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彷徨

何宇轩
图片 本文刊载于《三联.爱乐》2017年第2期 ~~~~~~~~~~~~~~~~~~~ 偶发事件 1927年,布莱希特在电台节目中参演了自己的广播剧《人就是人》。被魏尔巧合听到,即刻引起了他前所未有的狂喜情绪:“我终于找到了一位真正的诗人!” 在这次“偶然事件”发生的前一年,魏尔刚刚在歌剧领域取得了两次颇具规模的成功。一次是与剧作家乔治Ÿ凯泽(Georg Kaiser,1878-1945)合作的《主角》,一次是和诗人伊凡Ÿ格尔(Yvan Goll,1891-1950)合作的《皇家饭店》。对于当时年仅26岁的魏尔来说,在这两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倾向和个人风格已然非常明晰——具有世俗市井风格的高度形式化音乐。这一点从他文本作者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得出:凯泽提倡完全抛弃理论概念的形式艺术;格尔则代表着戏谑讽刺的新务实派文学。尽管两次首演的效应都不小,文艺圈还是惊人的指向某种一致性的评论——音乐高于剧本。意思是,两部歌剧剧本的艺术功力不及魏尔的音乐创作。可想而知,这次“广播寻知音”的经历看似随机的偶然事件,实质绝对是魏尔苦苦寻觅的意志结果。 魏尔对布莱希特的文字“一见钟情”。在那次听到《人就是人》之后的两个月,他几乎迅速地通读了布莱希特的全部诗作。5月,魏尔给出版社致信说,他想为布莱希特的诗《马哈哥尼之歌》谱写一部小型歌剧。其实是欲以此为契机结识作家本人。 二人的最终见面定在月底,当时魏尔已经完成了整个音乐部分的创作(依然是如此的速度,仅仅用了两周!)。布莱希特第一次听到魏尔的演奏就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因为他自己刚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创作方向,俗世平民的动荡格局将是今后写作的主体。魏尔的音乐特征与布莱希特新鲜的艺术理念不谋而合。不过魏尔并没有政治倾向,也不想让自己的音乐和政治过分瓜葛,这是他与布莱希特创作志向的最大异处。 7月份,魏尔和布莱希特来到巴登巴登组织作品首演。布莱希特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