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舞

暮雨夜
1. 他把刀插进那个女人的胸口,然后转身离去。 他没有处理现场。 甚至来不及回头看她狰狞的面孔。 他的鼻腔里充斥着一股铁锈的气味。但是他笔直地向前行走,故而没有看见血。 他只顾思索,自己作为犯罪者的这起案件的动机。 2. 他图什么?是钱财或性或爱恨情仇吗? 他图他为什么什么都不图。 他憎恶他的无动于衷。 为什么他没有办法和其他人构建那种连接?为什么哪怕是伪装他也做不到—在应该悲伤的时候悲伤应该开心的时候开心? “请不要把我归结成一个变态或者反社会…我并不真心期待他人的毁灭…” “我期待的是…” “在理念外的世界活着。” 他喃喃自语道。 3. 他曾经是一个很热忱的读者。他曾经以为那种共鸣有助于他摆脱孤独。但是他似乎只是陷入了一种更加抽离的状态中。也就是说,旁人的言语的贫瘠和理所当然往往使得他走神。他常常用那双眼白过多的瞳仁呆滞地看对面的那个人手舞足蹈,兴高采烈的模样。瞧,多么认真的演员!感谢你的投入—感谢你就此遗忘我这位观众的漫不经心! 他早已不记得—他从未记得过那些话中实际的内容。 4. 他的麻木使得他意外地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不管是什么人在他身边都感到了某种被理解的快感。他出于对孤独的附属品—尴尬—的恐惧—不想失去他的朋友们。就这样一个在他眼里的真理噎在了他的喉咙里: 理解的前提只是漠不关心。 5. 但是那个时候的他并不觉得自己是没有救的。这是因为,虽然他与身边的人切断了连接,但和书中的人儿心有灵犀。他满足于一个局外人的旁观者的身份,并且沾沾自喜的认为这种身份有助于他追寻世界真理。 直到他意识到解释的尽头是形容然而表达的尽头却只是表达。而共鸣则是一种误会。问题的缺失给了他一个正当的放弃感知和区分界限的理由。从此以后善恶也好美丑也好在他眼里都没有了区别。 他只顾思索,是否存在一个没有界限的世界。 6. 他的回忆结束的时候天突然亮了。他揉了揉眼睛然后起身下床。下楼后他习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