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膜·2015年5月下(No.042)
作品简介
本期《虹膜》是一期研究电影节的专刊。到底电影节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许多人都参加过电影节,但却未必明白电影节。magasa的文章从电影节的成立宗旨与运作机制出发,尤以戛纳国际电影节为主要案例,分析国际电影节的体系、制度如何构成,它又如何影响着世界电影产业。美国学者王庆钰的文章则梳理了电影节的历史,探讨电影节的出现和演变。最后,香港影评人乔奕思以香港国际电影节为例,陈述这个地区性的电影节,如何在民间影迷的手中诞生,成为今天香港城市文化的一颗明珠,以及它面临什么新的挑战。此外还有talich的「娱乐的逻辑」专栏。
本期目录:
电影节的体制:戛纳国际电影节及其他(magasa)
电影节的历史:国家、城市与全球化(1930-1970)(王庆钰)
书写当下:香港国际电影节侧记(乔奕思)
娱乐的逻辑:灵与肉(下)(talich)
作者简介:
magasa:《虹膜》主编。
王庆钰:Cindy Hing-Yuk Wong,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那伯传播学院博士,纽约城市大学史丹顿岛学院电影系教授,著有Film Festivals: Culture, People, and Power on the Global Screen,参编有Encyclopedia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Culture和Global Hong Kong等。
谭笑晗:东北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
符晓:东北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
乔奕思: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员,影评及其他文章见诸于《号外》、《经济日报》等,部分收录于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年度电影回顾中,参与《60风尚——中国学生周报影评十年》编辑工作。
talich:电子工程博士,从事癌症研究工作,并撰写关于电影文化、美国政治和历史的文字,先后出版《talich侃美国》(字节社电子书)、《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
作品目录
热门划线
其一,是引入平行单元。6 人
大家都喜欢
虹膜·2015年4月下(No.040)[作品]
6.00元虹膜·2014年6月上(No.019)[作品]
6.00元虹膜·2017年2月下(No.084)[作品]
6.00元虹膜·2016年5月下(No.066)[作品]
6.00元虹膜·2015奥斯卡特刊(No.036)[作品]
1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