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膜·2014年上半年合订本
作品简介
《虹膜·2014年上半年合订本》包含2014年上半年12期杂志,原价78元,现售40元。
本书是电影半月刊《虹膜》的2014上半年合订本。经过重新的编排和校订,深度长文和专栏连载均已归类合并,我们希望提供给读者不间断的阅读快感!
内容提要:奥斯卡、戛纳电影节、《白日焰火》、《真探》、《2001太空漫游》、漫威、粉红电影、阿伦·雷乃、柯南伯格、宫崎骏、《天注定》、费里尼、五社英雄、朴赞郁、邵氏阔银幕技术、恩斯特·刘别谦、德勒兹、李香兰、夏梦、阿尔·卡彭……
目录:
卷首语
戛纳的观众(magasa)
学法国人把电影节办到网上(magasa)
在中国,做一个电影策展人(magasa)
「白日焰火」点燃新一年(LOOK)
电影的观众缘(LOOK)
由杯葛杜汶泽及罢看《小团圆》谈起(LOOK)
永远的榜单,永恒的纪念(LOOK)
这就是生活(木卫二)
让我们变得更有意思(木卫二)
电影节×电影节(木卫二)
香港,和在香港看电影(谋杀电视机)
评论
漂泊与归家:作为现代虚无主义者的拉斯特·科尔(汪功伟)
聆听恐惧:《2001太空漫游》的声音运用(黄慕清)
X战警:出道、出柜,然后呢?(黄小米)
一部「粉红电影」的七重梦境(吞火海峡)
重演的伦理:暴行前一切技巧都是可耻的(胡敌)
雷乃,现代电影的爱:我们在《广岛之恋》中看到了什么?(阿右、肥内)
《唯爱永生》:贵族的感伤(丛未)
从《起风了》看宫崎骏的历史立场(悉尼卡通)
高潮来自禁欲:分析《来自星星的你》(刘康康)
原始的反叛:《天注定》的暴力序列(本南丹蒂)
《天注定》:那些看戏的人(木卫二)
《阿黛尔的生活》:寻觅,在蓝色的起伏里(仁直)
《阿玛柯德》:再现无法再现之乡愁(沈仲旻)
抽打观众的《为奴十二年》(云中)
奈良古意与梦幻森林:论河濑直美的电影(阿树)
冷若水彩:五社英雄和他的电影(淹然)
从弑杀通向自由:朴赞郁的暴烈与温柔(贾选凝)
错位与无常:柯南伯格的电影寓言(Qtn)
语言与身体的共构:论阿布戴·柯西胥的电影(于昌民)
西方女同性恋电影扫描(magasa)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新时期电影中的上海(赛人)
方寸间的胜败:邵逸夫和他的弧形阔银幕技术(谋杀电视机)
刘别谦的轻触艺术(上)(肥内)
奥斯卡特刊
古典时期的奥斯卡奖与好莱坞电影工业(magasa)
电影音乐:一种附庸艺术的奖项变迁史(哈利波菜)
制造假象的艺术:从帕贺塞斯的画布到《地心引力》(范克里夫大尉)
数字时代的倒影:2014奥斯卡摄影奖提名解读(海树)
重构的历史风格:2014奥斯卡服装设计奖提名解读(黑暗苍兰)
用音效讲故事:2014奥斯卡混音与音效剪辑奖提名解读(Erik Aadahl)
声音是一种创作(Stuart Bowling)
拆解奥斯卡套路(桃桃林林、亵渎电影、云中、谋杀电视机)
专栏
德勒兹的电影课(开寅)
一、运动的辨识
海客谈瀛画(感恩而死)
川谷庄平:驰骋在魔都的日本浪子
左翼电影斗士岩崎昶
川喜多长政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牛原虚彦:做「河原乞食」的精英知识分子
「我会站在北京的城墙上」:山口淑子的双面人生
香江花月夜(奇爱博士)
高窗照日初:夏梦和她的理想年代(一)
高窗照日初:夏梦和她的理想年代(二)
高窗照日初:夏梦和她的理想年代(三)
海国图志(Multivac)
美国队长的理想与错位
「人民英雄」蜘蛛侠
X战警:与时代共生
娱乐的逻辑(talich)
美国博物馆
它是谁
烈火中的十诫
马戏团来了
牛仔的神话
印第安生死战(上)
印第安生死战(下)
芝加哥的秘密(上)
芝加哥的秘密(下)
寻找永无乡(上)
寻找永无乡(中)
寻找永无乡(下)
黑帮艺文志(大旗虎皮)
阿尔·卡彭来到好莱坞之九:大西洋城会议
阿尔·卡彭来到好莱坞之十:疤面煞星
阿尔·卡彭来到好莱坞之十一:铁面无私
阿尔·卡彭来到好莱坞之十二:恶魔岛的乐手
黑手笼罩好莱坞之一:可卡因商人
黑手笼罩好莱坞之二:勾结黑社会
黑手笼罩好莱坞之三:渗透工会
黑手笼罩好莱坞之四:片厂是黑窝
黑手笼罩好莱坞之五:攻陷院线
策划
2013年度补遗:《僵尸》(《虹膜》编辑部)
二十部编年史:一种蒙太奇(《虹膜》编辑部)
审讯室
作者简介:
Erik Aadahl:为所有三部《变形金刚》影片担任音效设计师,并担任《变形金刚:堕落者的复仇》和《变形金刚:月黑之时》的音效剪辑总监。他主要负责对这些电影的独特音效进行录制和设计,至今已获得了两次奥斯卡音效剪辑奖提名。
LOOK:自由影评人,《虹膜》编辑团队成员。
magasa:《虹膜》主编。
Multivac:多年致力于翻译、介绍欧美漫画,希望让国内有更多人能了解这个庞大的世界。
Qtn:本名吴泽源,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在读,曾为《看电影》、《东方早报》、《国家人文历史》、《电影世界》等刊物供稿。
Stuart Bowling:在放映和后期制作市场有二十五年经验,此前曾供职于华纳兄弟和卢卡斯影业。他推动后期制作和放映行业对杜比技术的采用,之前是杜比7.1环绕声(Dolby Surround 7.1),近期专注于市场对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的应用。
talich:电子工程博士,从事癌症研究工作,并撰写关于电影文化、美国政治和历史的文字,先后出版《talich侃美国》(字节社电子书)、《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
阿树:自由写作者。
阿右: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影视编剧、导演。
丛未:影迷,图书编辑。
肥内:台湾影评人,201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外国电影理论专业,愿做电影文字的修行者,毕生研究小津安二郎与马克斯·欧弗斯的电影。
海树:求学香港,电影摄影专业。
胡敌:笔名「眼睛的故事」,电影理论研究者和散文作者。
开寅:笔名「九只苍蝇撞墙」,生于北京,199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系。2011年获得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电影理论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电影与意识形态、电影语言与技巧演变及中国电影史。曾任电影专业媒体编辑、记者,电影编剧、电影项目策划。现居加拿大。
仁直:本名王强冬,现担任《世界电影画刊》执行主编,曾任职于《看电影·午夜场》和《影响》。
赛人:影评人,2001年进入《看电影》杂志,成为该杂志骨干编辑。2002年任《新电影》杂志主笔。2005年任《电影世界》杂志副主编,同年,在CCTV6《电影报道》(前身为《中国电影报道》)担任策划一职至今。
淹然:文学硕士,媒体从业者。
云中:电视编导,影评人,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审,重庆民间映画交流展选片人,合著有电影评论集《木乃伊防腐指南》。
黄慕清:里昂第三大学汉学硕士(宋明理学与昆曲美学研究)。里昂第二大学电影硕士(小津安二郎电影之禅宗美学研究)。巴黎第十大学「文学、语言、表演艺术」美学博士班就读中。
黄小米:纽约大学服装研究专业硕士,爱看电影,更爱看电影里的衣服。
刘康康: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学硕士,多次在《当代电影》、《大众电影》、《电影世界》等杂志上发表文章,2011年通过司法考试,现为自由撰稿人。
木卫二:知名影评人,《虹膜》编辑团队成员。
沈仲旻:又有笔名「皮大王阿格尼丝」,导演、编辑、写作者。
汪功伟:复旦大学哲学系在读研究生。曾发表文学评论《国生的阿里斯多芬命题》、《指认现实的符号与发明现实的小说家》,译文《支配的「另一种形式」》,现正在翻译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的《论人的理智能力及其教育》。
于昌民: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现就读于爱荷华大学电影与比较文学博士班。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主义电影、当代电影美学与电影哲学。
大旗虎皮:本名李洋,法国戴高乐大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电影百科网站(http://www.cinepedia.cn)创建人,著有《迷影文化史》,译有《莱昂内往事》等。
本南丹蒂:本名吴觉人,上海电影博物馆节目策划,电影保护研究者。
吞火海峡:重度电影成瘾者,业余心理分析师,为《看电影》等杂志供稿。
感恩而死:日本电影研究者,致力于中日电影交流,并担任上海电影节选片人,亦是拳迷。
哈利波菜:电影音乐爱好者,酷爱好莱坞传统配乐艺术,迄今已创作相关文章近20万字,曾在网易开设电影音乐专栏,并在多家媒体发表文章。
黑暗苍兰:毕业于伦敦时装学院电影与时尚专业,致力于电影中的服装研究。
奇爱博士:原名沙丹,现任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专业研究中国电影史,尤其对冷战时期的香港电影有强烈兴趣。
独孤岛主:本名王培雷,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半个武侠小说作者,自由书影评论人,曾参与编著《中国国际获奖电影的国家形象》、《导演之维》等著作。
悉尼卡通:电视从业者。
亵渎电影:知名影评人。
谋杀电视机:影评人,《虹膜》编辑团队成员。
范克里夫大尉:影迷,自称「一个热爱传统电影特效的化石人类」。
桃桃林林小淘淘:知名影评人。
作品目录
虹膜·2014年上半年合订本
编辑团队
作者简介
卷首语
戛纳的观众
学法国人把电影节办到网上
在中国,做一个电影策展人
「白日焰火」点燃新一年
电影的观众缘
由杯葛杜汶泽及罢看《小团圆》谈起
永远的榜单,永恒的纪念
这就是生活
让我们变得更有意思
电影节×电影节
香港,和在香港看电影
评论
漂泊与归家:作为现代虚无主义者的拉斯特·科尔
聆听恐惧:《2001太空漫游》的声音运用
X战警:出道、出柜,然后呢?
一部「粉红电影」的七重梦境
重演的伦理:暴行前一切技巧都是可耻的
雷乃,现代电影的爱:我们在《广岛之恋》中看到了什么?
《唯爱永生》:贵族的感伤
从《起风了》看宫崎骏的历史立场
高潮来自禁欲:分析《来自星星的你》
原始的反叛:《天注定》的暴力序列
《天注定》:那些看戏的人
《阿黛尔的生活》:寻觅,在蓝色的起伏里
《阿玛柯德》:再现无法再现之乡愁
抽打观众的《为奴十二年》
奈良古意与梦幻森林:论河濑直美的电影
冷若水彩:五社英雄和他的电影
从弑杀通向自由:朴赞郁的暴烈与温柔
错位与无常:柯南伯格的电影寓言
语言与身体的共构:论阿布戴·柯西胥的电影
西方女同性恋电影扫描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新时期电影中的上海
方寸间的胜败:邵逸夫和他的弧形阔银幕技术
刘别谦的轻触艺术(上)
奥斯卡特刊
古典时期的奥斯卡奖与好莱坞电影工业
电影音乐:一种附庸艺术的奖项变迁史
制造假象的艺术:从帕贺塞斯的画布到《地心引力》
数字时代的倒影:2014奥斯卡摄影奖提名解读
重构的历史风格:2014奥斯卡服装设计奖提名解读
用音效讲故事:2014奥斯卡混音与音效剪辑奖提名解读
声音是一种创作
拆解奥斯卡套路
专栏
德勒兹的电影课
导语:为什么我们今天仍然要读德勒兹?
一、运动的辨识
海客谈瀛画
川谷庄平:驰骋在魔都的日本浪子
左翼电影斗士岩崎昶
川喜多长政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牛原虚彦:做「河原乞食」的精英知识分子
「我会站在北京的城墙上」:山口淑子的双面人生
香江花月夜
高窗照日初:夏梦和她的理想年代(一)
高窗照日初:夏梦和她的理想年代(二)
高窗照日初:夏梦和她的理想年代(三)
海国图志
美国队长的理想与错位
「人民英雄」蜘蛛侠
X战警:与时代共生
娱乐的逻辑
美国博物馆
它是谁
烈火中的十诫
马戏团来了
牛仔的神话
印第安生死战(上)
印第安生死战(下)
芝加哥的秘密(上)
芝加哥的秘密(下)
寻找永无乡(上)
寻找永无乡(中)
寻找永无乡(下)
黑帮艺文志
阿尔·卡彭来到好莱坞之九:大西洋城会议
阿尔·卡彭来到好莱坞之十:疤面煞星
阿尔·卡彭来到好莱坞之十一:铁面无私
阿尔·卡彭来到好莱坞之十二:恶魔岛的乐手
黑手笼罩好莱坞之一:可卡因商人
黑手笼罩好莱坞之二:勾结黑社会
黑手笼罩好莱坞之三:渗透工会
黑手笼罩好莱坞之四:片厂是黑窝
黑手笼罩好莱坞之五:攻陷院线
策划
2013年度补遗:《僵尸》
二十部编年史:一种蒙太奇
审讯室
热门划线
不像席勒在《强盗》中那种理想化的构建,《天注定》没有为这些人物套上政治意识的光环,而让他们留在浓密绿林中的「前政治」状态。他们的反抗并没有清晰的意识形态图景,他们不能催生任何程度上的「革命」。这些故事并非新世界的前奏,而是这个似乎没有终结的旧世界的病征。45 人
相比之下,三儿在暴力的技巧上远胜于大海,但是三儿对于世界并没有「安排」,他只是在欲望的驱动下「破坏」这个世界。43 人
主题的重大与技术的轻浮形成强烈的反差,摄影机的运动真实地表现了摄影机后面的人内心的活动,影像所缺失的伦理在这一刻暴露无遗。16 人
当时的美国还是一种基于农耕社会的小镇文化。平时所遇到的大部分人,一来相互熟悉,二来经济和社会地位都相差无几。这种情况引发了民众对社会诸多事务的共同热情,而这全民参与,恰恰是民主的基本特征。这种对个人自由与民主的追求,在政治上,通过1820年代的全民普选达到高峰。而在文化生活上,则通过一种主动参与式的娱乐活动表达出来,要和娱乐商人与艺人争抢对节目的控制权。10 人
博物馆必须站在中产阶级的道德立场上,去追逐蓝领民众。这样不仅能占据文化制高点,而且,能大大拓展市场。有了大市场,就能把博物馆做大,规模效应带来低价,反过来,还能消减道德困境:用虚假的噱头来骗钱,叫作黑心商人,但如果你不收钱,只能叫开个玩笑。10 人
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与马格利特、达利和弗朗西斯·培根等画家充满象征元素画作的亲缘关系,要远远胜过它们与其他剧情电影的关系9 人
巴努姆是19世纪,乃至整个美国史上最重要的娱乐商人。因为他为美国娱乐业,找到了那亘古不变的神奇药方9 人
巴努姆敏锐地觉察出,中产阶级对文化标准的垄断并非不可克服,相反,还能为己所用。这是因为,中产阶级的道德规范下,蕴藏着潜力巨大尚未被开发的儿童与家庭市场。9 人
这一经过中产阶级文化权威认证的大玩笑,9 人
这一切,自然都要包装在中产阶级新教徒的道德理念下。9 人
下一步,则是在这道德规范下,尽可能地去增加展出的娱乐性,寓教于乐。9 人
巴努姆的道德戏剧,也是这样利用微妙的处理,来增加娱乐的趣味。9 人
对于上流人士来说,他们心中的博物馆,是欧洲式的文明殿堂,没有商业味,也不迎合普通人趣味,博物馆的目的是竖立一个文化审美的标准。于是,在富人的支持下,由公共土地和经费支持的新式博物馆,开始浮出水面。1869年,大都会博物馆成立。1870年,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成立。9 人
巴努姆的道德戏剧的套路,也被广大剧院学了去。而巴努姆的博物馆,9 人
是艺术馆,也是技术博物馆,还是自然博物馆,还兼作动物园,也是人类学的博物馆,9 人
异人(freaks)。9 人
拇指汤姆将军」不像当年的海斯,他缺少让上流社会认同的特征。为了征服中产阶级,巴努姆在1844年,带着斯特拉顿远渡重洋,前往英国。因为在那里,上流社会对异人秀更宽容,甚至欢迎,认为这些展览有很强的科学和教育意义9 人
娱乐活动要立于不败之地,一面要迎合普通民众的趣味,一面要抓住中产阶级的价值观。9 人
一定要造出一个商业套路来。9 人
异人过普通人想像中的异人生活根本不是卖点,异人过正常人的生活,才称得上是卖点。9 人
当人们去看戏看秀时,他们看的是他人表演,但心中想的却常是自己。也就是说,表演者所展现的,是普通人生活中失落的那一环,这样才能有戏剧感与代入感。9 人
以戏剧化的设计迎合普通人猎奇感的同时,又满足了中产阶级主流文化强调自身教育的需要:参观展览,不仅是增广见识,更要能反省自身。9 人
都不例外地为异人提供了最好的待遇。对他们来说,这样做除了能同时满足普通民众与中产阶级两方面的需要,也能满足异人的需要。9 人
如果让这些异人以一种更有自尊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在经济上给予合理乃至丰厚的回报,就能保证演出的正反馈,最后形成商家、异人、观众的三赢局面。9 人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异人获得了平等的待遇。这种把人拿来展出的形式,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一种歧视。整个展览的根基,就是建立在中产阶级白人的种族优越感之上的。9 人
深受宗教运动影响的通俗剧说的是人可以通过信仰而被拯救,所以,人物的行为和结果,是由性格,而非环境决定的。它也就也不在乎剧情的合理性和人物的性格发展。于是形成了以人物为中心,由性格决定命运的逻辑。9 人
它们所进行的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运动(这和它们是否跨越了相同的空间毫无关系),不存在一个同质时间下抽象的可广泛适用于一切的质(空间和距离)。5 人
大家都喜欢
虹膜·2016年4月下(No.064)[作品]
6.00元虹膜·2016年下半年合订本[作品]
72.00元虹膜·2016年6月上(No.067)[作品]
6.00元虹膜·2016年1月上(No.057)[作品]
6.00元虹膜·2014年9月上(No.025)[作品]
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