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年夜饭可保家宅平安
昆塔
说来好笑, 活了几十岁,我们家没有吃过年夜饭。 早年坊间流行一种助饮游戏,说出一桩你没做过的事情,若在座有人士经历,便须浮一大白。我的杀手锏便是:没有吃过年夜饭。只要说出这句话,即可在满座的疑问震惊中大杀四方,横行酒局,屡试不爽。朋友们问起缘由,我只高深地推给风俗。
风俗确是老老实实的答案。不吃年夜饭,并非我们一家特立独行装外宾,也没有家人因为工作需要在新春佳节坚守岗位用领导的祝福发电。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风俗各异,我们家恰恰来自一个没有年夜饭的地方。是的,在21世纪,中国北方某省,汉族聚居区,确实尚有不食年夜饭的荒蛮之地。
年夜饭,顾名思义,是除夕之夜过年的晚餐。在我的幻想中,血亲团圆合家欢,饺子馄饨元宵长面鸡鸭鱼肉各种硬菜尽情招呼,春节联欢晚会做背景音,佐以鞭炮隆隆,烹羊宰牛且为乐,长夜尽欢至天明。想象起来全然一派不负责的浪漫色彩,从未经历过的年夜饭在我心中,已经上升到天伦之乐,暖老温贫,像根每年都能燃烧一整天的火柴,暖烘烘引人神往。
在我幼时,并没意识到自家传统与主流有很大差别,只是懵懵懂懂并不向往过年。而今回望,掺杂了个人情绪与回忆,评价家族的新年活动未免稍不客观。我热爱节庆,唯独对老家连年夜饭都无的春节持保留态度。家族取消掉除夕夜里丰盛年夜饭,替以“年午饭”——家族午餐聚会,稍有不同是不吃饺子。并非因为时段改变,这餐饭的繁复程度便会予以消减,相信我,白日聚众暴饮暴食,混乱程度更甚于年夜饭。夜色下尚可掩盖隐藏的塑料亲情,在正午阳光下无处遁形,直接挑战人的神经。
请客吃饭,首先要确定宾主。北方农村,对于“一家人”的定义就像一块父系繁衍的湿活海绵,稍稍用力就能挤出无穷无尽的亲戚。宗族、院系、五服,每一串上都开枝散叶惶惶行走人世,以姓氏为纽带串并起一个所谓的“家”,并主要落实在春节与祭祖上。夸张的是,一年见上一次面的亲戚们欢聚一堂,彼此寒暄,称赞对方的小孩“都长这么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