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的法则
    这是一本权威天文学家写给大众的宇宙通识读本。作者对现今人类掌握的宇宙知识娓娓道来,对天体物理发展史上的众多掌故如数家珍,笔触细腻而优雅。 本书从地球开始,由近及远,形象生动地讲述了太阳系、银河系、星系群、超星系团等天体系统,把它们等比例缩放,并与饼干、西瓜、篮球等类比;由浅入深,分别对星球、暗物质、空间、时间四个领域的最新天体物理研究成果做了详尽易懂的解读。 乔·邓克利在本书中,不仅以通俗的语言引导我们穿越天文学的历史,讲述每个阶段的曲折和惊喜,还着重讲述了那些被遗忘的女科学家,给予她们应得的赞誉和尊重。 乔·邓克利(Jo Dunkley),当代女性天文学家,牛津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教授。她还是西蒙斯天文台规划委员会成员、鲁宾天文台的暗能量科学合作项目成员。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宇宙的起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她获得的荣誉有:2012年格鲁伯宇宙学奖、2013年麦克斯韦奖、2014年福勒天文学奖、2016年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奖、2018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2019年大英帝国勋章、2020年物理学新视野奖等。
  • 宇宙的尺度:从无穷大到无穷小
    对我们周围无形世界的惊人指南。我们怎样才能了解原子有多小或银河系有多大?我们如何才能了解十亿分之一秒的短暂和十亿年的久长,地球到木星有多远的距离,氦的凝固点是多少以及原子弹爆炸会释放出多少热量?本书将通过探索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领域来帮助你认识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会让你瞠目结舌,极大地刺激你的想象力。 这本书用非凡的趣味和洞察力,引领我们重新审视了我们周围世界的6种谱系:数字、尺寸、光、声、温度和时间。书中充满了对比、惊人的事实和趣闻轶事,以及丰富的插图、图表、照片、侧边栏。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看待世界的维度,让我们能够用更丰富、更多层次的视角欣赏这个我们身处其中的、离奇又美丽的世界。 大卫·布拉特纳(David Blatner),以电子出版主题讲座和多部获奖科普书籍蜚声国际,包括《神奇的π》(The Joy of Pi)和《飞行之书》(The Flying Book)。他的作品在全球已被译为14种语言,销量超百万册。他和妻子及两个儿子生活在华盛顿州西雅图郊外。
  • 地理的时空
    要想用一本书介绍整个地球实在是一件难事。克兰却用6个小故事,带领我们探索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宇宙中看,地球是一个美丽而明亮的星球。山川、河流和陆地参与塑造了这个物质世界,生命在这里繁衍。人类崛起,无论是人类造成的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人口压力、资源枯竭,还是迈向未来的卫星通信、城市化、生态保护,这些议题都指向同一种宏观的知识——地理。人类的一举一动将引发深远的地理影响。科学家把这样一个时代,称为“人类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当今合流,今后的地理学,就是人类即将写下的地球的命运。这本书是尼古拉斯·克兰毕生工作的精华,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论断:地理知识是对未来的保障,人人都可以成为地理学家。 尼古拉斯·克兰(Nicholas Crane),是位作家、地理学家、制图专家,曾因对地理知识所做的卓越贡献获苏格兰皇家地理学会的“蒙戈·帕克奖”,因在普及地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对英国的了解获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内斯奖”。他曾在BBC2推出了《绘图人系列》(Map Men)、《英国小镇系列》(Town)、《大不列颠的旅程》(Britannia)和《海岸系列》(Coast)等系列饱受赞誉的纪录片,并于2015—2018年担任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长。
  • 真实世界的脉络
    宇宙、生命、时间……这些基本而又复杂的问题,如果用目前深刻的理论—量子物理学、计算机科学、进化论和认识论—去解释,那将会编织成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作者戴维·多伊奇在这里提出了一种思维模式,顺着这一思维模式,我们的新世界观将日趋明朗。 科学的目的是从问题出发寻求解释还是从观察出发寻求预言?令人匪夷所思的“影子”是否揭示了多重宇宙的存在?虚拟现实描绘的东西是不是真的?真实性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是不是只有我们的感觉、听觉或实验装置探测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数学的本质是抽象的还是物理的?人类的知识是怎样发生发展的?时间是均匀流逝的还是量子的?人的活动是否能反作用于宇宙演化的进程?对这些“大”问题,《真实世界的脉络:平行宇宙及其寓意(第2版)》这本书将给您一些启迪。 戴维·多伊奇(David Deutsch)在量子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颇有影响力,受到高度赞誉。他关于量子计算的论文奠定了该领域的基础,开辟了计算理论和物理学的新领域,在全世界范围内激发了大量相关研究。 戴维·多伊奇生于以色列海法市,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受教育。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度过几年之后,他回到牛津,目前在牛津生活和工作。他自1999年起担任牛津大学不领薪的物理学访问教授,是牛津大学克拉伦登实验室量子计算中心的成员。 他于1998年获得英国物理学会的保罗·狄拉克奖及奖章,这是英国物理学会理事会颁发的理论物理zui高奖项,用于奖励“理论物理(包括数学物理和计算物理)领域的杰出贡献”。2002年,他因“在量子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理论工作”获得第四届国际量子通信奖。 《真实世界的脉络:平行宇宙及其寓意》曾入围1998年隆普兰克科学图书奖,戴维·多伊奇的另一本重要著作《无穷的开始:世界进步的本源》已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 宇宙:从起源到未来
    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Edge,每年一次,让100位全球最伟大的头脑坐在同一张桌子旁,共同解答关乎人类命运的同一个大问题,开启一场智识的探险,一次思想的旅行! 作为Edge系列之一,《宇宙》一书着重关注宇宙和宇宙学的种种问题,以及大众感兴趣的诸如宇宙大爆炸、循环宇宙、额外维度、多重宇宙等话题。 宇宙为何是今日之貌,又将迎来怎样的黄金时代?《宇宙》一书集合了全球宇宙学、物理学、天文学等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针对这一问题同台辩论,在唇枪舌剑中一探宇宙的过去与未来,开启对宇宙的“大思考”! “宇宙暴胀理论之父”阿兰·古斯、“弦理论之父”伦纳德·萨斯坎德、“永恒混沌暴胀理论之父”安德烈·林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兰克·维尔切克、国际权威的额外维度物理学大师丽莎·兰道尔、加拿大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创始人之一李·斯莫林、数学大师贝努瓦·曼德尔布罗特……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他们对宇宙的过去与未来、对人类在我们这个宇宙中的位置等“终极问题”的头脑风暴,必然火花四溅! 约翰·布罗克曼 美国著名的文化推动者、出版人,“第三种文化”领军人。 “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卫报》赞誉)Edge的创始人。 他旗下汇集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每年就同一话题进行跨学科讨论。
  • 追捕祝融星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在几个世纪的观测中,人们发现水星轨道存在轻微的扰动。这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行星行为有些许偏差。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进行了计算,于1859年提出假设:水星轨道内尚有一颗未被人们发现的行星。他还以罗马神话中火神的名字(Vulcan)为之命名(对应中文译名即“祝融星”)。此后,人们开始疯狂地寻找这颗行星,但除了一位乡间业余天文学家声称目击了它之外,没人能再次证实它的存在。1915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体系构建完成,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解释水星轨道的扰动现象。自此证实:祝融星并不存在。 托马斯·利文森(Thomas Levenson),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科学写作项目的教授和主任。他还为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其他媒体大量撰稿,曾获得美国国家研究院传播奖、皮博迪奖(Peabody Award),以及美国科学促进会的西屋科学记者奖。除本书外,还著有《牛顿与伪币制造者:科学巨匠鲜为人知的侦探生涯》《爱因斯坦在柏林》《为测量而测量:科学的音乐史》《冰期:气候、科学和地球上的生命》。 译者:高爽,德国海德堡大学天文学博士,北京河马星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讲师。他是优秀的天文工作者、科普作家,热衷于科学传播工作,具十年科普写作与讲座经验,译著有《天文之书》《科学需要讲故事》《宇宙》等。在得到app上开设了课程《天文学通识30讲》,人称“河马老师”。
  • 图解宇宙简史
    宇宙究竟从何起源?真的起源于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吗?膨胀中的宇宙如何促使了生命的诞生?关于人类对黑洞的理解,真的如霍金所说“好比在煤窖中找到一只黑猫”那样难吗?既然存在黑洞,是否就一定存在白洞?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系,是不是无垠宇宙中的偶然?如果时间的箭头可以扭转,你我可以回到过去,那今天的我们究竟身处何方…… 王宇琨、董志道,畅销科普读物作者,长期从事自然社会科学科普读物创作,擅长用轻松幽默的文笔讲述严谨的科学知识,代表作品有《图解时间简史》《图解万物简史》《超图解人类简史》《超图解未来简史》等。
  • 城市观星者手册
    本书可以帮你解锁以下技能:入门级天文知识,知道什么时间适合观什么星,开发城市里适合观星的秘密地点,裸眼寻找星座和恒星,初探深空天体。 不用跑很远,不用花很多钱,也不需要大把时间,在繁华的大城市也可以看到很多星星。带上这本书,出门去认识星星朋友吧! 阿比盖尔·比尔,一名城市观星者。拥有英国杜伦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和伦敦城市大学科学新闻学硕士学位。现在专职科普和科技写作,作品发表于《新科学家》《连线》等科学杂志。2018年加盟DK出版社《科学知识百科》项目。 译者:詹想,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现为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天文科普专家。著有《跟我一起去追星:星空摄影指南》《从0到1拍星空:天文摄影与后期处理全指南》等书,合译有《今日天文》系列、《太空探索图鉴》等书。
  • 月亮全书
    从月球的暴力诞生到令人振奋的太空竞赛和当前的科学探索,发现月球的许多面孔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人类的存在: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人类对月球的观测历程,不仅揭示了月球的历史,讲解了其诞生、形成及构造,还展示了人类对月球探索的各个阶段及研究成果,包含近百张来自NASA等权威机构的图像,并对想要亲自观察月球的读者提出了实用的建议。 丰富的史实、宏大的叙事、过硬的知识、精美的图像,人类月球探索伟大瞬间全记录,带领你全面而充分地认识我们的月球。 比尔•莱瑟巴罗:前英国天文协会主席、英国最顶尖的老牌名校之一谢菲尔德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现任月球分部主任。他参与创作和编辑的图书达数十册。201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他的名字给小行星95852命名。 青年天文教师连线:国内领先的天文教育公益组织,囊括国内外优秀青年天文人资源,成员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并与美国、澳大利亚、智利等多国天文科研机构合作,致力于连结青年天文人、中小学校与青少年,助力中国天文科普发展。译有《太空全书》《地球与太空II:太空传奇》《太阳全书》等天文科普精品图书。
  • 多元宇宙是什么
    多元宇宙一直是天文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霍金晚年就围绕多元宇宙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的新观点。多元宇宙理论的开端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本书的作者、理论物理学家亚历克斯·维连金正是该领域的理论奠基人之一。 30多年前,理论物理学界提出了一种“永恒暴胀”的假说,认为宇宙暴胀一旦开始便不会结束。随后,维连金证明,大多数的暴胀模型都会导致永恒暴胀。这就意味着,只要发生一次暴胀,就会发生很多次暴胀,每次暴胀都能创造出一个宇宙,因此许多截然不同的宇宙相继产生,这便是“多元宇宙”。时至今日,许多天文学家都已接受了多元宇宙的概念。 这本书是维连金创作的多元宇宙的经典科普作品。他在书中介绍了多元宇宙领域的整体理论框架,循序渐进地带领读者走进多元宇宙领域探索。作者从宇宙的起源说起,他别出心裁地将故事的开篇设置在了1980年冬天的一场科学讲座,物理学家阿兰·古斯——也就是暴胀理论的提出者——在讲座中介绍新的宇宙起源的理论。随后作者沿着这条线索深入解释了有关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等知识。目前宇宙学家已经普遍接受了大爆炸理论,宇宙的暴胀也几乎成为普遍共识。接下来,作者详细介绍了永恒暴胀、宇宙常数等有关多元宇宙的理论知识。 维连金擅长科普写作,他通过大量生动而形象的比喻,并运用许多图片,将抽象的理论物理概念化为更容易理解的知识。他引用了许多物理学家的名言,阅读起来更加有趣。同时,书中插入了许多在理论探索与发展的过程中作者本人及其他科学家的逸事。这本书不仅讲述了理论知识,更有引人入胜、激荡脑力科学家探索故事。 亚历克斯·维连金,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宇宙学研究中心主任。他在宇宙学领域深耕多年,证明了大多暴胀模型都会导致永恒暴胀,是多元宇宙的理论奠基人与开创者之一。同时他热爱科普,有丰富的科普写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