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竦之死与北宋崇道风气

张建民
这几天乱翻书,看到一段描写北宋初年夏竦的文字,挺有意思,抄录在下面: 夏文莊性豪侈,稟賦異於人:才睡,即身冷而僵,一如逝者;既覺,須令人溫之,良久方能動。人有見其陸行,兩車相連,載一物巍然,問之,乃綿賬也,以數千兩綿為之。常服仙茅、鐘乳、硫黃,莫知紀極。晨朝每食鍾乳粥。有小吏竊食之,遂發疽,幾不可救。 这一段出自《梦溪笔谈》的文字,说的是夏竦(谥文庄)生活豪奢,而且有点跟人不一样。哪儿不一样呢?就是在睡觉的时候,身体变得冷冰冰的,僵硬得跟死人似的。等到睡醒后,要靠人去按摩身体才能活动。脑补一下这个画面,确实挺吓人的,也许夏家人见怪不怪了,不然搁现在,还真以为一觉睡死了呢。除了这个怪异的毛病,夏竦生活的豪奢,主要表现服食丹药上面。他经常要吃一碗钟乳硫磺粥,就好像现在的早上起来一杯牛奶一样。 夏竦的这个饮食风格,颇不陌生,其实这就是古代的服食寒食散。在两晋时期是一种富贵人家的风尚,一般人是没资格施行的。因为首先这种所谓药物的材料就不易得,其次服用后为了不至于太过痛苦,要做出种种奇异的行为,比如脱光衣服仰卧,穿轻薄的纱衣等等。这些看上去都不是名教中人的行为,一般人也是不敢做的。但服用寒食散在唐代后就不再流行了,而宋朝的夏竦依然在延续这个有害的习惯,大有蹊跷。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宋朝人夏竦为什么还痴迷于服食寒食散呢? 从寒食散的起源看,它是一种道家的产物。在道家典籍《抱朴子·内篇·仙药卷》中,有关于五石散的记载: 抱朴子曰:神农四经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毛羽,行厨立至。又曰,五芝及饵丹砂、玉札、曾青、雄黄、雌黄、云母、太乙禹馀粮,各可单服之,皆令人飞行长生。……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次则五玉,次则云母,次则明珠,次则雄黄,次则太乙禹馀粮,次则石中黄子,次则石桂,次则石英,次则石脑,次则石硫黄…… 在道家方士的眼里,硫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