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录

_00:00_
关于我的遗嘱 当你(们)看到这篇文章时,可能我已经不在世了。(好通俗的开头 ) 可能我的在世时间为40+,这是我所预想过的年纪。如果比这还要年轻,那么请相信我,在我看似为数不多的岁数里,我也已经经历过很多了,并没什么好遗憾的。 我很高兴,在本命年之时,我最终彻底成为了一个以讨好自己为主的“自私”的人。在此之前,一直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很多时候为了不被人讨厌,会不由自主地讨好。这让我一直觉得,外在和内在是分裂的,这也是长期以来之所以痛苦的缘由。 2019年9月,因为自杀被朋友报警后,在医院被确诊为重度抑郁和重度焦虑。至今为止,间歇性服药,跑医院。我不知道,某天醒来后脑海中出现的“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的想法,是否只有我一个人有。 到我敲下这些文字的现在,这种念头以及一种无意义的空洞感,也都时常萦绕在脑海中。会莫名被一些情绪击中,那种感觉,就像是在操场上刚做完热身时,手臂却突如其来的刺痛。 我的生命,可能在22岁时就已经终结过一次了。后面的岁月,不过是一改往常的模样,重新活得肆无忌惮和顺遂内心一些罢了。 很讨厌别人在听到我内心真实想法后,想安慰又不知如何切入,只能以“你还年轻”结尾。 人的阅历不完全和年龄相关,不是吗。有些人一路顺风到了八九十岁,仍不知痛苦为何物。有些人,活到22岁,仿佛就已用尽了这一生的气力。 或许痛苦是缔造文学的源泉吧,有时候会这样安慰自己。所以会时刻记录,用记录去宣泄,通过记录自愈。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悲观且理想主义吧。 我现在很少希望别人能感同身受了,也几乎不对任何人抱以期许。这样的结果就是,对人际关系的要求降低了很多,也对自己诚实了许多。 不主动建立关系,也不刻意挽留。不经意地开始,遵从内心想法的结束,顺其自然。 0809--建立关系的目的 “谈恋爱的目的是什么?时隔近三年后再次进入亲密关系的驱动原因是什么?” “因为遇到了特定的人,想要更加去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