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淡了的年味,不会消失

寒山硕
年味儿淡了,但不会消失。 都说年味儿变淡了,开始我是不信的。年味儿总归是饭桌上的一道道菜,有清蒸的鱼肉,有黄焖的鸡肉,有扒成肉条的羊肉,有捏成丸子猪肉,今年新制的牛肉。难得的是今年新制的牛肉,姥爷说用了新法子。更难得的是,凉拌的几个素菜,显得爽口可贵。还有哥哥今年买来的螃蟹,难得中的难得。 过年从腊八开始算起。腊月八号一大早,姥爷就要要做一锅腊八粥,说是粥,稠的像一锅米饭。锅也是电饭锅,用了许多年。许多年以前,姥姥姥爷有孩子四个,两个成了家,最大的那个刚有了孩子。家中人口众多,买了一个不小的电饭锅。用场派到了现在,平时焖饭熬粥用不着。端午煮一锅粽子,腊八熬一锅粥,就是它的用场。 姥爷是山西人,腊八粥是山西的做法。黑豆、红豆、红芸豆、大米、江米、红枣、花生、葡萄干。豆子和江米前一天晚上泡好,腊八一早,姥爷起的比平时还早,约莫5点钟,开始熬粥。等一锅粥软而不烂的时候,一锅饭,呸,一锅粥便熬好了。经姥爷手的腊八粥有四种口感,一是豆子的沙绵,其实主要是红芸豆的功劳,红豆黑豆是负责给一整锅染色;二是米的粘,这功劳还是该算在江米的头上,大米充数,也是为调和口感;三是甜,葡萄干酸甜,红枣香甜,一半一半;四是花生的脆,一整锅的脆都是花生的鞠躬尽瘁。我平时不爱吃花生,唯独腊八粥里的花生,十分喜欢。 毕业了以后,腊八粥年年没我参与份儿。好歹姥爷给我留了一大碗,二十七回家那天,还能尝到腊八粥的余味儿。 去年的腊八粥是咸的,奇怪的很。让我想起多年前盛粥时候,打翻一盒调料,全撒在锅里了。隐隐有一丝苦,后来我还问起他们。他们始终是记不起来。 今年腊八粥我买的是成罐的八宝粥,不算对付。要是对付,我何必买一箱?成罐的好吃,吃的时候给姥姥姥爷打了个电话。他们在吃粥,我也在吃粥。滋味半分没少。 过了腊八没两礼拜就是小年儿了。北方的小年过的是二十三,听说这是暨南北汤圆,南北豆腐脑后的又一次南北交锋,南方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