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为谁而鸣?
何宇轩
图片
本文刊载于《音乐爱好者》 2017年11月刊
~~~~~~~~~~~~~~~~~~~~ 1
去年11月,一则音乐会报道赫然充斥各大古典音乐社交媒体版面——俄罗斯小提琴家维多利亚.穆洛娃在上海演奏会后于推文上剑指中国听众“没素质”:
一半上海听众在我演奏巴赫的时候从未中止地拍画质低劣的照片和视频,而宁愿错失聆听音乐的重要性。我就想知道,这些拍视频的人之后会拿这些视频做什么呢?难道他们就喜欢那种糟糕的声音和模糊的图像吗?
消息一出,中国爱乐者和当时的在场听众纷纷表示“抗议”,他们反驳:确有一些人在演出过程中使用手机拍摄,但人数连三分之一都不到,更别提“一半”了。且完全没看见有人“从未中止”地拍摄,都是偷偷地拍两下,然后收起手机(这种事儿虽在国中居多,但在国际音乐厅里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这样刻意夸大事实“骂人”的做法,实在不是一个被人扣扣称道的艺术大师该有的风范。
于是乎,一场关于是听众还是演奏家素质低下的争论占据朋友圈、微博热点头条,甚至一些非音乐爱好者也纷纷刷屏转帖。
今年5月份,我刚忙完大学毕业杂事,坐四小时短途飞机去蒙特利尔闲散一番。傍晚,听了一场早先订票了的长野健与布雷哈驰在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的音乐会。上半场“老肖第十五”乐章间隔,闻一坐席老人手机铃声大响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铃音属实太大,全场观众皆惊。只见本来准备欲开始指挥的长野健骤然转身,嘴角上扬,用法语面向老太道:“这可能是加演曲目,现在放还有点早。”
对比之下,这样的玩笑既可爱又不是礼节,与慕洛娃事后诸葛又带有恨意的作法天壤之别。结果是,听众哄然大笑,随即慢慢安静,默待第二乐章“到来”。
为何两位音乐家对待听众“不符合规定”的行为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难道他们的音乐追求如此不同吗?
这么一问,关于“素质”的问题在我脑袋里更加作怪了:“素质”到底何物?演奏家仅仅是音乐的“代理者”吗?听众是音乐“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