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如故

何宇轩
图片: 民国时期学堂内景 本文刊载于《三联爱乐》杂志 2020年8月刊 ~~~~~~~~~~~~~~~~~~~~~~~~~~~~~~~~~~ 一九一九年二月,胡适先生于《新青年》杂志发表《不朽——我的宗教》一文。谈及“何谓不朽”议题,断然抛出“社会的不朽论”概念,论曰:一者,社会由历史延续,后人由前人影响,无数的个人形成历史,历史再形成无数的个人;二者,个人与社会相互造就,个人无法脱离社会,社会无个人更无从形成。故而, 那边“一座低低的土墙,遮着一个弹三弦的人”。那三弦的声浪,在空间起了无数波澜...... 那“低低的土墙”外边来了一位诗人,听见那三弦的声音,忽然起了一个念头;由这一个念头,就成了一首好诗;这首好诗传颂了许多人;人读了这首诗,各起种种念头;由这种种念头,更发生无数量的念头,更发生无数的动作,以至于无穷。 后有史家评,胡适之的眼界不仅宏视思想的延续轨迹,更从旁侧描绘了彼时文艺人群相。众创作者隐秘的志向让他给说破,活生生扔到繁杂的话语场,任人评说。 我想,若以艺术的角度粗浅而拙略的概括,先生的意思大概是——创作的终极目的是同世的影响与后世的延续。但这意思果然可以涵盖清末民初的艺术家全景吗?可惜,鄙人学识匮之又乏,不敢更无能回答此疑。只得以短识中的一例,在百惑之间蛰伏,不求雄辩上述问疑,仅借题发挥叙述历史中的一隅。此一例便是,学堂乐歌。 一九零三年,与鲁迅同期求学于东京弘文学院的留学生沈心工为日本歌谣《手戏》填上志气高昂的中文词,由此,第一首乐歌《男儿第一志气高》诞生了。现在,已一个世纪有余,它的名字似乎已被多数人遗忘,但许多当今音乐的“念头”仍可以追溯到它,因为它将西方音乐技法第一次引入寻常百姓家。回顾当初,李叔同也曾描述过这首歌在同时代家喻户晓的程度:“学唱歌者音阶半通,即高唱《男儿第一志气高》之歌;学风琴者手法未谙,即手挥‘5566553’之曲。”谁能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