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特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员工特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基于成就目标取向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加载中,请稍候……

作品简介

本书分析了员工特质对其价值取向的影响,进而影响组织认同感;同时阐述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认同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工作自主性和工作态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以期为组织行为学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一些启示。本书研究的核心是在成就目标取向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员工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方向、主观观念等因素将如何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本书的研究致力于理解并解析工作环境层面的因素及雇员自身层面的各类因素如何共同塑造工作效能,并进一步揭示这些因素交叉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其产生的边界条件,以期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定的科学依据和有效参考。

杜俞姵(1984年),女,汉族,云南昆明人,博士,毕业于泰国国立发展管理学院管理哲学专业。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泛亚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先后在SCI和其他国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作品目录

  1. 前言
  2. 第1章 绪论
  3. 1.1 研究背景
  4. 1.1.1 实践背景
  5. 1.1.2 理论背景
  6. 1.2 研究内容
  7. 1.3 研究目的
  8. 1.4 研究意义
  9. 1.4.1 理论意义
  10. 1.4.2 实践意义
  11. 第2章 文献综述
  12. 2.1 计划行为理论
  13. 2.1.1 计划行为理论的提出
  14. 2.1.2 计划行为理论的重要因素
  15. 2.1.3 计划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
  16. 2.2 工作绩效
  17. 2.2.1 工作绩效的定义
  18. 2.2.2 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19. 2.3 工作自主性
  20. 2.3.1 工作自主性的定义
  21. 2.3.2 工作自主性的结果研究
  22. 2.4 工作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23. 2.5 组织承诺
  24. 2.6 成就动机
  25. 2.6.1 成就动机的定义及相关研究
  26. 2.6.2 成就目标取向理论的发展
  27. 2.7 人格特质
  28. 2.7.1 人格特质的定义
  29. 2.7.2 人格特质理论的发展
  30. 2.7.3 人格特质的结果研究
  31. 2.8 变量和测量维度的理论模型与定义
  32. 2.8.1 员工特质
  33. 2.8.2 工作自主性
  34. 2.8.3 动机取向
  35. 2.8.4 组织承诺
  36. 2.8.5 工作绩效
  37. 2.8.6 工作态度
  38. 2.8.7 工作满意度
  39. 2.9 概念框架图
  40. 2.10 研究假设
  41. 第3章 研究方法
  42. 3.1 样本量的确定和数据收集
  43. 3.1.1 样本量的确定
  44. 3.1.2 抽样方法
  45. 3.1.3 数据收集
  46. 3.2 研究方法
  47. 3.3 研究工具
  48. 3.3.1 背景信息量表的设计和编制
  49. 3.3.2 可变测量量表的设计与编制
  50. 3.4 预测试分析
  51. 3.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3.4.2 信度分析
  53. 3.4.3 效度分析
  54.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55. 4.1 样本分布
  56. 4.1.1 样本基本信息
  57. 4.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8. 4.2 信度检验
  59. 4.3 常用方法偏差检验
  60. 4.4 效度分析
  61. 4.4.1 探索因素分析
  62. 4.4.2 验证性因素分析
  63. 4.5 结构方程模型
  64. 4.6 模型拟合度分析
  65. 4.7 路径分析
  66. 4.7.1 直接效应假设检验
  67. 4.7.2 中介效应假设检验
  68. 4.8 讨 论
  69. 4.8.1 假设检验概述
  70. 4.8.2 结果分析
  71.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72. 5.1 结 论
  73. 5.2 理论贡献
  74. 5.3 组织管理启示
  75. 5.3.1 员工是组织运营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76. 5.3.2 组织应高度重视对员工个人价值取向的引导
  77. 5.3.3 企业要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的组织环境
  78. 5.3.4 企业需要提供充足的生命支持
  79. 5.3.5 实施灵活的工作安排
  80. 5.3.6 实施并推广、构建以“关爱”为主旨的企业文化
  81. 5.4 研究局限性和展望
  8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