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身事内
    “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直面真问题、深究真逻辑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课” ☆ 连接抽象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行的动员与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在确保增长的过程中,如何获得更多资源和时间去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 结合学界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经历 扼要论述+延伸阅读指引,满足弹性认知需求 生动解说光伏、面板等行业案例,清晰复盘宽窄巷子、华夏幸福等建设经验 ☆ 微观机制+宏观现象,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 理解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决策与行动逻辑 解读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 ☆ 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从枯燥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到机会。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 兰小欢,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副教授,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战略与研究总监。主要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经济,在多个国际一流期刊发表文章,著有经济学科普读物《一转念:用经济学思考》,编译《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
  • 新质生产力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升级新阶段,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新”与“质”,把握其理论内涵与实践外延?新质生产力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有哪些关联?政策及金融服务又该如何支撑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本书收录了林毅夫、黄奇帆、郑永年、刘世锦、黄益平、姚洋等国内一线学者、专家对中国经济的观察与思考,结合外部形势及内部特征,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与内涵,从战略支撑、产业支撑、金融支撑、基础支撑、目标引领等角度,对新质生产力这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进行解读,对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对数字经济、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等热点领域进行研判,并为如何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在稳增长的同时促进经济转型提出参考路径。 适读人群:政府机构、公务员、创业者、管理者、企业家、学者等 深度解读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帮助读者了解何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为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如何围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产业新业态 汇集林毅夫、黄奇帆、郑永年、刘世锦、黄益平、姚洋等诸多国内一线学者、专家对中国经济的观察与思考,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与内涵,从战略支撑、产业支撑、金融支撑、基础支撑、目标引领等角度进行全方位阐述,帮助读者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探寻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率先发现新兴产业的机遇与未来,理解中国经济的韧劲与优势:掌握新质生产力的“新”与“质”两个关键,结合对新能源汽车、商业航天及芯片制造等新产业的分析,发现符合中国发展需求的更多机遇 林毅夫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张宇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卢 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姚 洋 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执行院长 赵 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 徐晋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周 文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黄奇帆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 李兆前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 刘世锦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 黄 卓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刘元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陈小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原所长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王景颇 苏州异格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庞义成 第一电动创始人、智电集团董事长 刘 颖 北京天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刘国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刘晓春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张晓冬 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周安吉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本研在读 雷晓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郑永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主编: 王贤青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传播中心主任
  • 埃隆·马斯克传
    著名传记作家艾萨克森以近距离的观察视角,揭开了如今全球引人注目、富有争议性的创新企业家的神秘面纱:他善于突破常规,引领全球进入电动汽车时代、私人太空探索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还将推特收入囊中。 埃隆·马斯克小时候在南非生活,那时他经常遭受校园欺凌,但同父亲给他造成的情感创伤相比,这些伤痛都微不足道。他的童年浸透了人性,这将他塑造为一个坚强而又脆弱的男孩,他对风险的容忍度极高,渴望营造出富有戏剧性的生活,让人类文明成为星际文明是他的宏大目标。 2008年,SpaceX的火箭在前三次发射过程中接连爆炸,特斯拉也即将破产,这是他生命中地狱般的至暗时期。在飓风来临时,他是最兴奋的人之一。动荡的环境和剧烈的冲突对他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有时他甚至渴望这些东西,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他努力维持却未能持久的恋爱关系中。每当面临艰巨的挑战,紧张感常常让他夜不能寐,甚至呕吐不止,但这些都是他赖以为生的养分。 2022年年初,也就是在SpaceX成功发射了31颗卫星、特斯拉卖出了近100万辆汽车、埃隆成为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一年后,对于自己一再挑起戏剧性冲突的背后动机,他略带感伤地谈起了他的反思。 他说:“我需要改变我的思维模式,不能一直处于危机战备状态,我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大概14年,或者说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这更像是一个自怨自艾的评价,而不是在表达新年新气象的决心。他一边做出了这些反思和保证,一边还在秘密买入推特的股票。 两年来,艾萨克森形影不离地跟访马斯克,参加他大大小小的会议,与他一起走访工厂,深度采访了他本人,以及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前妻和对手。艾萨克森揭开了马斯克内幕故事的面纱,其中有荡气回肠的胜利,也有跌宕起伏的乱局,令人拍案称奇。这些故事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个在马斯克心底驱使着他的恶魔,是不是也是推动创新与进步所必需的呢?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著名传记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杜兰大学历史系教授,历任美国阿斯彭研究所首席执行官,曾任美国《时代》杂志总编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董事长。畅销书《史蒂夫·乔布斯传》《列奥那多·达·芬奇传》《解码者》《富兰克林传》《爱因斯坦传》《创新者》作者。2023年被授予美国国家人文奖章。
  • 小米创业思考
    雷军首部作品,完整解析创办和经营小米的商业思考。 雷军系统梳理30年创业心法和经营哲学,深度复盘“小米模式”,认为取得持续成功的核心在于只干了一件事:坚持“互联网制造”路线,推动效率革命,实现用户利益和经济效率的最大化。 雷军在书中首度全面公开包括三大铁律、七字诀、高效率模型、爆品模式、生态链要素等,涉及管理、投资、工作等多维度经验,为创业者和管理者提供借鉴和指导,也可以为普通人提供持续精进的头部思维。 雷军,工程师、企业家、小米集团创始人。1969年出生于湖北仙桃,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武汉大学荣誉教授。1992年参与创办金山软件,1998年出任金山软件首席执行官。2010年4月创办小米,创立9年即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他提出“顺势而为”的商业思考,并总结了广为人知的“小米方法论”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现任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金山集团董事长。 徐洁云,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
  • 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资本论》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马克思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很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体系。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现代社会全部体系赖以运转的轴心。《资本论》对这种关系头一次作出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了很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一览无余。 马克思,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革命家。社会学三巨头之一,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后一个人。他的观点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运动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和作用。马克思的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方针。 译者简介:何小禾,专职翻译,曾参与《鸟的天空》《草原帝国》《物种起源》等译著的编译工作。
  • 纳瓦尔宝典
    致富不仅仅靠运气,幸福也不是从天而降的。积累财富和幸福生活都是我们可以且需要学习的技能。 那么指导我们学习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本书提供了原则和方法。这本书收集整理了硅谷知名天使投资人纳瓦尔的智慧箴言录,尤其是关于财富积累和幸福人生的原则与方法。 在过去十年里,纳瓦尔通过推特、博客和播客等方式分享了他的人生智慧,分享如何不靠运气取得成功、如何利用专长和杠杆获得财富以及他的幸福哲学等内容,他的分享在网络上掀起了讨论热潮,受到大量网友的热爱和追捧。纳瓦尔不仅告诉了我们怎样致富,还告诉了我们怎样看待人生,怎样获得幸福。他对财富、人生的思考将帮助你走上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过上更富有、更幸福的生活。 埃里克·乔根森,是产品策略师和作家。2011年,他加入了Zaarly的创始团队。他的商业博客Evergreen,粉丝超过百万。他作为陌生人收集和整理了纳瓦尔发表于Twitter等自媒体平台的文章、语录,汇编成这本书,在征求了纳瓦尔的首肯后正式出版。
  • 周期
    每个投资人都想弄清楚自己现在所处的周期位置。也就是说,人们渴望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追加投资,继续留在市场,还是应该果断卖出,离开市场。大家都知道市场周期起伏波动,然而,大部分投资人往往只想到市场周期的首层浅思维。这本书会带你进入市场周期的二层浅思维,教你看懂过去的周期规律,看清现在的周期位置,看透未来的周期趋势,获得少数赢家穿越金融危机、长期战胜市场的投资布局真经。霍华德·马克斯是一位价值投资者。他将周期细分为经济周期、政府干预经济周期、企业盈利周期、投资人心理和情绪钟摆、风险态度周期、信贷周期、不良债权周期、房地产周期、市场周期,并对每种周期做了详细的阐述。其中,作者总结了自己50多年的投资经验,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人的决策对经济周期、企业周期、市场周期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人做的决策,并不是科学的。他认为,人容易走极端的倾向,永远不会终止,因此,这些极端最终需要修正,而不是周期的发生会有改变。投资人需要警惕“这次不一样”的想法。这就意味着,投资人能够理解周期,就能够找到获得高回报率的良机。 霍华德·马克斯(HowardMarks),橡树资本联席董事长及公司核心创始人之一。畅销书《投资最重要的事》作者。他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经济学学士学位,后获得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也是特许金融分析师(CFA)。 作为世界优秀的价值投资者,马克斯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写投资备忘录寄予投资人。他的备忘录深受华尔街,包括他的好朋友、投资大师巴菲特先生推崇。巴菲特先生为他的第一本书《投资最重要的事》题词:“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
  • 原则
    ※ 华尔街投资大神、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人生经验之作 作者瑞·达利欧出身美国普通中产家庭,26岁时被炒鱿鱼后在自己的两居室内创办了桥水,现在桥水管理资金超过1 500亿美元,截至2015年年底,盈利超过450亿美元。达利欧曾成功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现在将其白手起 家以来40多年的生活和工作原则公开。 ※ 多角度、立体阐述生活、工作、管理原则 包含21条高原则、139条中原则和365条分原则,涵盖为人处事、公司管理两大方面。此前从未有过的逐一详细解答,配合达利欧多年来的各种实例和感悟。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上手实践。用以指导桥水日常管理,是桥水的员工手册,帮助桥水屹立40余年不倒,经受住了现实考验。 ※ 半个金融圈、投资界、管理层都在期待简体中文版 2010年起,简略版的原则被放在桥水官网上,至今共计被下载了超过300万次,无数企业、管理者、职场人士争相阅读。 ※ 适合多层次、多领域的读者 从为人处世、理解现实到日常工作、企业管理,覆盖管理者、普通白领、一般大众。所提炼的原则,也包括投资方面的感悟、公司治理、人类进化等,合适多层次、多领域的读者阅读。 瑞·达利欧(Ray Dalio) 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他出生于纽约长岛一个非常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26岁时在自己的两居室公寓内创办了桥水。经过42年的发展,桥水位列美国最重要的私营公司榜单第五位(《财富》杂志)。他入选《时代周刊》世界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并跻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由于他独到的投资准则改变了基金业,美国CIO经理人杂志称其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
  • 从偶然到必然
    《从偶然到必然》是一本讲述华为研发投资与管理理念、流程、方法与实践的书,华为今天能发展和逐步领先进入世界100强,得力于华为长期遵从并不断完善这套研发投资管理体系。正是有了这套体系,使得华为能持续制度化地提供质量好、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且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华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夏忠毅,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PMP。1998年加入华为,先后从事研发、多领域变革、企业架构等工作,领导多个IPD项目获金牌团队。华为IPD核心组核心成员,首批6级流程专家、企业架构专家,研发领域蓝血十杰,华为大学金牌讲师,《以客户为中心》的主要编委和责任编辑。
  • 思考,快与慢
    人类究竟有多理性? 在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为了使读者真切体会到系统1和系统2这两个主角的特点,卡尼曼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指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如何在商场、职场和个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选择,以及如何运用不同技巧来避免那些常常使我们陷入麻烦的思维失误。 《纽约时报》2011年度十大好书,连续20多周蝉联亚马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20名,上市至今超过7个月,横扫全球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稳居亚马逊总榜前50名。 《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卫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商业周刊》、《华盛顿邮报》、等国外权威媒体,《三联生活周刊》、《商学院》、《东方早报》等国内知名媒体争相报道,国内外读者好评如潮。 一本彻底改变你对思考的看法的书。 丹尼尔·卡尼曼,思想家、心理学家,1934年出生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1954年毕业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获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2002年,因其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在决策制定上的研究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主要贡献是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发现。他展示了人为决策是如何异于标准经济理论预测的结果。他的发现激励了新一代经济学研究人员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洞察力来研究经济学,使经济学的理论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