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王朝
第一章:游云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这是陶渊明眼中有名的山水。而在建国以后不许成精的今天,有名的山水在我眼中便是拥有人烟的地点。而这人烟的重要来源便是如我一般少年。于是在深思熟虑下,我决定带着家中少年去为家乡的云山增添几丝人烟 。让名与灵更为殷盛,之后便有了这篇游记。
那天,我们赶在太阳露出大片光芒之时,就与周公告了别。直到走到门外,才知是阴云遮盖了骄阳。点点雨丝早已洒落,登山计划在父亲的各种糟糕假设中面临瓦解。但我作为无畏的少年,没有害怕,反而在脑海中幻想与自然的战争,那是一幅少年在泥石流中抱着树木的画像……
于是在我们的坚持下,云山之旅就以隔着雨幕观赏云山水库的漫步开场了 。在岸边,我们见到了一群在细雨中游水的游者,他们让我想起了坚持游泳的毛主席……
走着走着,那收走少年恐惧的神明开始了新一轮的帮助。他让雨停落,让骄阳出来祝福;让草木我们指路。在见证天时地利并拥有人和后,我们才开启了真正的游山玩水。
将步伐迈上那能登顶云山的首阶上,我感受到了来自自然与现代所带来的古朴与新颖。毕竟此刻的情景为脚下是石阶,顶上是钢筋与缠绕在它身上的"娇"花。只不过自然在经历一番曲折的游走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那才是我心中所向往的美景,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美。令我沉醉其中,一时竟无法自拔。
虽有美景可供欣赏,但由低到高所需踏上的石阶可不少,从腿酸在时间的推移下愈发清晰这一侧面描写就可展现。于是亭子于石凳应需而生,使得整个登山过程张弛有度,也我对让‘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了真实感受。
而现在我会将在旅途中所记下的几处景观一一道来,他们分别是:瀑布,茶馆;玻璃桥;寺庙以及顶端。
记忆里的瀑布,是李白口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是能产出云朵的造物空间。因此,在亲眼见到云山瀑布时,淡淡的失望还是笼上了心头。那是一条有数缕泉水拼接而成,在石壁上游走云龙的小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