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老人

小火
海鸥老人 湖水、远山和天空都是纯蓝色的。 老人安安静静地坐在湖边的岩石上,看着晚霞最终隐藏在蓝色身后。远方湖面的海鸥越聚越多,振动健美的脖子,翅尖灰麻,一身洁白。 老人早已准备好每日的功课,早上逛了两圈菜市场,熟识的小商贩看到老人都会把卖不掉的小鱼小虾送出去,但老人的运气不是每天这么好。菜市场里流传着两类说法:一是老东西一辈子穷怕了,只想捡捡荤腥带回去喂孙子。另一类说法是几个人眼见为实的,但过于离奇,人们更怀疑那几个人的眼珠子。他们去城市郊外的大湖,这里人都喊海湖,海天全蓝,他们看到老人坐在远方的湖岸,那儿坐了一头羊似乎更可信,但偏偏就坐着老人。更令人惊奇的是成群的海鸥在老人的头顶打转,老人用从菜市场得来的小鱼小虾喂它们。 那几个人手舞足蹈地向菜市场的人讲他们的发现时,不知道众人将信将疑的目光下,他们就是几个呆子。可呆子看见了纯蓝的天空,湖水和远山,互相追逐的鸥群中心,有一顶疲倦的红毛线帽。 老人一定不会知道的是,那天除了几个呆子端详过她的后背,她的孙子带着一个姑娘远远躲开了她。仔细想想,除了孙子很小的时候能被忽悠过来陪奶奶喂海鸥,长大了就再也不来这儿了。奶奶也能理解孙子的,他要在火车站的商业圈找片自己的土地。即便如此,要是奶奶那天能见上孙子和那位姑娘,冥冥之中相信鸟类与人类的命运有相似性的奶奶,可能会从姑娘眼神里的最后一点点挣扎发现什么。但是那天阿言带着姑娘躲开了奶奶,躲开了成群的海鸥。 人与人相遇的神秘,让阿言觉得他是个蠢货,即便再次看到海湖的落日,他还是讲不出个像样的道理。 如果不是因为那天晚上火车站安静得异常,阿言肯定注意不到公交站牌旁吞云吐雾的女人。火车站旁是服装批发市场,钢筋水泥搭建的,白天挤满了人,讨价还价的声音嘈杂而均匀,如同灶台上的文火,慢慢地烤。市场的人如同到了季节就迁徙的野牛,呼啦一声装完最后一批货,把历经风尘的纸币揉搓几遍,不时用唾沫润湿大拇指指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