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播

王拉米
石水县人追星的历史可追溯到四十五年以前。 那时,我们石水的大明星是小波。 小波是广播站的播音员。石水县的广播站是五五年成立的,就设在县委大院,党的喉舌嘛!广播站一成立,就得有播音员,于是上上下下齐动员,物色男女播音员。人寻来几打,难得一个中意的,县里领导又追得紧,这就活活愁煞了大胡子王站长,急得到食堂打饭时竟忘了带饭盆儿。食堂的杨师傅递过一个粗瓷大碗,顺带着递过几句话:“别发愁,莫费心,我儿子小波就行!”王站长将信将疑。 第二天,杨师傅把小波领到广播站,王站长一见心里就凉了半截儿。还是个孩子嘛,充其量不过十五岁,人也生得过细,瘦瘪瘪的。但碍于杨师傅的情面,还是热情地让坐。杨师傅看出了那藏掖在大胡子里的失望和不满,就说:“他人小,中气可足。王站长,试试吧。”当然,来了,就得试试,权当逗小孩乐了一回。王站长开了机子,就让小波坐过去,对着话筒讲几句话。小波一点也不忸怩,坐上去清清嗓子,眨巴眨巴两下眼就冲着话筒说:“通知,通知,广播站的王站长,请速到饭堂开会。请速到饭堂开会。”王站长先是一惊,接着就摸着大胡子乐了。真正是人不可貌相,这孩子中气十足,字正腔圆,那软绵绵的石水土话到他口里却平添了几分刚劲,却又不失本色。而且,从他信口播出的内容来看,这孩子还很有几分精灵。王站长又拿出一张报纸,指着一块文章说:“你念念这个吧!先看几遍再念。”小波说:“不用看了。”拿过报纸就朗朗地念了起来。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念完了,竟无一处错漏和结巴,而且抑扬顿挫适度,声情并茂。王站长大喜过望,捉住小波的双肩说:“你这小子,你这小子!真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老杨呃老杨,你可真会生人呢!”杨师傅淡淡一笑:“我既向你荐他,必是有八成谱儿的。这孩子自小心劲儿足,但毛病也不少。你若用他,还得多敲打敲打。”王站长说:“那是,那是。你爷儿俩坐一会儿,我去请几个领导来听听,一锤子定音。”不多会儿就将县里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