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以1998年5月北京十月文艺版《思痛录》为底本,参考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版《思痛录》加以增补修订,另收入作者怀人反思的散文22篇,全面展示作者的沉痛之思。
露沙之路向延安,大砭沟头去又还,抢救过关多少劫,追求民主自由难。——李锐
《思痛录》值得一读,而且不可不读。因为从这样一部作品中可以看出某一个时代的人情世态以至政治风云。它不仅是一部勇于暴露黑暗的书,而且是一部“孤愤之书”。蒲松龄自称他的《聊斋》是孤愤之书,其实《思痛录》的孤愤还千百倍于《聊斋》,它不仅把千百万普通人都写成牛鬼蛇神,而且这些“普通人”也竟被逼以“牛鬼蛇神”自居,一点也不想反抗。——黄秋耘
把知识分子看成异类或敌人,或潜在的敌人,是完全错误的。而这点,正是我们几十年来(包括解放以前在内)很多难于收拾的特大错误的基本原因之一(另一基本原因就是必须内部“天天斗”)。——曾彦修
“肃反”+“反智”:直到文化大革命,也未能超越这个模式。——邵燕祥
我觉得她一直背负着一个精神的十字架。她为什么支撑病体顽强把《思痛录》写下来?她认为,这些教训太深刻了,太惊人了,太荒谬了!不写下来,良心不得安宁,她背上的十字架放不下来。她的《思痛录》,就是这么直面历史,直面人生,思考我们的历史教训,这也是很有胆识的,也是她晚年重要的一部书。最近几年文艺界没有一本书超过《思痛录》。——唐达成
《思痛录》如同一块精神化石,将成为下世纪人们了解这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和理解中国革命的入门之书,必读之书。《思痛录》的意义不仅仅属于韦君宜个人,而是成为20世纪末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座标,成为投身革命的一代知识分子大彻大悟的典型象征……把《思痛录》的意义和巴金的《随想录》并称,并非过誉。——邢小群、孙珉
韦君宜,原名魏蓁一。因投身“一二九”运动而参加革命,从此个人命运与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历史缠绕在一起。她是清华高材生,热血青年,党的干部,作家,编辑家,背负精神十字架的反思者。
作品目录
文前辅文
文前彩插
《思痛录》写作出版大事记
思痛录
缘起
“抢救失足者”
解放初期有那么一点点运动
我曾相信“反胡风运动”
我所见的“反右”风涛
“大跃进”要改变中国面貌
“反右倾运动”是反谁
一个普通人的启示
缓过气来之后
“文化大革命”拾零
当代人的悲剧
忆大寨之游
“取经”零忆
那几年的经历
编辑的忏悔
十年之后
记周扬
结语
思痛补录
心中的楷模
纪念冯雪峰同志
天安门情思
蜡炬成灰
纸墨长留负疚心
她这一辈子
悼萧殷
并非发生在“走资派”身上的事
追念雪峰同志
他走给我看了做人的路
我所认识的胡耀邦同志
“大师姐”夏英喆
她死得好惨
我的老同学王瑶
忆齐燕铭
负疚
我的妹夫黄云
我所知道的钱伟长
胡乔木零忆
杂家于光远
他被“错划”以后
抹不去的记忆
附录一:韦君宜小传
附录二:《思痛录》成书始末
一、初识《思痛录》
二、母亲写《思痛录》
三、母亲的遗嘱
四、未收入《思痛录》的痛思
附记:《思痛录》写作及出版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