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士德
    歌德,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列的四大文豪。《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为诗体悲剧,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揭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负和追求,表达了他本人对人类未来的远大而美好的理想。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列的四大文豪。译者钱春绮先生是我国德语界泰斗级的前辈、诗人。
  • 罗素姆万能机器人
    R.U.R是Rossum's Universal Robots的缩写,意为罗素姆万能机器人。剧本中一位名叫罗素姆的哲学家研制出一种机器人,被资本家大批制造来充当劳动力。这些大批制造的机器人外貌与人类相差无几,并可以自行思考,然而一场机器人灭绝人类的叛变计划正在进行…… 该剧于1921年在布拉格演出,轰动了欧洲。卡雷尔·恰佩克作品中创造了“robot”(机器人)一词。这个词源于捷克语的“robota”,意思是“苦力”。之后该词被欧洲各国语言吸收而成为世界性的名词。在该剧的结尾,机器人接管了地球,并毁灭了它们的创造者。 卡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1890—1938)是捷克著名的剧作家和科幻文学家、童话寓言家。生于捷克一个乡村医生家庭。他的哥哥约瑟夫·恰佩克是一名画家和作家,因爱国心和正义感遭德国法西斯残害。恰佩克从查理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新闻记者并开始文学创作,著有大量长短篇小说、剧本、游记等。1920年恰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素姆万能机器人》。
  • 莎乐美:中英法对照
    英伦才子奥斯卡•王尔德一生中创作的最著名悲剧;一段唯美凄恻、超越时代的《圣经》故事。 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只是唯美主义作品中的经典。故事取材于《圣经》里莎乐美为希律王跳舞换得施洗者约翰头颅的情节,这一圣经典故被王尔德的妙手挖掘出了最黑暗也最深 刻的内涵。欲望的纠缠,畸恋的爆发,诡异的氛围,都被他在这短短的篇幅里发展到极致。而同时代的早夭天才画家比亚兹莱,亦称得上王尔德恶魔般作品最佳的诠释者。 本书收入了英国著名插画大师比亚兹莱为《莎乐美》创作的多幅插图——被誉为“有史以来诗人和画家最成功的合作之一”。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他的父亲威廉•王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珍•王尔德是一位诗人与作家。王尔德自都柏林三一学院毕业后,获得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王尔德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童话《快乐王子》、剧作《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帕都瓦公爵夫人》、《莎乐美》、《无足轻重的女人》、《不可儿戏》、《理想的丈夫》等。
  • 茶馆
    《茶馆》是现代作家老舍的话剧名作,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本剧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排,通过一个茶馆写出了近现代社会和时代的缩影。《茶馆》配用了现代著名画家叶浅予的插图二十幅。三幕话剧《茶馆》以北京一家大茶馆为背景,描写了清末、民初、抗战胜利以后三个历史时期的北京生活风貌,深刻地写出了王利发等人的真实命运。 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有名小说家、剧作家。1924年远赴英国,任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归国后曾在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书。194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北京市文联等职。1966年8月24日,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著有《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离婚》、《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正红旗下》、《月牙儿》等大量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 叶浅予(1907-1995),浙江桐庐人,主要从事绘画教学和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曾任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擅人物、插图、速写等。曾为茅盾《子夜》、老舍《茶馆》等书插图,出版有《画余论画》、《十年荒唐梦》等图书。
  • 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为诗体悲剧,它根据十六世纪—民间传说创作而成,是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宏篇巨著;它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提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负和追求,表达了他本人对人类未来的远大而美好的理想。 全书由一系列叙事诗、抒情诗、戏剧、歌剧以及舞剧组,涉及神学、神话学、哲学、科学、美学、文学、音乐以及政治经济学。 同样,《浮士德》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同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l749~1832), 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他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是德国“狂飙突进”的中坚,1775~1786年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他不但没战胜德国市民的鄙俗气,“相反,倒是鄙俗气战胜了他”(马克思)。于是,1786年6月他化名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 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年与席勒交往后,随着欧洲民主、民族运动的高涨和空想社会主义 思想的传播,他的思想和创作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飞跃,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有广泛研究,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 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1774~1831)和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1775 ~1828)。《少年维持之烦恼》写一个反对封建习俗,憎恶官僚贵族,跟鄙俗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在爱情上更遭封建势力 摧残打击的少年维特愤而自杀的浪漫故事。因反映了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声,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使歌德从此亨有世界声音。《浮土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给以加工改造。把浮士德写成一个不断追求、进取的理想人物; 把他的知识、爱情、政治、艺术、副业等五大发展阶段,都写成以封建政体腐败、感悟古典美追求的幻灭和“理性王国”蓝图之虚妄为主体内容的悲剧阶段;成为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人士不断探索、追求的艺术概括。悲剧不但结构宏伟,色彩斑斓,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手法为一体,且让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靡菲斯特的整个思想言行都形成善与恶、行与情、成与败的辩证发展关系。作品也因而跟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古典名著,《威廉·迈斯特》分《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两部,内容写主人公走出家门寻求人生意义的故事, 肯定实践的重要意义,认定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以专业技能力社会造福。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即由郭沫若译成中文。他的《浮士德》、《赫尔曼与窦绿苔》等作品现己有了中文译本。
  • 中国戏曲剧种研究
    《中国戏曲剧种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项目成果,对中国剧种做了全面的研究,不仅包括京剧、越剧、昆曲、豫剧等大剧种,还涵盖了高腔戏、拉魂腔、滩簧腔、道情戏、花灯戏、花鼓戏、采茶戏等具有地方色彩的小剧种,并对这些剧种的起源、发展、艺术特色、代表剧目、代表演员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 朱恒夫,江苏滨海人。文学博士,现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艺术论丛》主编、中国傩戏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戏剧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古典文学研究会理事。著有《目连戏研究》、《论戏曲的历史与艺术》、《宋明理学与古代小说》、《中国文学史疑案录》、《中国京昆》、《古代小说与戏曲互动关系之研究》等十多部。
  • 罗密欧与朱丽叶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位空前绝后的伟大戏剧诗人,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伟大的文豪。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名著精选”丛书除选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和《莎士比亚喜剧五种》之外,特以方平先生主编、主译的华语世界首部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为基础,选择《罗密欧与朱丽叶》、《驯悍记》、《第十二夜》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四部以爱情为主题的著名剧作辑为一集,配以约翰·吉尔伯特爵士(Sir John Gilbert)的全套经典插图,以飨读者。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位空前绝后的伟大戏剧诗人,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伟大的文豪。
  • 卡利古拉(最新修订版)
    《卡利古拉》包括加缪戏剧作品和加缪论戏剧两部分。加缪戏剧作品中包括《卡利古拉》、《误会》、《戒严》、《正义者》、《阿斯图里亚斯起义》五部作品。《卡利古拉》是加缪对人类存在课题一次非常猛烈的撞击。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声明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在作品中深刻揭示了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的杰作是公认的人类文化瑰宝,而本书又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作品,是人类文学史乃至文明史上最著名的篇章。本书的译本是著名莎学家和翻译家方平先生潜心于莎士比亚研究、以诗译诗的重要成果,并配以约翰·吉尔伯特爵士绘制的全套经典插图数十帧,充分满足读者研读莎剧、赏玩插图、图书收藏的需要。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位空前也可说绝后的伟大戏剧诗人,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伟大的文豪。
  • 大脑产儿
    本书写于1979年。君特·格拉斯夫妇和电影《铁皮鼓》导演施隆多夫夫妇访问了中国、印度等国,亚洲之行激发了他对世界人口、核危机等问题的奇思异想,写下了这部“随笔、小说和电影剧本的集合体”。 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1927—2015),德国作家、画家。生于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父亲是德国人,母亲为波兰人。1944年入伍,1945年负伤住院,后被关入美军战俘营。战后做过钾矿工、石匠学徒等,曾在杜塞尔多夫和柏林学习造型艺术,参加过爵士乐队。 1955年开始参加“四七社”活动,1956年出版诗集《风信鸡的优点》,1957年剧作《洪水》首演。1959年问世的长篇小说《铁皮鼓》使他获得世界声誉。其代表作还有《猫与鼠》《狗年月》《比目鱼》《母鼠》《辽阔的原野》《我的世纪》等。199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