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簪

乐呗
一、花见 绾珍理了理鬓,又抻了抻衣襟,这才把院门推开一线,闪了出来。 从三月份起到如今,外头乱了大半年了,绾珍闷在家里一直没有出门,好不容易盼到如今改朝换代,天下大定,绾珍这才第一次走出家门。 要照绾珍爹娘的意思,还不许她出门的,怕一个姑娘家抛头露面的会遇到什么事儿。可是家里做女红的绣线都没了,老妈子老眼昏花的,每次让她去买总买不对颜色。一想到这个碴儿,绾珍就不由得埋怨父母,若有个小丫鬟陪着,且不说每日谈谈讲讲不会那么气闷,就说出门时两个人照应着总是好的。更何况姑娘家出门,身边没个使唤人,总觉得寒碜,连头都抬不起来的。 要说绾珍家也算是中等人家,买个小丫鬟使唤总不至于买不起,但绾珍爹娘总觉得养个丫鬟干不了什么粗苯活计,吃喝拉撒又都要管着,使不了几年就要嫁人了,并不合算,倒不如像现在这样,雇两个老妈子,白天干活晚上回自家,省却了很多麻烦。 可绾珍却不是这么想的,有个丫鬟,在一众姐妹中间说话都硬气,人家也会高看你一眼。爹爹总是自诩中等人家,一什么就说要攒钱给自己准备六十四抬嫁妆,可那东西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便宜了夫家。有个丫鬟,实实在在能帮自己做些琐细事情才是真格的。 绾珍一边想着,一边走着,不知不觉已经转出了巷子,眼前高高矗立的,便是紫禁城巍峨的城墙了。 绾珍的家就住在紫禁城西侧南长街织女桥畔,这里可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住在这里的人家大多都是为宫里办事的,绾珍家在大明朝祖祖辈辈为宫里供应鲜花,在崇文门外有一大片花圃。每天天不亮,爹娘就督着伙计,将一担担鲜切花送到宫里,供娘娘们插戴赏玩。如今换了天下,清朝定鼎了,可这紫禁城里的一切还是照旧,一点变化都没有。 再往前走,就是宝钞司泡稻草的池子了,那是用来给大内造厕纸的。可如今池子里空空如也,绾珍不由得暗暗纳罕,莫非这旗人的皇帝嫔妃,不用厕纸而用厕筹吗?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长安街口了,绾珍突然间有了几分忐忑,说不清是在怕什么。三…
作品载入中,请稍候 ...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手机/Pad随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