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2014年10月下(No.028)

虹膜·2014年10月下(No.028)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本期《虹膜》用两篇文章来讨论票房惨败的电影《黄金时代》,一篇分析这部影片的美学裂痕,一篇关注萧红和丁玲这两个人物在文学史上的命运。日本动画专栏、德勒兹电影哲学专栏、「娱乐的逻辑」专栏如常。

本期目录:

卷首语:电影的间离问题(LOOK)

当风暴吹进黄金时代的日常生活(石可)

对照记:丁玲与萧红(蔡佳茵、崔文东)

梅津泰臣的《危险代理人》:试述一个「作者宇宙」的演化(郭亮)

德勒兹的电影课之五:感知、攫握与间隔(开寅)

娱乐的逻辑:芭蕾下凡(talich)

本期作者:

石可:诗人,戏剧工作者。本科、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负责综合艺术表演教学。

蔡佳茵:中山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崔文东: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郭亮:ACGTALK成员,Ethermetic成员,《虹膜》Animefever专栏策划人,业余写作者。

开寅:笔名「九只苍蝇撞墙」,生于北京,199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系。2011年获得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电影理论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电影与意识形态、电影语言与技巧演变及中国电影史。曾任电影专业媒体编辑、记者,电影编剧、电影项目策划。现居加拿大。

talich:电子工程博士,从事癌症研究工作,并撰写关于电影文化、美国政治和历史的文字,先后出版《talich侃美国》(字节社电子书)、《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

作品目录

载入中

热门划线

  1. 只有待戈达尔横空出世,完全就电影媒体的特性拍出来的布莱希特式电影才终告诞生。5 人
  2. 「情感」是被静止化的部分感官的「诉求」,是这些我们的影像被静止的部分重新恢复运动的诉求。5 人
  3. 影像是事物的显现,但哲学通常认为事物的显现是「现象」,但柏格森认为事物的显现是「运动」。4 人
  4. 柏格森进一步提出一个崭新概念:影像=运动=物质。4 人
  5. 所以,现实和历史中更常见的是被水妖引走的人,淘汰、辱没、嘲笑那些走完全程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萧红的丈夫们对她最大的残酷不是家暴,而是对她作品价值的嫉恨和有眼不识泰山。3 人
  6. 由德国著名戏剧家、诗人布莱希特发明的「间离效果」(Verfremdungseffekt),英文直译为「defamiliarization effect」或「distancing effect」。「间离效果」是比较书面化的中文翻译,更通俗直白一点的译法是「陌生化」。简单说,间离理论就是反对亚里士多德影响下的传统西方戏剧,反对观众移情,反对观众入戏,反对观众认同舞台上的角色,反对观众以窥淫的视点去观赏戏剧,反对净化,它的终极目的是打破观众与舞台之间存在的第四堵墙,培养观众的主体性,化被动为主动,不被麻醉,不产生幻觉,不认同假象。2 人
  7. 戈达尔的电影美学完全实现了真正的间离效果:反透明叙事、反认同、反娱乐消费、反快感、反幻觉、反电影剧情的神秘化。2 人
  8. 在表现这场苦恋的时候,法斯宾得没有使用任何电影手法去正面强化他们的悲惨境遇,而是反其道行之。整部影片无处不在的醒目的暖色调,从感知层面赋予了观众一种陌生化的看待这场苦恋的眼光。这种处理手法反倒更符合布莱希特的本意:场面调度首要的目的是要给观众一种看待事物的陌生化眼光。2 人
  9. 所以间离的本意决不是拒绝观众,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引导观众。间离是要让观众看到真相,但不是把真相灌输给观众,而是要让观众自己去发现。所谓「间离电影化」,也就是主创选择一种别样的特殊的存在反差效果的,让真相为观众可以感性接收、理性认知的方法表达出来,这就是间离去意识形态化去政治化的美学意义所在。2 人
  10. 历史主体身份2 人
  11. 如果那些被风暴卷起的人知道自己的傲慢勇猛和道德洁癖都会带来些什么,他们是否还会在当时与风暴搏斗?2 人
  12. 但当时代的风暴吹在日常生活上,悲壮却不能渗透出银幕,风暴不见了,只剩下日常生活,那么所有的注意力就都引向讨论主人公是不是「作」的淫妇这样的家长里短(并不是说这样的八卦流言不重要),就不足为怪。2 人
  13. 人们缺的是真实,而不是一个「没有真实」的三流历史哲学观点。2 人
  14. 任何部落都有替罪羊文化,这是人类学的基本常识,中国古老幽灵的两大传统替罪羊,一是汉奸,二是女人。2 人
  15. 革命更要紧的是微观革命,生活中每个细节都关乎革命,任何一次个人选择都与革命关系重大。2 人
  16. 影片创作者使用这样的陌生化逻辑:他们其实不神秘,他们和我们一样。这个逻辑没错,但又错了。2 人
  17. 哪怕五百个燕雀描画出来的鸿鹄依然看起来像是燕雀。2 人
  18. 一个伟大的作者在避开一路上的引诱时,需要的不是所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是勇气和果断,简道直行,一往无前,双手劈开生死路,如今方知我是我,当他们到达终点时,就可以忘掉这一切,取法乎上,回过头来奴役这些水妖。2 人
  19. 用她传奇性的悲伤命运来可怜她,简直要让她活过来开怀大笑。2 人
  20. 毕竟就我所知,我们时代的萧红,未必是作家,但依然不为人所知,辗转尘埃,而台面上,依然是丁玲占着上风。2 人
  21. 但它确实颠覆了影像与意识分离以及运动与身体分离的观念。2 人
  22. 我们所说的物质就是充满作用与反作用的影像-运动的宇宙。影像和物质之间的界限的消失依赖于物质不具有隐藏潜在性。2 人
  23. 而影像-运动的「领域」不是封闭系统。它是一个开放性的「领域」,这是它与机械系统的第一个区别。2 人
  24. 「整体」也是开放的,但它的开放是时间性的2 人
  25. 全部」是用来描述人工封闭系统的词汇;「整体」是时间秩序性的;但「领域」(Univers)——或者我们也可以用「世界」或「宇宙」来代指它——是全部影像-运动之间动作与反动作的集合,2 人
  26. 第三个区别是影像-运动的「领域」排除或者超越了接触性运动的方式2 人
  27. 而是该影像自身不断产生作用与反作用的震动和摆动2 人
  28. 通过「机制」,我们囊括了「领域」的三个本质:影像、运动和物质,可以把它定义为「机制化」状态的影像-运动2 人
  29. 维尔托夫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运动,而是运动之间的间隔……电影的问题实际就是间隔的问题。」2 人
  30. 筛除/剔除、分解和选择2 人
  31. 我们感知到的是一个事物的整体减去我们不感兴趣的事物,这是必须从事物中提取的过程。2 人
  32. 事物就是它们对自身的感知。这个概念就来自于我们先前所建立的,事物作为影像-运动其在内部所有层面不停进行作用与反作用的机制,这个机制所产生的就是全部感知2 人
  33. 攫握2 人
  34. 事物即光亮而我们是黑暗,这是柏格森对现象学比喻所做的颠覆。2 人
  35. 我们所保留的运动其实是在它产生之前对它的「虚拟」感知2 人
  36. 影像-感知呈现的是事物「虚拟」运动在我们身上的折射。2 人
  37. 柏格森对它的形容是:「情感」是一种在感觉神经上产生的运动趋势。这可能是哲学史上对情感的最好定义,它为我们打开了很多的可能性,很多延伸:比如我们身体的外表呈现感觉神经的运动趋势的是——面孔。它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面孔是情感影像而电影中面孔的特写可以完美地表达情感影像。2 人
  38. 是情感充满了在外界刺激(筛选后的感知)和反馈动作之间(施加的反应)的间隔。2 人
  39. 人精神上和意识上的能动性并非一个特殊的「优势」,而是从属于广义运动中的一种,是无数具有各种各样特性的「影像-运动」中的一员。2 人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