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是得活在日常里啊
    生在这个世界上,能邂逅天职的人怕是不多。而是枝裕和与树木希林毫无疑问是带着“导演”与“演员”的使命降生的。他们经由共同打造作品往来十二年(2007—2018),成了心有灵犀的挚友。 本书为两人共同完成的访谈回忆录,以是枝导演回顾和解读与希林老师共度的点滴时光,串联六场聚焦表演的深度对谈,细致深入地道出演戏一如人生——还是得活在日常里啊。只有扎根日常,才能理解生命。 采访者:是枝裕和,电影导演。1962年生于东京都。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进入TV MAN UNION,主要执导纪实类节目。1995年凭《幻之光》作为电影导演出道。2004年,以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无人知晓》,柳乐优弥凭此片于戛纳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员奖。2013年,《如父如子》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2016年,获第八届伊丹十三奖。2018年,《小偷家族》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受访者:树木希林,演员。1943年生于东京。1961年进入文学座附属戏剧研究所,艺名“悠木千帆”。1964年开始参演电视剧、电视广告,成为广受瞩目的个性派演员。1977年改艺名为“树木希林”。2000年后出演了《步履不停》《记我的母亲》等电影作品。2008年获紫绶褒章,2014年获旭日小绶章。2018年9月15日去世。
  • 思想改变世界(汉英对照)
    “每天读点好英文”系列为中英双语对照读物,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地道的英文,让读者既能欣赏到原汁原味、凝练生动的英文,又能深层次地品读其语言特色与艺术之美,是英语学习爱好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思想改变世界》精选33篇影响深远的经典演讲,感受世界顶级演讲稿的影响力,每一篇都语言深刻有力,有着改变一生的力量。 本书既是英语学习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让读者在欣赏原法原味和凝练生动的英文时,还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品读语言特色与艺术之美,丰富的配图,更有助于读者轻松地欣赏并理解英文,让英语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 暖小昕,留美博士。一个热爱教育的行动派白羊女,回国后长期致力于英语阅读的辅导和英语书籍的翻译工作,希望能将英文定义为时尚的符号,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英文,活用英文。
  •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是《巴黎评论》特辑系列的第3辑,收录《巴黎评论》对以下16位女性作家的长篇访谈: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伊萨克·迪内森、希拉里·曼特尔、埃莱娜·费兰特、西蒙娜·德·波伏瓦、珍妮特·温特森、伊丽莎白·毕肖普、玛丽莲·罗宾逊、简·莫里斯、多萝西·帕克、琼·狄迪恩、格蕾丝·佩雷、娜塔莉·萨洛特、尤多拉·韦尔蒂、安·比蒂、洛丽·摩尔。 作为《巴黎评论》出版史上第一个女性作家访谈特辑,本书的十六篇访谈也可以看作“对话中的散文”,既是极具水准的对写作技术的探讨,又涵盖了女性作家生活中那些细微却折射性格的细节:她何时确立写作的志向?她的文学启蒙是什么?在写作不同的写作阶段,她遇到的具体阻碍是什么?她如何面对外部否定和自我怀疑?她的同道人或格格不入的对手又是谁?她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关系如何?…… 《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美国老牌文学季刊,1953年由美国作家乔治·普林顿、彼得·马修森等人创刊于法国巴黎,后编辑部迁回美国纽约,并持续出版至今。自创刊之日起,70年来,《巴黎评论》一直坚持刊发世界顶级的短篇小说和诗歌,并成功发掘推介了众多文学新人,著名作家如诺曼·梅勒、菲利普·罗斯等人的写作生涯正是从这里起步。 “作家访谈”是《巴黎评论》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1953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400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一次访谈从准备到成稿,往往历时数月甚至数年,且并非为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阅读偏好、困惑时刻、文坛秘辛……内容妙趣横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加之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即成为传奇,足可谓“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 金斯伯格访谈录
    本书记录了杰弗里·罗森与金斯伯格两位老友持续近二十年的对话。金斯伯格在此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一位大法官眼中的时代议题:法律应该为少数群体做些什么,两性平等在司法案件中推进了多远,最高法院如何应对党派政治的趋势,等等;也谈论友情、生活与爱。对话既呈现出金斯伯格在具体案件中追求平等、正义的深思熟虑,也还原了法袍之下的这位女性,时而严肃时而风趣,真诚而意志坚定,对生活充满热情。 杰弗里·罗森(Jeffrey Rosen),美国国家宪法中心负责人、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教授、《大西洋月刊》撰稿人。他曾任《新共和》法律事务编辑以及《纽约客》特约撰稿人。
  • 文学回忆录:1989—1994(上下册)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金句”纷披,兀自燃烧。“讲完后,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木心说。古代,中世纪,近代,每个时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统,艺术亲人。 他爱先秦典籍,只为诸子的文学才华;他以为今日所有伪君子身上,仍然活着孔丘;他想对他爱敬的尼采说:从哲学跑出来吧;他激赏拜伦、雪莱、海涅,却说他们其实不太会作诗;他说托尔斯泰可惜“头脑不行”,但讲到托翁坟头不设十字架,不设墓碑,忽而语音低弱了,颤声说:“伟大!”而谈及萨特的葬礼,木心脸色一正,引尼采的话:唯有戏子才能唤起群众巨大的兴奋。 木心开讲时六十二岁。多少民国书籍与读者,湮灭了。他的一生,密集伴随愈演愈烈的文化断层。他不肯断,而居然不曾断,这就是纽约世界文学史讲座潜藏的背景:在累累断层之间、之外、之后,木心始终将自己尽可能置于世界性的文学景观,倘若不是出走,这顽强而持久的挣扎,几乎濒于徒劳。 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结集这本大书时,已不再将之仅仅看做“世界文学史讲座”。诚如木心所最早时设想的那样,这是他自己的“文学回忆录”,是一部“荒诞小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这也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木心(1927—2011),本名孙璞,原籍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晚年归根故里乌镇,被海内外华人视为深解东西方艺术传统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生前定稿出版有文集13种著作,即散文小说系列6种《哥伦比亚的倒影》《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即兴判断》《素履之往》《爱默生家的恶客》,诗歌系列6种《西班牙三棵树》《我纷纷的情欲》《诗经演》《巴珑》《伪所罗门书》《云雀叫了一整天》(引发刷屏的小诗《从前慢》即来自《云雀》),包括答问录1种《鱼丽之宴》。逝世后,另有“世界文学史讲座”整理成书《文学回忆录》(即听课学生陈丹青笔记),及作为《文学回忆录》补遗的《木心谈木心》。陈丹青说,《文学回忆录》布满木心始终不渝的名姓,而他如数家珍的文学圣家族,完全不知道怎样持久地影响了这个人。 不止文学。英国BBC制作大型文献纪录片《世界文明》(20世纪以来的公众艺术教育电视片经典),中国部分,拟拍摄宋元以降的山水画。这部影片将探讨逾千年的中国山水画之路,摄制组为此来到乌镇的木心美术馆,拟将画家木心作为BBC千年历程纪录片的“一个开场的故事”,以诠释艺术的力量。 陈丹青,木心美术馆馆长,1953年生,原籍上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完整记录1989—1994年纽约“世界文学史讲座”的听课学生,以木心为“师尊”。木心说,“最好的学生,是激起老师灵感的学生。丹青是激起我灵感的朋友”。绘画之外,主讲有“看理想”系列视频《局部》,著有《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草草集》《纽约琐记》《外国音乐在外国》《无知的游历》《谈话的泥沼》《笑谈大先生》等书。
  • 鱼丽之宴
    木心说,“自作多情”和“自作无情”都是可笑的,“以后我还想改名……” 依据木心晚年定稿,《鱼丽之宴》收入木心历年来的“答好友问”与“答记者问”等文章,并配有作家影像、创作手迹等,包括《江楼夜谈》《海峡传声》《雪夕酬酢》《仲夏开轩》,以及披露木心1983年至1998年去国旅美“航程纪要”的《迟迟告白》,此外,《战后嘉年华》还回溯了“个人的青春期”,《有朋自西方来》则亮相了木心晚年“珍贵的文友们”。 木心自序,《鱼丽之宴》是我“答客问”之类中的某些选篇,触及的话题虽只限于文学、艺术,因为也自有一番纷繁,故美其名曰“鱼丽”……如此则原想叙叙人生上的利钝成败,结果变成了一场酒酣耳热的飨宴。 木心(1927—2011),本名孙璞,原籍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晚年归根故里乌镇,被海内外华人视为深解东西方艺术传统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生前定稿出版有文集13种著作,即散文小说系列6种《哥伦比亚的倒影》《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即兴判断》《素履之往》《爱默生家的恶客》,诗歌系列6种《西班牙三棵树》《我纷纷的情欲》《诗经演》《巴珑》《伪所罗门书》《云雀叫了一整天》(引发刷屏的小诗《从前慢》即来自《云雀》),包括答问录1种《鱼丽之宴》。逝世后,另有“世界文学史讲座”整理成书《文学回忆录》(即听课学生陈丹青笔记),及作为《文学回忆录》补遗的《木心谈木心》。陈丹青说,《文学回忆录》布满木心始终不渝的名姓,而他如数家珍的文学圣家族,完全不知道怎样持久地影响了这个人。 不止文学。英国BBC制作大型文献纪录片《世界文明》(20世纪以来的公众艺术教育电视片经典),中国部分,拟拍摄宋元以降的山水画。这部影片将探讨逾千年的中国山水画之路,摄制组为此来到乌镇的木心美术馆,拟将画家木心作为BBC千年历程纪录片的“一个开场的故事”,以诠释艺术的力量。
  • 史记讲座
    《史记讲座》是作者几十年来研究、讲录《史记》的精华。本书由“司马迁其人”“《史记》其书”“名篇解读”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力求用新视角、新观点、新证据,揭示司马迁的生死观及其与汉武帝的矛盾、《史记》的真实性问题、《史记》的悲剧品格、《史记》叙事的讹误与疏漏、考古成果对《史记》文本的验证等;“名篇解读”部分则告诉大家如何读《史记》,并在附录中介绍了六种重要的注释《史记》的参考书。 韩兆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史记》研究专家,中国《史记》研究会名誉会长。著有《史记笺证》《史记通论》《史记题评》《史记选注集说》《史记评议赏析》《史记博议》《中国传记文学史》《诗集题评》等。
  • 两种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尔加斯·略萨】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唯一对谈! ★时隔半个多世纪后被寻回的文字,重温“文学爆炸”最初的盛况、最后的同框。 ★空前绝后的巅峰对谈,理性与幽默、小说与人生的震撼碰撞,启迪读者的文学锦囊。 ★另收录两位作家专访、照片集等珍贵资料。 ★这本书里关于小说的见解肯定要比在任何文学院系里能学到的多。 这些文字看起来就像某场海难事故的幸存者,但我确信它们能启蒙、激励某位读者——也许还有某位未来的小说家。——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哥伦比亚当代作家) ★那场对谈连接了人生与文学、理论与实践、幻想与现实,介绍了许多关于小说和小说家的知识,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巴尔加斯·略萨的叙事魔力渗进了整场对谈,没人注意时间的流逝。——阿贝拉尔多·奥贡多(秘鲁文学评论家) ★在半个多世纪后,在如此多文学之水从桥下流过之后,这本书带来了最重要的关键信息。——西班牙《国家报》 1967年,《百年孤独》出版,盛况空前,巴尔加斯·略萨和加西亚·马尔克斯都还是年轻的小说家,他们在利马举行了一场怪异至极的对谈,像两只互相发问“进化是什么鬼东西”的年轻翼龙一样——这成为未来两位文学大师一生唯一的对谈。 1968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写信给巴尔加斯·略萨,拒绝出版社将对谈内容整理成书。从那时起,他已经想要刻意且谨慎地把自己打造成传奇了。 然而对谈还是少量发行了。此后,它成为加西亚·马尔克斯被盗版、影印和地下传播最多的作品。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终于与这些海难幸存者般的文字相遇,重回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重温“文学爆炸”最初的盛况、最后的同框。 加西亚·马尔克斯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四主将之一。哥伦比亚小说家、记者。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其他代表作有《霍乱时期的爱情》《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等。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Mario Vargas Llosa 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四主将之一。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36年出生于秘鲁阿雷基帕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50年被父亲送进军校。1953年考入秘鲁圣马可国立大学。六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6年《绿房子》问世。201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1年被西班牙国王封为巴尔加斯·略萨侯爵。其他代表作有《城市与狗》《酒吧长谈》等。 侯健,文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西班牙语系副教授,拉丁美洲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2022豆瓣年度译者。译有《从马尔克斯到略萨:回溯“文学爆炸”》《普林斯顿文学课》《五个街角》《艰辛时刻》《略萨谈博尔赫斯》《科幻精神》《萨拉米斯的士兵》《终了之前:萨瓦托回忆录》《沙漠中的战斗》《33场革命》等书。
  •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6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6》是《巴黎评论》数字编号系列的第6辑,收录《巴黎评论》对以下15位作家的长篇访谈:拉尔夫·艾里森、罗伯特·弗罗斯特、伊利亚·爱伦堡、路易-费迪南·塞利纳、阿瑟·米勒、约翰·多斯·帕索斯、海因里希·伯尔、哈罗德·布鲁姆、钦努阿·阿契贝、罗伯特·戈特利布、约翰·勒卡雷、A.S.拜厄特、乔纳森·弗兰岑、埃马纽艾尔·卡雷尔、凯尔泰斯·伊姆莱。 《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美国老牌文学季刊,1953年由美国作家乔治·普林顿、彼得·马修森等人创刊于法国巴黎,后编辑部迁回美国纽约,并持续出版至今。自创刊之日起,70年来,《巴黎评论》一直坚持刊发世界顶级的短篇小说和诗歌,并成功发掘推介了众多文学新人,著名作家如诺曼·梅勒、菲利普·罗斯等人的写作生涯正是从这里起步。 “作家访谈”是《巴黎评论》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1953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400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一次访谈从准备到成稿,往往历时数月甚至数年,且并非为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阅读偏好、困惑时刻、文坛秘辛……内容妙趣横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加之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即成为传奇,足可谓“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5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5》是《巴黎评论》数字编号系列的第5辑,收录《巴黎评论》对以下16位作家的长篇访谈: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威廉·福克纳、伊夫林·沃、让·科克托、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伯纳德·马拉默德、詹姆斯·M.凯恩、田纳西·威廉斯、纳丁·戈迪默、詹姆斯·鲍德温、V.S.普里切特、普里莫·莱维、理查德·福特、伊斯梅尔·卡达莱、莉迪亚·戴维斯、达尼·拉费里埃。 《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美国老牌文学季刊,1953年由美国作家乔治·普林顿、彼得·马修森等人创刊于法国巴黎,后编辑部迁回美国纽约,并持续出版至今。自创刊之日起,70年来,《巴黎评论》一直坚持刊发世界顶级的短篇小说和诗歌,并成功发掘推介了众多文学新人,著名作家如诺曼·梅勒、菲利普·罗斯等人的写作生涯正是从这里起步。 “作家访谈”是《巴黎评论》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1953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400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一次访谈从准备到成稿,往往历时数月甚至数年,且并非为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阅读偏好、困惑时刻、文坛秘辛……内容妙趣横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加之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即成为传奇,足可谓“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