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正话,论古今

Zoe Qiu
前言 古语有云“以史为鉴”,可是古人没有说清楚什么是“鉴”,该怎么“鉴”。前人未细说,后人便篡夺,这是古今中外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因为话题热度不减,所以我也来说一说。 话说两千多年前,夏朝公子启曾经许诺天下,哪怕他为王,他也会把每一个子民当成自己的家人,细心护佑他们。风云变幻不过十年,他就立斩了士大夫数百人,理由是“以兹国体”。手段之狠绝,让刚刚经历过原始氏族社会的中国,瞬间寂静了。 在那个时代,“杀戮”是个新现象,因为前所未有,所以种下了实为“恐惧”的种子。一个人,就这样被历史推演成了冷血残暴的奴隶社会的标志。 可是,人性终究还是人性,它不会也不可能是冷酷而无情的。这场背离人性的大戏,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以及如何推陈出新的?才是值得我们后人深思的问题。古学是为今用,不然,古人每天认真生活的意义还不如电视剧的效果来得好。 第一章 轮回 记得中国基础教育大纲中,明确列出春秋战国的历史时间为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其实,我对此一直都抱有怀疑态度,不是因为其所列时间缺乏依据,而是中华的历史区域划分标准太笼统。 诚然,那是一个诸侯林立,文化各异的局面,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不按族氏的历史传承根系,来具体划分它们所占领土的属性。譬如,郑国,虽然不大,但是它属于两河流域,而非中国国土孕育而出。近代的一些考古线索已经在逐渐的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夏朝的建立,国都的迁徙,氏族的逃亡等等,这些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它们只是被封存于时代洪流的沉土之中而已。是非曲直,总会有被明论的一天。我是一名年轻的伦理现象学研究者,我的使命就是静眼看清天下事,随笔书写心中论,不求飞黄腾达,只愿,一生富足无遗愿。 煌煌中华古史,是由多少代的风流名士,衣不解带,食不知咽地贯注心血,书写而成。俗话说“春华秋实”,如果前人种树时告诉后人,这是一棵李子树,哪怕这棵树实质上长的是梨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