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与中国:为什么是杭州,如何不仅是杭州
剖析杭州,看到中国
作品简介
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城市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活力的创新生态,成为众多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杭州,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策源地,其探索不仅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样本,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大国创新提供了观察窗口和实践参考。
本书从杭州“六小龙”出发,聚焦杭州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与实践逻辑,从政策引导、资本布局、人才机制到场景营造与文化支撑,系统梳理了这座城市在构建创新生态方面的经验路径。杭州的做法并非不可复制,而是为其他城市探索自身特色发展模式提供了一种可参考、可借鉴的治理思路。
这既是一部地方创新的案例研究,也是一份关于大国创新路径的深入思考。通过杭州的实践,我们或许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科技创新的现实根基与未来方向。
曹钟雄,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数字经济与全球战略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委组织部特邀研究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决策咨询专家,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江门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区域经济与产业规划:关注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议题。
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城市群、都市圈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级战略。
创新与开放政策:涉及自贸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走廊等政策研究。
此外,曹钟雄在中美贸易战、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承担多项国家部委重大课题,在经济日报国内主流媒体、核心期刊等发表了多篇理论文章。
郑宇劼,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信息部部长、博士后工作站负责人,《开放导报》社社长。深圳市先行示范区科技组专家、深圳市政协委员、罗湖区政协常委、罗湖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
研究领域:
城市经济发展:参与国家及地方重大战略研究,如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关注区域协同发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等议题,提出政策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研究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路径。
此外,郑宇劼长期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等领域的政府决策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部委及地方政府发展规划研究数十项。出版专著《双循环:构建“十四五”发展新格局》《“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落地与战略对接》《中国开放褐皮书》等。
作品目录
序一 中国创新密码:民营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之道
序二 城市如何孕育伟大的科技企业
自序 何以杭州:大国创新
第一部分 为什么是杭州
第一章 崛起的中国科创军团:创新杭州,世界的西子
一、历史上的创新杭州:继承历史名城创造性基因
二、改革开放中的杭州:吸纳工业时代创新智慧
三、创新崛起的杭州:数字经济时代的勇立潮头者
第二章 科创杭州:两个“关键时刻”
一、大国竞争中的典型时刻:中国科创被重新定义——从追赶者到定义者
二、数字经济时刻:杭州数字经济的崛起——对中国科技企业价值的重新定义
三、人工智能时刻:“DeepSeek时刻”——对中国创新的重新定义
第三章 理想主义的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和理想主义
一、从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看杭州科创
二、每一种创新模式都值得尊重
三、企业家理想主义精神在科创大潮中尤为珍贵
第二部分 如何不仅是杭州
第四章 靠前一步的产业政策:“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高质量互嵌
一、城市的理想: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二、科技创新政策:打好“三张王牌”
三、产业发展政策:杭州产业政策的“三个注重”
第五章 大胆的耐心资本:资本燎原
一、“敢投的”产业资金:创新火种的坚定点燃者
二、“会投的”国资基金:创新火炬的长情守护者
三、“愿投的”耐心资本:创新火焰的众多拾柴者
四、“创新的”科技银行:创新之火的一路陪伴者
第六章 服务型政府:打造创业者的应许之地
一、“店小二”精神
二、不仅招商,更重育商引智
三、场景培育:把城市变成“超级孵化器”,应用场景也是新型基础设施
四、科创小镇:新型城市创新空间
第七章 杭州的文化本底: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一、千年杭城:文化与商贸的交响
二、人才沉淀:杭州名士与新一代创新人才的对话
三、浙商企业家精神:读懂杭州人的创业故事
第八章 协同创新生态:城市之幸
一、大小企业的生态
二、龙头的引领:生态哺育
三、创新设施支撑:算力算法支撑
四、企业创投的赋能
第三部分 创新中国
第九章 因为中国:国运之运
一、大国创新的国运之城
二、中国经济的创新时代
三、杭州科创中的“中国”创新链
第十章 杭州经验的借鉴:不仅是杭州
一、“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持续完善的体制机制
三、敢于“共担风险”的政策扶持:雪中送炭
四、更善于招才引智育商:和企业一起去创业
五、“主动服务民营科技企业”的亲清政商关系
六、不太完美的杭州
第十一章 重新定义“全球城市”:科技创新定义一切
一、创新何以奔腾不息:创新的城市生态
二、全球科技的“纽伦东巴”
三、中国创新的“前沿城市”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