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便利店

麦畋
红色,黑色,白色,在半空交换着闪烁。以及暧昧的深紫色,没有绿色。 那是夜晚的灯光,银红海公寓住了一大群没有落脚的“鸟儿”,其中有一些漂洋过海的黑人,来南方城市淘金的北方人,还有身无分文的短租客。公寓楼下像是长出了一道漫长的公路,空气浑浊,车辆长年累月拥挤来往,远远看去,似一条有序的生产输送流水线,流淌着乏味的生活气息。 那些黑人,赵久倒是不认识的。他仅知道这些人很喜欢驻足斑马线,横穿公路。故而,红绿灯成为一种多余的摆设。 每天8点,总能看见三五成群的黑人从公寓的安全通道走下来,但也不乏礼貌者向他打招呼“嘿、嗨”之类的,赵久不大喜欢与他们交朋友,以冷淡的方式回应,点下头便像逃离牛头马面一样地走出了所居住的公寓。 从深圳布吉搬到南城,仅消一天时间之久。 赵久犹记得刚搬来这里,公寓违建的告示让一切外来者兴高采烈,年底必须拆迁,因此短租是最划算的办法。对于他来说,这是潦倒人生中难以遇见的好事。 每天落班,他搬来一张木凳子坐在阳台,观摩对面楼房的灯光。五颜六色的,像夜空中的星辰,一盏接着一盏,陆续亮了起来。不免会在心里默数,可是当数到一百零一盏的时候,花春子还是没有在等待之中回来。 “或许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他心想,于是,不再数灯。赵久将眼光转向那只养在墙角处的灰鸽子——“咕咕”,晚饭刚喂了一些米粒,及玉米,正埋着头养神。鸽子是一种活跃灵性的动物,听闻可以用作信使,古时通信靠的便是“信鸽”,相当于email,但“咕咕”不行。 平常,它在笼子里上下跳跃,姿势欢快。那笼子本是个狗笼,上个月丢弃在楼下,赵久拣了回来当鸟笼养鸽子。“咕咕”时而啄食玉米粒,时而啄起菜叶往外丢,发出“咕咕噜”之音,听似在召唤着死去的同伴。但始终没能得逞。 从大小不一的米行,豆油批发店及菜市场横穿而过,很快来到那家与众不同的“超市”,其实是一间便利店,开在地下的。 赵久在这儿工作,作为一名收银员。即是所有顾客来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