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用心的历史破坏者

林宇
我们被逼到了像事实一样大小的角落。那是个毫无耐心的湿冷的夜晚,李彬和另外两个人靠在石头上睡着了,两支枪躺在地上,像随时准备逃走的蛇。我过去推了推李彬,他没醒过来,我朝他的小腿踹了一脚。他抬起眼睛看了我一眼:“几点了?”我想如果他知道在这几分钟里我忍下了多少次拿枪打死他的冲动,或许他会说一句有意义的话。我冲他叫到:“这他妈到底怎么回事?”声音很大,好像身边那两个人已经死了一样。 “这是你们的任务,里面没有提到?”他平静极了。 当时我真想一枪打死他,为了我的队伍,我的兄弟。况且十天前,我就已经停止接收到命令了。“这他妈到底怎么回事?”我意识到这时候自己完全是一个感情用事的逼供者,而不再是这支特别行动组的队长。 李彬往石头上靠了靠,稍微坐直了身子,开始讲了下面的故事。他的语气很奇怪,词忽远忽近,句子轻重不一。 这件事没几个人知道。一个花费了两代人心血的项目导致了我们现在的处境。如果不是我手里拿着仅存的希望,恐怕早就要为自己的过错死上一万次了。可是,我从来不觉得那是一件错事,它只是时间的事。 父亲去世之前给我看了那本书。如果说它是一位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阴谋,我会毫不犹豫的相信,可是父亲告诉我它确实写于那个时期,后来被一位种小麦的农民挖了出来。书上写的是公元前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事。 嬴政完成统一大业的那年,他三十九岁。之后的几年间,他一一召见了国家里最有学问的人,据说问题相同,连曾经抵抗他最为强悍的谋士也没有遇到偏见。嬴政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二百一十三年,他下了一道命令,将所有古书籍和它们的知情者全部集合起来,由这些知情者们修建长城,将书籍砌在其中某个始皇指定的地点。他称他们为“初代记忆”(居然是一个现代词)。 修建正变得浮夸甚至于虚张声势。它从中心漫延开来,逐渐远离了它的用途,跳出了它那被用途限制的存在。它正接近于无限。这个无限终于让知情者们的有限变得突出,他们正在老去,正在失去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