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苏联科普作家米·伊林的代表作,书名取自英国小说家和诗人、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诗句:“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出版于1929年,并在短时间内迅速被译介到中国,且出版单位众多,对我国的科普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老一代的科普作家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许多科普作家,都从米·伊林的作品中受益。 米·伊林( l896—1953),原名伊利亚·马尔沙克,苏联科普作家、儿童文学家。米·伊林的作品作为科普作品的典范,对我国科普创作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老一辈的科普作家和50年代成长起来的许多科普作家,都从伊林的作品中受到教益。
  • 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作者迈克尔·J.戴蒙德对父子关系进行了长达30余年的研究。他坚定地认为,父亲身份对儿子和父亲彼此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父亲会深刻地影响儿子,儿子也会影响父亲。父子关系的发展会跨越某些特定的发展里程碑。他提出了“足够好的父亲”这一概念——一个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全身心投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促进孩子成长的人。他写作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帮助男性好好抚育自己的儿子。 在本书中,他分析了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父子关系,描绘了父亲的成长阶段(从妻子怀孕开始);追溯了父子关系,从儿子幼年时期的“监护人”阶段,到父亲允许儿子独立和成熟,引导儿子进入成年。而随着父亲的年老,父子相互再次走得更近,死亡成为必须接受的现实。本书将为读者理解父子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迈克尔·J.戴蒙德(Michael J.Diamond),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他在洛杉矶精神分析研究所完成了精神分析训练,曾被研究所评为年度杰出精神分析师,目前是该研究所的培训师和督导师。他曾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学副教授,并在洛杉矶赖特学院担任教学和督导工作。他在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性别和男子气概、养育和父亲、创伤、分离和催眠等领域发表了许多期刊文章和书籍章节。 孙平,美国加州研究型精神分析师。
  • 小王子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小王子。 翻开本书,您将看到遥远星球上的小王子,与美丽而骄傲的玫瑰吵架负气出走,在各星球的漫游中,小王子遇到了傲慢的国王、酒鬼、惟利是图的商人,死守教条的地理学家,最后来到地球上,试图找到治愈孤独和痛苦的良方。 这时,他遇到一只奇怪的狐狸,于是奇妙而令人惊叹的事情发生了…… 《小王子》犹如透亮的镜子,照出了荒唐的成人世界。她在提醒我们,只有爱,才是最高的哲学,才是我们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原著者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1900-1944) 法国文学史上最神奇的作家(他同时是个飞行员,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伏尔泰、卢梭、雨果同入先贤祠。其经典代表作《小王子》问世后获得一致好评,全球销量超过2亿册,被誉 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读物”。 1975年,在土木小行星带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以圣埃克苏佩里命名;1993年,另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B-612星球,这正是小王子所居住的星球;1994年,法国政府将他和小王子的形象印到了为五十法郎新钞票上;2006年,法国为《小王子》过了60大寿,向全世界宣布:《小王子》满60岁了! 译者 李继宏 生于1980年,祖籍广东,现居上海,翻译家。出版有百万级畅销译著《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与神对话》等,译著涵盖小说、散文、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宗教等领域。
  • 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伊林经典科普小丛书”(共四册)之一种,讲述了关于日用品的科学知识。 图书采用屋内旅行的方式组织内容,形式新颖独特,结构清晰完整。作品共设有水龙头、炉子、餐桌和炉灶、厨房锅架、碗柜、衣柜六个章节,作者围绕每个“旅行站点”,针对该站点中常见的普通事物提出了许多意想不到又饶有兴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用水来洗涤?为什么火柴会着火?为什么陈面包会发硬?为什么衣服能使人暖和?…… 作者运用散文的笔调、简练质朴的文字、一问一答的形式,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讲解和传授了生活常识,并引导读者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 作者伊林(1895—1953),苏联著名科普作家,著有《十万个为什么》等作品。他善于运用文艺的形式、散文的笔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具体的描写,引人入胜地讲解科学知识。他的科普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可,对现代儿童科普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译者董纯才(1905—1990),湖北大冶人,教育家、我国杰出的第一代科普作家之一。他是最早翻译伊林科普名著的中国人,他的译文兼具信达雅,深受读者喜爱。同时,他也创作了很多优秀科普作品,代表作有《凤蝶外传》《马兰纸》等。
  • 心理抚养
    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当成爱的全部,却因为疏于了解、关注婴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心理困境,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 对此,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作者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与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这种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我们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最佳和最关键时期。 李玫瑾,知名犯罪心理学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代表作有《谁在犯罪》。她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发现,人的心理问题与早年的养育息息相关,由此提出了人的养育要关注早年心理抚养,尤其要关注与人性相关的情感、与命运相关的性格等观点。她的相关讲座被广泛传播,以其内容为主的著作《幽微的人性》也因此广受好评。
  • 小间谍哈瑞特
    哈瑞特是一个拥有强烈好奇心,而且非常聪明的女孩。她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因此她制订了一条间谍侦察路线,每天都出去窥探一番,把观察到的大人和同学的一言一行都记在笔记本里,并加上自己的率真评论。可是有一天,哈瑞特不小心把笔记本弄丢了,同学们无意间捡到了笔记本,看到了对他们真实却很伤人的描述。哈瑞特该如何面对同学?她能修复和同学之间的友谊吗?还有,她成为一名作家的梦想能否继续下去呢? 路易斯·菲兹修,1928年10月5日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幼年时,家庭的瓦解和父亲的冷漠让她变得敏感,也为她日后成为小说家、插画家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和动力。1964年,路易斯创作的《小间谍哈瑞特》出版了。这部小说一问世就广受好评,奠定了路易斯在美国儿童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小间谍哈瑞特》被翻译成了数十种语言,并两次被改编成电影:《超级大间谍》(1996年)、《小小间谍:博客战争》(2010年)。
  • 快乐王子
    本书收入王尔德两部著名的童话集:《快乐王子集》和《石榴之家》,是唯美主义童话的代表作。作家除遵循一般童话中应有的惩恶扬善、锄强扶弱、劫富济贫以及褒美贬丑等主题外,还以他的唯美主义观点,探讨“幸福”、“心之美”、“灵魂、肉体与心灵”等重大命题,而且在童话写作形式和内容表达两方面都取得突破,取得实绩,创作出“世上最美的童话”。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英国最著名的唯美主义作家。 本书收入王尔德两部著名的童话集:《快乐王子集》和《石榴之家》,是唯美主义童话的代表作。作家除遵循一般童话中应有的惩恶扬善、锄强扶弱、劫富济贫以及褒美贬丑等主题外,还以他的唯美主义观点,探讨“幸福”、“心之美”、“灵魂、肉体与心灵”等重大命题,而且在童话写作形式和内容表达两方面都有所突破,取得实绩,创作出“世上最美的童话”。
  • 养了猫,我就后悔了
    本书共3章,以风趣幽默、可爱十足的漫画形式,叙述了猫主人李小孩儿和她的小猫咪之间的故事,还原养猫人的爆笑生活,同时将与小猫咪有关的知识融入其中。漫画单独成篇,每一篇都可以快速读完。打开本书,你可以一边“哈哈哈哈”,一边了解小猫咪,并且感动于猫主人与小猫咪之间的感情。本书适合猫咪爱好者、猫主人、喜爱“云吸猫”的人士阅读。 有毛UMao,由一群爱动物的媒体人组成的内容自媒体,尤其关注猫咪,创办的初衷是希望人们能通过“有毛”的内容感受到像毛茸茸的小动物一样的温暖。后来慢慢发展成以奶牛猫“毛毛”为主角的漫画宠物科普自媒体。
  • 绿野仙踪
    一个名叫多萝西的小姑娘与叔叔和婶婶住在美国堪萨斯大草原上。有一天,她和她住的房子被可怕的龙卷风吹到了一个居住着梦赤金人的奇怪地方。多萝西想回家,一个好心的女巫告诉她,只有一个叫OZ的巫师才能够帮助她找到回家的路。多萝西踏上了寻找OZ的冒险之旅。一路上,她先后遇到稻草人、白铁樵夫和胆小的狮子。稻草人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真正的头脑,白铁樵夫希望自己能拥有一颗真正的心,而胆小的狮子则希望自己能拥有战胜敌人的勇气。而这一切愿望只有伟大的OZ才能帮助他们实现。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惊险之后,他们来到绿宝石城,终于见到了伟大的OZ巫师。可是,她们能达到愿望吗?这部美轮美奂的《绿野仙踪》,将带你走一个神奇的国度,讲述一个离奇的故事。 弗兰克·鲍姆(1856-1919),美国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一生从事过多种职业,但因其对孩子的喜爱,以及与生俱来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更热心于儿童文学创作。 1890年,鲍姆出版了《绿野仙踪》。该书一经上市,即获巨大成功,继而传遍全世界,得到各国孩子的喜爱。随后,鲍姆在读者的强烈要求下,继续创作小姑娘多萝西在OZ国的历险故事,至其去世前,一共完成了十四部,但最著名的还是第一部。该书已经成为世界儿童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品。
  •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作者萨巴瑞博士提出,父母与孩子是人生旅途中的伙伴,平等互助是亲子关系的核心内容。如果父母能够放弃虚荣心、自负感、控制欲,尊重孩子的天性,就能与孩子建立起亲密和谐的关系。如果父母愿意敞开胸怀,在实践中学习,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找寻答案,就能与孩子一起获得进步与拓展。 萨巴瑞博士运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鼓励广大父母用爱意与真诚穿越家庭教育的困境,破解亲子关系的难题,实现精神的觉醒;其深刻的教养之道不仅将孩子身体、思维、心灵的培养融为一体,也让父母得到完整的成长。 沙法丽·萨巴瑞(Shefali Tsabary),出生于印度,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萨巴瑞博士早年受到东方正念思想的影响,后又将其同西方心理学理论加以融合,从而形成了自己有关正念生活与觉醒教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