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简介
大多数的企业管理的书籍都会告诉你:制定商业计划、分析竞争形势、寻找投资人等等。如果你要找的是那样的书,那么把这本书放回书架吧。
这本书呈现的是一种更好、更简单的经商成功之道。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计划实际上百害而无一益,为什么你不需要外界投资人,为什么将竞争视而不见反倒会发展得更好。事实是你所需要的比你想象的少得多。你不必成为工作狂,你不必大量招兵买马,你不必把时间浪费在案头工作和会议上,你甚至不必拥有一间办公室。所有这些都仅仅是借口!鱼的受害者,抑或是想要“脱贫”的艺术家,都能在这一页页中找到弥足珍贵的指引。
用直截了当的语言和崇尚简约的方式,《重来》是每一个梦想着拥有自己的事业的人的完美指南。不管是作为中坚力量的企业家、小企业主,还是深陷令人不快的工作中的职场中人、被炒鱿鱼的受害者,抑或是想要“脱贫”的艺术家,都能在这一页页中找到弥足珍贵的指引。
Jason Fried,37signals的合伙创立人,倡导软件极简主义,相信简约之美,尊重简单和坦诚做事,并把这些思想运用到创业过程和产品开发之中,拥有一大批IT粉丝。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出生于丹麦,编制并创建了网络开发框架Ruby on Rails,此框架让无数程序员受益,被称为是程序员的“基本开发环境”(“bas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大卫和贾森一起创立了37signals。
作品目录
好评如潮
引言篇| INTRODUCTION
开局篇| FIRST
新的现实
卸负篇| TAKEDOWNS
忘了“现实世界”
哪来的从错误中学习
计划即瞎猜
何必壮大?
工作狂
受够了“企业家”
行动篇| GO
在宇宙中留下你的足迹
挠自己的痒处
着手做点什么
“没时间”不是借口
画沙为界,立场明确
不可能的宗旨
万不得已不筹资
你的需求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要成就事业,不能只是创业
破釜沉舟
轻装上阵
进阶篇| PROGRESS
条件受限是好事
与其做个半成品,不如做好半个产品
从核心出发
不要过早关注细节
作出决定就是取得进展
当好博物馆长
在问题上少投入点精力
关注不变因素
音乐就在你的指尖流淌
卖掉副产品
立马就上线
效率篇
赞同的错觉
退出的理由
打岔是效率的敌人
会议有毒
刚刚好就是真的好
速战速决
不要逞英雄
该睡觉时就睡觉
预估的都是垃圾
罗列问题,不得解决
决策宜小不宜大
对手篇| COMPETITIONS
拒绝照搬
将你的产品去商品化
向对手挑战
给竞争力做减法
谁管他们在做什么?
进化篇| EVOLUTION
养成对客户说“不”的习惯
不要攀客户的高枝
头脑发热不等于当务之急
家用便利就是好
不必逐字记下客户需求
推广篇| PROMPTION
甘于低微
培养自己的拥趸
普及知识,赢得竞争
效仿大厨
转到幕后看看
没人喜欢塑料花
媒体发布就是垃圾邮件
别惦记大牌媒体
药贩子最精明
市场营销不是一个部门的事
一夜成名只是传说
招聘篇| HIRING
亲力亲为
受不了时再招人
放弃牛人
鸡尾酒会上的陌生人
可笑的求职简历
多年的无关经验
常规教育不值一提
人人都得干活
聘用独当一面的经理人
招聘笔杆子
高手遍布世界各地
试用期必不可少
救灾篇| DAMAGE CONTROL
主动掌控负面新闻
速度改变一切
如何道歉
让每个人都上前线
深深深呼吸
文化篇| CULTURE
文化不是由谁创造的
决策都是临时性的
跳过摇滚明星
员工不止13岁
5点准时放人
不要听风就是雨
发出你的心声
需要避开的词汇
越快越好是毒药
总结篇| CONCLUSION
灵感稍纵即逝
谢谢阅读
附录| RESOURCES
有关37signals
37signals的产品
致谢| ACKNOWLEDGMENTS
载入中
热门划线
工作狂实际取得的成就并不比正常人高。他们自诩为完美主义者,但这仅仅代表他们浪费了大量时间去关注次要的细节,而不是推动下一项任务。61 人
寻找中心54 人
在你的人生中真正有意义的是你做了什么,而不是你想过什么、说过什么或者计划过什么。51 人
要记住,时尚会凋零。只有当你聚焦于长久的功能时,你才会发现自己把握住了永不落伍的东西。49 人
坚守某种信念并不仅仅是把它写下来。不但要相信它,还要让它成为你的生活方式。48 人
当遇到困难时,人们的本能反应都是加大投入:增加人手、延长时间、加大投资,这一切做法只是使问题变得越大。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反其道而行之:削减。45 人
把你的特点融入你的产品以及和你的产品有关的一切事物当中去:你的销售方式、支持模式、说明方式、递送方式。竞争者们是无法复制你的产品中的独特性的。45 人
你的事业的核心应该建立在不变的基础之上。你应该投资那些人们现在需要并且10年后仍然需要的事物。36 人
这种方法更简单吗?35 人
当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超负荷的工作所困扰,这才是招人的正确时机。此时出现了一些你无法再亲力亲为的事情,你发现工作质量有所下滑,令你感到受不了了,这时才是招人的最佳时机,不要提前招人。35 人
为什么要这么做?34 人
你也会成为一位更加优秀的经理人,因为你是在指导人们完成你已经做过的工作,你知道何时该批评,何时该鼓励。31 人
项目周期过长会打击士气。项目开发时间越长,成功的可能性越小。只要有足够的动力和士气,就要趁热打铁,积极决策,果断推进,现在就把事情做出来。30 人
这样做值吗?30 人
工作狂往往不得要领。他们花费大把时间去解决问题,他们以为能靠蛮力来弥补思维上的惰性,其结果就是折腾出一堆粗略无用的解决方案。29 人
无法通往盈利之路的事业不能称为事业,只是嗜好。29 人
你在解决什么问题?29 人
有其他更值得做的事情吗?29 人
如果你只是为工作而工作,那么你就会丧失判断力。你的价值观和决策方式都是扭曲的。你没有能力去判断哪些工作值得做、哪些工作该放弃,最后搞得自己筋疲力尽,而一个筋疲力尽的人是无法作出明智的决定的。28 人
如果你一定要说明某事,那就务实一点。不要描述它长什么样子,直接画出来;不要解释它的声音如何,直接哼出来。要尽一切可能去掉那些抽象的东西。28 人
这真的有用吗?28 人
这种改变真的会起作用吗?28 人
这些成功人士在到达引爆点之前,都已经在这个方向苦熬了很长时间。28 人
想要创造一个伟大的产品或某项卓越的服务,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做你自己想用的东西。设计你了解的产品——你就能很快发现它到底好不好用。27 人
有舍才有得,砍掉多余的野心,你就会发现慢慢做一件正事要胜过毛毛躁躁做一堆傻事。27 人
你加上去的东西有价值吗?27 人
无计划地工作看上去挺悬,但是盲目遵循不切实际的计划,后果则更可怕。25 人
规章制度是组织机体上的伤疤。它们是针对一种不太可能再次发生的情况而作出的过激反应,是对个人过失的一种集体惩罚。25 人
起步之后,你必须一直牢记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有主见方能成大事,创业并不只是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那么简单。你必须心怀信念,要有主心骨,要了解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奋斗,并且要让世人明白你的信念。24 人
易于实现的目标就是最好的目标。24 人
没有用过你们产品的客户永远比用过的多。要确保你的产品让这些人容易上手。这就是你持续成长的潜力所在。24 人
所以,赶快培养观众群体吧。说些什么、写点儿什么、开个博客、整个微博、制作视频——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大方地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你就会慢慢建立起忠实的观众群体。然后,当你想传达消息时,自然就会有人在那儿等着倾听了。24 人
成功是一种极具现实价值的宝贵经验。23 人
小公司并不只是一块跳板。小公司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目标。23 人
如果连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相信什么,那么一切都会成为悖论,你做任何事情都能被人反驳。然而,一旦你的立场坚定了,那么该如何决策就显而易见了。23 人
只要有可能,就不要说“让我们考虑一下”,而是“让我们作决定吧”。主动作出决定,不要苦等最佳方案,要积极决策、果断前进。23 人
你可以通过招人来摆脱这种感受,也可以通过学习正确的处理方法来解决问题。23 人
放下你的臆测吧,现在就决定你这周要做什么,不必去管全年的计划。只要找出下一项最重要的任务,然后起而行之。在行动开始前的一刻作决定,而不是早早就预先定下某事。22 人
自产自销的好处还在于,你可以快速直接地评估产品的质量,而不需要去了解别人的反馈意见。22 人
牛与不牛没有任何意义,不需要就是不需要。22 人
对员工的不信任才是最大的开销。22 人
人们把装备当做取胜的法宝,却不愿意花时间去练习,于是一直泡在专业器材店里。他们想要寻找捷径,然而,最好的工具不是用在普通领域的。而且你在起步阶段肯定用不上它。21 人
真正的要点就是怎样赢得客户、如何赢利。21 人
积累动力的方法就是完成一项任务,然后紧接着去完成下一项任务。21 人
只要你有东西可卖,就不要怕给人一点点让其试用。要对自己的产品抱有信心。你应该知道人们会回来购买更多,如果你连这样的信心都没有,只能说明你的产品做得不够好。21 人
不要因为瞄准小公司就觉得缺乏安全感。无论是谁,只要他所运营的公司能够持续发展、保持盈利,不管规模大小,都是值得骄傲的。20 人
你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创意,加一点点自信,以及一点勇气,就可以启程了。20 人
欲成大事,就要让自己与众不同,要在宇宙中留下有意义的一笔,要让世人知道你在做的是一件重要的事情。20 人
拥有对手,就等于为客户制造出了讲故事的素材。驻足观望者只能站在外围,人们热衷于看到冲突,喜欢偏袒一方,乐于被点燃激情。而这正是吸引人们眼球的绝佳办法。20 人
喜欢「重来」的人也喜欢
第五项修炼
14.99元部落:一呼百应的力量
12.48元明智行动的艺术
24.99元创业维艰
24.50元免费
14.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