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中,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标签都会扰乱你的思绪:当你被贴上肯定的标签时,你害怕会失去它;而当你不幸被贴上否定的标签时,你会害怕自己正如标签所说。28 人
秉性、决心和冠军思维这些品质成就了杰出的运动员,同时,它们也来源于成长型思维模式,其核心在于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和责任感。28 人
他们不仅不会因失败而气馁,反而会认为自己没有失败,他们认为自己是在学习。27 人
他们会把发生的事当作一个衡量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直接的标尺。27 人
为什么有些学生如此专注于证明他们的能力,而有些学生却不在乎这一点,仅仅是热衷于学习。27 人
杰出的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Benjamin Barber)曾经说:“我不会将世界两分成弱和强,或者成功和失败……我会将世界分成好学者和不好学者。”26 人
看到他们的缺点并帮助他们改正。鞭策他们变成更好的人。鼓励他们去学习新事物。26 人
当人们相信自己的基本特质可以得到发展的时候,失败虽然很痛苦,但是不会给他们下定义,而且如果能力可以拓展,如果改变和成长还有可能,那么通往成功的道路依然有很多。26 人
你是否在某些时候觉得自己很傻,好像大脑短路了?下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将自己放入成长型思维模式,去想想如何学习和提高,而不是评价自己,然后回到正轨上去。26 人
即使是(或特别是)事情发展不顺利时也能拥有这种想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的激情,这就是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身上的标志。这种思维模式,让人们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战的时刻,依然可以茁壮成长。25 人
总的来说,相信人的能力固定不变的那些人急切盼望成功,而他们在成功后感到的不仅是自豪,他们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因为成功意味着他们固定不变的个人能力比其他人要强。25 人
一开始聪明的人不一定到最后还是最聪明的。24 人
聪明并不是当下的完美,而是与长时间的学习有关:直面挑战,取得进步。24 人
失败从一种行为(我失败了)转变为一种身份(我是一个失败者),这对那些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来说尤其如此。24 人
在经历失败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尝试修复自尊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去责备他人或者找借口。24 人
我见过的太多人都抱有这种要证实自己的强烈目标——在课堂上,在工作中,甚至在他们的个人关系中。每种时刻都需要他们对自己的智力、个性以及特征进行证明。每一个时刻,他们都在接受评估:我会成功还是失败?我看上去是聪明还是愚蠢?我是会被接受还是被拒绝?我看上去像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23 人
相信成功的关键是学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们抓住了机会,但是那些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们不想暴露自己的不足,为了在短时间内看上去聪明,他们宁愿拿自己在大学里的前程去冒险。23 人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会从失败中学习并纠正自己的失败,相反,他们可能只是去尝试着修复自己的自尊。比如,他们会去找比自己还差的人。23 人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事,来源于学习和自我提高,这也正是我们在这些冠军身上看到的。23 人
想想你要去做的某件事,去学习的某些知识,或是要面对的某个问题。先明确目标,然后制定一个具体的计划。你要在何时实行计划?你将在哪里实行计划?你准备怎样实行计划?要考虑到具体的细节。23 人
在前一个世界里,遇到挫折意味着失败。得到一个糟糕的成绩,输掉一场比赛,被炒鱿鱼,被拒绝……这些都意味着你不够聪明,不够有天赋。而在后一个世界里,自身没有成长,即没有达到想达到的目标,或者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才意味着失败。22 人
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听见自己说“这太难了,太有意思了”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思维模式发生了转变。22 人
在开始责怪他人以前,你并不算是个失败者。他的意思是,只要不否认错误,你仍然可以从你的错误中学习。22 人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挫折可以给人动力,挫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它是一记警钟。22 人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并不仅仅寻求挑战,他们还会在挑战中成长。挑战越大,他们的成长空间就越大。21 人
公司不应该因为员工的一个绝妙的想法或者聪明的行为而奖励他们,而是应该因为员工们具有主动性、能够解决难题、不断奋斗学习新技能、不惧挫折并坦然接受批评而奖励他们,甚至可以因为他们不需要频繁的奖励就能好好工作而奖励他们。21 人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制定一个具体的、成长型导向的计划,并坚持不懈地实行它。21 人
喜欢「终身成长」的人也喜欢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14.99元跨越式成长
25.00元如何成为一个抗压的人
5.99元坚毅
19.99元意志力心理学
35.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