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帝国的最后千年

东罗马:帝国的最后千年

新史纪丛书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加载中,请稍候……

作品简介

在世界历史上,东罗马帝国令人印象深刻,它的统治长达1100年之久,即使在西罗马灭亡后,东罗马仍然继承了昔日罗马帝国的文明和荣光,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此后亦对欧洲各国的文化影响深远。

从君士坦丁一世于公元330年建立新都君士坦丁堡,到公元1453年被奥斯曼人征服,东罗马帝国,即后人所称的拜占庭帝国,俨然成为那一时期文学、艺术以及律法以及学术的“世界中心”。在本书中,狄奥尼修斯打破了东罗马作为一个一成不变的神权国家的陈旧观念,用新的研究来探索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历史。他结合近年的考古研究与历史文献,按照清晰的时间脉络,将不同历史阶段的关键人物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显著特征进行了通俗解读。本书为我们增添了一段美妙的集体追忆,而它所留存至今的丰富遗产,无论是竞技场上曾经的鎏金青铜马,还是装饰于教堂墙壁和天花板上的马赛克插画,抑或是“拜占庭”这个词本身,犹如一个不朽的故事一般,至今仍在流传。

全书共分9章,按时间顺序排列。前8章具体描述了从罗马分裂、东罗马帝国建立时期,帝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扩张策略,到称霸地中海、王朝统治进入“黄金时代”,再到西方势力的冲击,帝国陷入分裂、被攻陷与复建的跌宕命运,直至最终走向没落,书中介绍了每一时期的主要事件与主要人物,以及拜占庭帝国的政治更迭与领土变迁,并且探讨了各个时期帝国的经济基础以及重要建筑、文化成就;第9章则介绍了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之后的历史,以及拜占庭在今天世界研究中的价值。

东罗马帝国的千年历史既充满波折变化,又具有较强的延续性,无论是对过去、今天还是未来,均具有一定的探究意义。

狄奥尼修斯·史塔克普洛斯(Dionysios Stathakopoulos),著名拜占庭历史学家,塞浦路斯大学古典学院历史考古学系助理教授和研究员,维也纳大学历史学博士,曾执教于维也纳大学、中欧大学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希腊史研究中心,专事东罗马历史研究工作。

作品目录

  1. 推荐语
  2. 关于本书
  3. 中文版序 何为东罗马
  4. 大事年表
  5. 导言
  6. 罗马、东罗马与拜占庭
  7. 帝国风貌
  8. 3世纪危机
  9. 君士坦丁一世
  10. 第1章 帝国建立(公元330~491年)
  11. 权位之争
  12. 帝国的分裂
  13. 早期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
  14. 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扩张
  15. 巨大变化
  16. 唯一的帝都
  17. 第2章 地中海之主(公元491~602年)
  18. 联盟
  19. 查士丁尼一世
  20. 查士丁尼之后
  21. 权力的回收
  22. 皇帝与帝国精英阶层
  23. 灾害与“末世论”
  24. 皇权的遗留品
  25. 第3章 危机四伏(公元602~717年)
  26. 外部危机
  27. 艰难的局势
  28. 匮乏的资源
  29. 四面楚歌
  30. 理想与现实的折中
  31. 第4章 复兴之路(公元717~867年)
  32. 新皇利奥三世
  33. 相对稳定的时期
  34. 元气恢复与军队重构
  35. 皇帝兼教士
  36. 文化的繁荣
  37. 传教
  38. 第5章 马其顿王朝(公元867~1056年)
  39. 动荡且持久的王朝
  40. 领土扩张
  41. 土地与商业
  42. 皇帝、牧首和教皇
  43. “拜占庭联邦”
  44. 第6章 短暂的繁盛(公元1056~1204年)
  45. 军事贵族
  46. “十字军东征”
  47. 经济的重构
  48. 各自为政
  49. 遏制措施与人文主义
  50. 第7章 分裂、陷落与复建(公元1204~1341年)
  51. 破碎的帝国
  52. 帕里奥洛格斯王朝
  53. 社会与经济的多样性
  54. 文化的复兴
  55. 第8章 末日来临(公元1341~1453年)
  56. 内战又至
  57. 奥斯曼土耳其的侵袭
  58. 残喘与陷落
  59. 贵族企业家
  60. 文化交流与发展
  61. 第9章 余波未了
  62. 帝国的最后时刻
  63. 新的统治
  64. 拜占庭遗民在欧洲
  65. 研究“拜占庭”
  66. 今日“拜占庭”
  67. 附录 东罗马周边的民族
  68. 草原游牧民族
  69. 阿拉伯世界
  70. 日耳曼民族
  71. 印欧民族
  72. 致谢
  73.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