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 100。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本书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2014年《故事》中文版全新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新增58条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注释,补充了未被原书整理进附录部分的剧作资料,同步更新458条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采用特殊开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质。 《故事》不同于其他流行的讲述银幕剧作手法的专著,它所论及的是形式而不是公式。麦基以一百多部影片作为示例,向读者传授了一种银幕剧作的原理,它超越僵死的教条,发掘出名品佳作中那些使其卓越超群却又常常被人忽略的组成部分。麦基从基本概念入手——何谓节拍?场景?场景序列?幕高潮?影片高潮?——不仅精辟地阐释了标准的三幕戏剧结构的奥妙,而且还揭开了非典型结构——如两幕、七幕、甚至八幕影片——的神秘面纱,指出了每一种类型的局限性,强调了主题、背景和气氛的重要性,以及人物和人物塑造作为一对相对概念的重要性。 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生于1941年1月30日,剧作家、编剧教练。 因连续剧《起诉公民凯恩》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 1981年,受美国南加州大学邀请,开办“故事”培训班,随后创办全球性写作培训机构,学员超过6万名。 其中,60人获奥斯卡金像奖,170人获美国电视艾美奖,30人获美国编剧工会奖,26人获美国导演协会奖。 被《指环王》《霍比特人》编剧兼导演彼得·杰克逊称为“上师们的上师”,长期担任迪斯尼、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等机构的专业顾问。
  • 精校评注古文观止
    本书是由近人王文濡据清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评注所作的精校本。这个本子完全不同于目前流行的古文观止以译注为主,或辅以简单的说明。其重点是在以眉批的形式或揭示每文章的主旨,或阐释艺术特色,以夹注评点的形式逐段分析文章的微言大义,梳理文章的结构章法,讲解文章的疑难字词。书前另有作者小传,可供阅读参考。是一部深入浅出、别具特点的评注本。 王文濡(1867-1935),字均卿,别号吴门老均、新旧废物等。浙江吴兴人。近代著名的学者、出版家,工诗古文词。历任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文明书局、大东书局、进步书局、国学扶轮社编辑。编撰大型丛书《清文汇》200卷、《香艳丛书》、《古今说部丛书》等。另编有《明清八大家文抄》、《续古文观止》等。
  • 人物
    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虚构艺术三部曲”完结篇。麦基集大成之作,融会故事原理、剖析对白、揭示人性,创造只属于你的人物宇宙。“本书并非一部秘笈,而是一本箴言”。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人物礼赞,探讨人物发明的灵感源泉,并为塑造你的才华奠定基础,以创作出具有超级想象力的虚构人物。第二部,人物创作,阐述见所未见的人物创作,从“由表及里”的方法开始,过渡到“从内到外”,拓展到多维度和复杂性,最后以最为极端的角色作结。第三部,人物宇宙,书写类型人物、表演以及读者/观众/人物关系。第四部,人物关系,通过铺陈五部散文、戏剧和影视作品中的“剧中人物”来阐明卡司设计的原则和技巧。 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生于1941年1月30日,剧作家。凭借连续剧《起诉公民凯恩》获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麦基多年来致力于在全世界讲授“故事的艺术”。他的学员中,已有超过60人获得奥斯卡金像奖,200人获美国电视艾美奖,100人获美国编剧工会奖,50人获美国导演协会奖,以及普利策奖与布克奖。作为项目顾问,麦基受聘于华纳兄弟、20世纪福克斯、索尼、CBS、MTV等影视公司,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迪士尼、派拉蒙、BBC、MNET也定期输送创意写作团队参与“故事”培训。邀请麦基开讲的机构还包括麦肯锡、微软、NIKE、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富国银行、BOLDT建筑事务所及美国NASA休斯顿总部等。 译者:周铁东,电影学者、《大众电影》《中国银幕》专栏作家、兼职教授。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译审,曾任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从事电影进出口工作三十余年,拥有十年好莱坞影视工作经验,在《中国电影市场》《人民日报》、美国《好莱坞报道》、欧洲《电影通讯》等国内外报刊发表文章600余篇,翻译和撰写文字累计逾800万。译作《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著作《号脉电影——周铁东电影杂论》及《号脉电影》(增订版)亦广受业内外好评。
  • 经典人物原型45种(第三版)
    想要使你的角色和故事更吸引人、更复杂,比以往的作品都更加新颖吗?《经典人物原型45种》能帮助你探索最普遍的男性和女性原型,这些神秘的、跨文化的人物模型就是所有角色的源头。剖析一系列的角色,包括主角、反派和配角。 学会使用原型来创造独特的角色。审视男女主人公的神秘旅程——使主角性格得以发展的一系列事件,并学会如何使用它们来扩充你的故事。 书中有大量选自文学作品、影视剧的例子,它们证明了这些原型多么有效和令人难忘——从洛奇·巴尔博亚的“角斗士”和亚哈船长的“国王”原型,到神奇女侠的“亚马逊女子”和格温娜维尔的“少女”原型。任何一个生动的故事都需要大英雄和大反派,本书将帮你创造出能经受时间考验的角色! 维多利亚·林恩·施密特,著有《高级写作技巧》、《一个月完成一本书》、《故事结构设计师》等。国际公认的创作者们关于原型方面的导师。毕业于UCLA的电影项目,获Loyola Marymount大学写作硕士学位。心理学博士。她在写作之余任教于多所大学。
  • 浪漫主义的根源(伯林文集)
    伯林之后,浪漫主义不再一样。 浪漫主义之后,世界不再一样。 本书根据1965年伯林所做的“浪漫主义”梅隆讲座录音整理而成。自浪漫主义的定义始,历陈其滥觞、生长和壮大,抉发其巨大而持久的影响力,伯林借前人所未发的观念史视角,展现出浪漫主义革命作为认知方式和思想意识的无比力量。伯林的演讲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典故如排山倒海,排比如山洪倾泻,是豪宕的思想音乐,是天神眷顾的天才时刻。 “伯林在这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学术天分:思维敏捷、博学机智、深刻且令人振奋。阅读本书,犹如目睹鲜活的思想从天才头脑的熔炉中锻造而出。” ——约翰·班维尔 “无论是对首相、总统来说,还是对文化批评家而言,本书都是一部开卷有益的作品。伯林的写作为我们展现出,当我们面对人类需求和渴望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理想之间互不兼容的态势时,我们需要具备怎样的宽容和理解力。” ——彼得·马德福德,《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你能听到语言的洪流不断膨胀,互相撞击,一次次地汹涌澎湃……发人深省,激荡人心,充满自然的原始张力。这也正是浪漫主义的核心所在。” ——Key Reporter 以赛亚·伯林爵士(Sir Isaiah Berlin,1909—1997),英国哲学家、观念史学家、20世纪著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生于俄国犹太家庭,童年目睹俄国革命,1921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哲学,1939年撰写《卡尔·马克思》,1944年转向观念史研究。1957年就职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发表具有开创性的“两种自由概念”演说,同年获封爵士。1966年参与创办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作为杰出的观念史学家和学科主要奠基人,先后被授予耶路撒冷文学奖和伊拉斯谟奖。
  • “文学”概念史
    “文学”是什么?自19世纪初近代意义的“文学”在西方兴起,中外学术界就不断有学者对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本文作者立足于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历史背景,运用翔实缜密的考证和论述,从词源学的角度 考察和梳理了“文学”这一核心概念在中国历史中的演变过程,清楚地揭示了中国“文学”观念的变化特点。
  • 《世说新语》美学研究
    《<世说新语>美学研究》以文献学为基础,立足于《世说新语》及相关研究著作,从第壹手材料出发,以逻辑为导引,以历史为验证,先把此书放在它所处的文化情境中进行解读,再将其置于中国文学史和美学史的大背景下,通过纵向梳理和横向对比,找到《世说新语》与魏晋审美文化的主要关联,然后再以这些关联为依据进行综合剖析,阐释它对中国古典艺术、美学的重要意义。 董晔,1978年10月生,山东嘉祥人。山东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现为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当代文坛》《学术论坛》《山东社会科学》《中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中国风尚史·汉魏晋南北朝卷》等著作。
  • 日耳曼中世纪文学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他与阿根廷作家玛丽亚·埃丝特·巴斯克斯合作,将日耳曼中世纪文学介绍给读者,将源自同一个根系的三种文学汇总成了一部珍贵的著作。博尔赫斯认为日耳曼可以视作风俗、语言、传统和神话传说都较为接近的多个部族的集合体,其地理意义远不如民族意义。博尔赫斯对日耳曼古代文学有一份独特的热爱,他将几乎隐没于故纸堆里的史诗、诗歌、传奇故事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娓娓道来,仿佛一门由文学巨匠亲授的珍贵文学课,带领我们走近文学史里这个神秘的领地。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 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少年时随家人旅居欧洲。 一九二三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一九二五年出版第一部随笔集《探讨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代表诗集《圣马丁札记》《老虎的金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随笔集《永恒史》《探讨别集》等更为其赢得国际声誉。译有王尔德、吴尔夫、福克纳等作家作品。 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获得阿根廷国家文学奖、福门托国际出版奖、耶路撒冷奖、巴尔赞奖、奇诺·德尔杜卡奖、塞万提斯奖等多个文学大奖。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
  • 一怒之下
    一部关于D.H.劳伦斯的非学术著作。它既像传记又不是传记,既像小说又不是小说,既像游记又不是游记,既像回忆录又不是回忆录:一种融合,或者说,超越了所有特定文体的后现代文体,一种反文体的文体。所以,虽然作者一再声称要写一部“研究劳伦斯的严肃学术著作”,但最终却写成了一部既不严肃也不学术,而且让人从头笑到尾的黑色喜剧。 它仍然是关于劳伦斯的,不过更准确地说,是关于“想写一部关于劳伦斯的书却没有写成的书”。尽管如此,作者还是他那自由自在的新文体,用如香料般遍洒在文本中的对劳伦斯作品的摘录、描述和评论,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独特的D.H.劳伦斯。我们从中得到的不是一个伟大作家干瘪的木乃伊,而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一种感觉,一种精神——一阵裹挟着劳伦斯灵魂的风。 杰夫·戴尔,1958年出生于英国切尔滕纳姆,被《每日电讯报》称为“很可能是当今最好的英国作家。”他的写作风格极其独特,涉及音乐、摄影、电影等多个领域,并将小说、游记、传记、评论、回忆录等体裁融为一体,形成了奇异而迷人的“杰夫·戴尔文体”。其主要作品包括小说《寻找马洛里》、《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跨文体作品《然而,很美:爵士乐之书》(获毛姆文学奖)、《一怒之下:与D.H.劳伦斯搏斗》(入围美国国家图书批评界奖)、《懒人瑜伽》(获W.H.史密斯最佳旅行书籍奖)、《此刻》(获国际摄影中心摄影写作奖)等。2005年入选英国皇家文学学会,2006年获得由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E.M.福斯特奖。他与妻子现居伦敦。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