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其力的新生活

凌亦
那是1952年的春天,午后,太阳暖洋洋的照进正厢房里,一个少妇坐在靠窗的饭桌边,正在做针线活。邻居阿娣来串门,带来一张印有市立幼儿园招聘广告的报纸,对少妇说 : “阿沈啊,我家老头说,这张报纸上有一个招幼儿园教师的启事,你高中毕业、有文化、还会洋文,你去考肯定能考上的!” 阿娣又坐下和阿沈唠了一会儿家常,放下报纸就回家了。阿沈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对着报纸招聘广告发了好一阵子呆...... 阿沈的父亲是从宁波老家来大城市“闯世界”的小本生意人,他头脑灵活、人勤快、擅长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很快就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把妻儿都从家乡接了上来。虽然他们不算大富大贵人家,但是多年苦心经营的小本买卖一直收入稳定,家境还算殷实。阿沈是家中长女,父母的掌上明珠。父亲是个开明人,让女儿们和儿子们一样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她很聪明,一路从小学念到基督教会女子高中毕业。在那个年代,女孩高中学历绝对算得上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女了!阿沈12岁时,母亲因病去世;15岁时,父亲续弦;18岁高中一毕业,父亲就选了一家门当户对的同乡亲家,早早让她嫁了。按照当时的惯例,她婚前和未婚夫是不能单独见面的。他们第一次见面类似于现在的相亲,两个人隔着七大姑、八大姨远远地坐着喝了一杯咖啡,从头到尾都没有搭上一句话;第二次见面就是订婚宴,现场人就更多了,七嘴八舌的把两个准新人的婚期给定了下来;之后再见面就是婚前繁琐的准备工作:合八字、过礼数、订礼服,还一起拍了当时非常时髦的西式婚纱照。婚前每一次碰面都是身边一堆人簇拥着,他们根本没有任何交流的机会。那个时代不时兴自由恋爱,几乎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俗称“盲婚哑嫁”,即便准新郎准新娘都是受过西式教育的高中毕业生,也丝毫不敢有任何怨言。婚礼当天非常风光,婆家八台大轿把她迎进门,两家联姻、大宴宾客,沈大小姐在婚宴上总共换了八套礼服,光各种颜色和花纹的旗袍就换了五套。18岁的她浑浑噩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