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荷
    穿着一双草鞋 在森林里更容易迷路 芽越来越深 最后赤脚回家 草鞋,在春风和植物里具有沉浸的属性。它的生长意识,会被逐步唤醒。
  • 仪式的焦唇
    《仪式的焦唇》是诗人茱萸创作于2004-2010年间的诗歌作品精选集,也是作者本人目前认可的唯一一部诗集版本。诗集共由70余首诗组成。分为四辑,分别是序诗、组诗、编年散作以及长诗。 作者自言:“你写下这些,却遗漏了更多,这似乎永远是写作者的宿命。”他自认为这样的结集近乎打扫早餐之后的狼藉桌面,仓促而充满远行的迫切,是“结束铅华归少作”式的一次自我审视和审读。 茱萸,男性,生于1987年10月。籍贯江西赣县。2002年开始诗歌写作。诗人、随笔与专栏作者,兼事批评。在《今天》、《人民文学》、《山花》、《诗刊》、《创世纪》等期刊发表诗歌、随笔、译作与评论作品,曾获2008“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以及第六届北京大学“未名诗歌奖”等奖项。现于同济大学哲学系攻读外国哲学博士学位。主编有《同济十年诗选2002-2012》(上海文艺,2012),辑有诗集《仪式的焦唇》、随笔集《浆果与流转之诗》、评论集《让事物恢复本性》等。
  •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集
    本书根据由艾米莉•狄金森的侄女玛莎•狄金森•比安奇编辑、由波士顿Little Brown公司于1924年出版的《艾米莉·狄金森诗歌集》译出。这部诗集包含了诗人大部分的重要诗作,其中第一卷《生活》、第二卷《自然》、第三卷《爱情》和第四卷《时间与永恒》包括了诗人去世后陆续出版的三本诗集的全部诗歌。凭借这三本诗集,诗人在美国文坛的重要地位因而得以确立。为了纪念诗人与其嫂子苏的友谊,编者后又出版了《孤独的猎犬》,此书的出版再次引发了狄金森热潮。这部诗集将这四本诗集汇编在一起,并增添了以前遗漏的一些诗作,使诗人的创作全貌得以首次呈现在世人眼前。编者还为本书写了前言,第一次透露了诗人长期闭门不出的生活的一些真实情景,对读者更好地了解诗人及其作品是弥足珍贵的资料。 本书共收录诗人的597首作品,包括了诗人大部分的重要诗作。经由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她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深邃而敏锐的哲思、丰富而矛盾的情感世界、对生死之谜的不懈探究、和对天堂与永恒的无限向往。虽然狄金森诗作的各种中译本层出不穷,但翻译的品质却良莠不齐,让读者有无所适从之感。有鉴于此,译者希望这个译本对读者深入了解这位伟大的心灵诗人及其作品有所助益。 有人说,艾米莉•狄金森是自萨福以来西方最伟大的女诗人,但对于真正热爱她的读者来说,这样的评价有些不着边际。描绘一朵花、一只蜜蜂、诉说爱情的甜蜜与痛苦,并不能造就一个伟大的诗人。造就真正伟大诗人的,是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对矛盾而痛苦的世界的深刻思考,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和超越,以及对生与死、天堂与上帝的终极追问。心灵诗人的称号,才是对一位诗人的最崇高的赞誉。艾米莉•狄金森,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心灵诗人。她的诗,为自己而写,为生命而写,为每一个像她一样的困惑者和探索者而写。人们能从她的诗中读到共鸣,读到启迪,会感到内心有什么被诗人所触动,有一种与永恒和无限有关的记忆被诗人所唤醒。这正是一个伟大诗人最根本的工作,而艾米莉•狄金森则无愧于这样的称号。
  • 执梦集
    收录作者自2012至2015年的数十首诗歌作品。其内容涵盖个人情感与精神创伤,亦有对信仰和意识形态价值的审慎解读与怀疑,以及对日常生活中微小动人细节与梦境的记述,但更多的则是通过诗歌的方式记录生活脉络并以此呈现个人的生命态度。 这是我的第一部个人诗集,名为《执梦集》,此部诗集收录了我自2012年起至2015年的数十首诗,其中既有短小细腻的“婉约”派,亦有篇幅较长天马行空的“述梦”派。这些诗歌作品既是我对诗歌形式与内容的个人探索,也是一部个人精神世界的开拓史。 特朗斯特罗姆说,诗是醒着的梦。诗歌于我,正是梦的语言。 我始终相信,向外看的人始终做梦,向内看的人终将觉醒,而诗歌,正是觉醒的力量。
  • 等我胖了再揍你
    包含作者菜小龟的十五首短诗以及漫画作者anusman为每首诗歌创作的漫画。是一部轻松有趣的诗歌&绘本小册子。 1、一首诗取一个概括内容的标题,并且还是偏正短语,很多时候都是比较失败的——如果他是想写首好诗的话。 2、所以,要为诗集作内容概述肯定也很傻。 3、标题没有或是无题是写作者没有才华的表现(因为懒没什么好说的)。 4、吃不吃早餐对写诗影响不大。 5、厌恶把“首”写成“手”,“诗”写成“湿”的(虽然我是一个谐音爱好者)。 1、感谢anusman绘画。 2、写烂诗没有说错话压力大,如果愿意一直写,可能写一辈子烂诗。 3、烂诗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它烂。 4、写烂诗不一定对写出好诗有什么帮助。 5、诗的标题非常重要,有时甚至超过内容重要,但它们是一起的,拆开说只是为了让人重视它们是一起的。 6、如何取好标题,呃,有人总结过。 7、亲眼看到一头驴打滚肯定是好笑的。 8、地铁比较少事情发生。 9、我觉得自己写得烂。 10、随时觉得喜欢的诗其实不好,这跟遇见另一首好诗没有关系。 11、好诗比较重要,因为它好。 菜小龟,马来西亚相声演员,只会一段《反正话》(其中,只有“反正我也说不好”的这个包袱能响)。 2009年开始写诗,其间还创作过一些不堪入目的淫秽歌词,并亲自演唱,变成不堪入耳的音乐后,自称音乐人。同时又自称民科书法家、民科漫画家,用windows画图工具创作了一批以丑为特点的书法和漫画作品。
  • 游吟生涯
    我拥有一间房屋等你居住,不大不小,刚好放下脚步和干粮,刚好放下绳索和善良,我们开窗就望海,你我是岸。 没有阳光没有水的季节,我与稀薄的空气结果子。 我见过很多写诗为生的人,但是以诗为命的,除了海子,我所知的就只有晚讴了。 ——Fox 以诗歌为生命的人,以生命为诗歌的人,如此晚讴,让人感动。 ——王瑞 张晚讴,80后诗人,十年为诗,现著有500余首,部分作品发表于《通州时讯》,天津《运河》杂志,2013年8月30日《通州时讯》发表个人专访:《80后农民诗人张晚讴:栖居田野的独行歌者》,现居天津。
  • 自我之歌
    伟大的草叶集的核心诗篇。 “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史诗”。 “关于自我觉醒,认知和民主意识的壮丽诗篇。” 在1891年《草叶集》中,这首诗被收录在第一章-碑文,同时也是1855年《草叶集》中最长的一首诗。 根据惠特曼的雄心,《自我之歌》从第一天开始就应该被当成是美国史诗(Epic of America)来看待,因为诗人在其中托付了他最重要的思想内容:自我意识的觉醒,对自身的了解,理解和几乎没有限度的尊重;对自己百分之百的坦白和诚实;从这里面所引申出来的对人的尊重,对天赋人权的尊重,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对强壮和健康几乎没有限度的追崇和迷恋;平视宗教以及所有崇拜;对人为或者派生权利的质问和怀疑;亲近自然,亲近大地和海洋中生长的万物;热爱所有劳动者,热爱所有真实的人。 与传统的史诗不同,《自我之歌》仅用了很小的篇幅来回顾历史事件(第34节屠杀,第35节海战),而是使用剩下几乎所有的篇幅,讨论各种各样的体验:围绕自我和灵魂的体验,与人相处的体验,与自然相处的体验。这其中那些最细微最深入的感知,包括指尖的触觉和被触觉,恍然大悟时的啊哈,智识对被认知之物的照射以及边界处的明暗交错,都被诗人敏锐地捕捉并精确地记录了下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自我之歌不仅是美国史诗,也是自我的史诗,认知的史诗,民主意识的史诗。 惠特曼的伟大之处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 第一他是美国精神的歌颂者。惠特曼几乎很少涉及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这些传统的诗歌题材,而是以一种坦白而且直接的笔触和视角,描述,表达和讴歌美洲大陆,它的壮丽景色和茂盛生长的万物,以及这块大陆上面,普通美国人的喜怒与哀乐,劳动和生活。惠特曼创造性地提炼出草叶这种诗意想象,将其草叶所代表的平等,自由,民主,坚韧,旺盛的生命力等特征,升华成为美国精神的核心内涵。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惠特曼不仅是美国精神最热情的歌颂者,他更是美国精神的发现者和始作俑者。 第二惠特曼开创了一种自由式的诗歌风格,从文体学的角度彻底改变了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在惠特曼之前的英文诗歌,普遍遵循一些典型的样式,在句子数量,韵脚分布甚至内容展开的方式都有一些严格的规定。惠特曼几乎完全无视将这些诗歌传统,从第一天开始就是以一种自由,无拘无束,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粗野”的方式进行创作。“大象闯进了瓷器铺子”或者“野猪入侵”是当时读者特别是诗歌界对这种风格的评价和反应。但震惊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逐渐理解到诗歌中的思想内容及其质量,远比呈现形式或者韵脚更加重要。促进并推动这种对诗歌的审美期待的转变,应该说以惠特曼为源头的自由体风格,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结果就是,惠特曼之后,差不多没有诗人会继续使用十四行诗这样的样式创作诗歌了。 第三点惠特曼开辟了以编年史的方式创作诗歌的先河。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惠特曼一生仅创作了《草叶集》一部诗集。从1855年惠特曼36岁时的第一个版本,到1891年临终前的最后一个版本,惠特曼反复多次增添,修缮,删除这部诗集。《草叶集》也从1855年的仅仅包括12首诗歌的一个小册子,到1891年成为了一部包含了从早期的“碑文(Inscription)”到后期的“暮年回响(Old Age Echoes)”,一共十五章,四百多页,收录近五百首诗歌的大部头。 在这部编年史般的诗集中,读者有机会清晰地观察并理解一个思想意识,一颗伟大的心灵,它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熟,然后又如何从壮年时的强大,自信,无所不能,到达暮年时的内省和朴素。通过这种方式,惠特曼在独立的诗篇之外,为自己的所有诗歌,创建了一个整体的,以诗人的年龄为主线的结构。从这个角度来说,惠特曼的《草叶集》,应该也必须被当成一个整体来阅读,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完整的审美体验。《草叶集》的这个特点,在形式上更接近于整部的史诗,虽然并没有后者严谨,但也给读者留下了更多发现和领悟的空间。
  • 苏瓷瓷诗集
    虽然写小说,但苏瓷瓷最看重自己的诗歌。这本在豆瓣阅读上架的诗集,收录了她最重要的几十首诗歌。这是苏瓷瓷的诗歌首次结集发表。 苏瓷瓷把笔触伸展到了日常生活的紧张状态中,但她完全没有和解的想法,她乐于把紧张归于紧张,在这种近乎绝望的对峙中她一次次险象环生。她的诗歌语言经常把读者逼到窒息的境地,在血淋淋的自我撕扯里展示出她过人的胆识和才华。 苏瓷瓷 ,女 ,生于80年代。1998年医学院毕业,17岁起在精神病院工作5年。做过护士、宣传干事、酒店服务员、报社编辑。2003年开始诗歌写作。2005年开始小说创作。曾获得中国作协第五届文学新人奖——“春天文学奖”及《长江文艺》第一届“完美小说奖”。2009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第九夜》。2010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随笔集《一个人的医院》。
  • 诸多令我偏爱的事物
    《诸多令我偏爱的事物》 本诗集由今后在2017年写过的17首诗组成,是今后2017诗选集。 2017年今后诗选集 “诸多令我偏爱的事物,亦教我悔恨。” 相信这本诗集会更容易触动到那些正处在转折期 那些偏爱着万物,同时却又追悔莫及的人。
  • 编织的人
    一首诗歌就像一道闪电。这33首诗是作者高中和大学时期的部份作品,很多诗作现在读来可能显得幼稚和浅薄,但作者的态度是认真的,诗中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愿这些诗歌能像闪电一样,带给你片刻的诗意和短暂的耀眼。 赵天一注重从直接经验中提炼哲理,《验证存在的记忆》效果尤佳。 ——马永波,当代诗人,翻译家,学者。 所有的声音都可以被隔离在体外,只有一种声音,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隔离,都无法将其驱走,这种声音,就是耳鸣。这种无法逃避的声音,成为最可怕的病,这首诗的立意极新鲜,而对细部的跳跃,处理得令人激赏。 ——著名诗人叶舟点评赵天一诗作《耳鸣》 赵天一,1983年生于陕西,曾在《红豆》、《第三条道路》、《东三省诗歌年鉴》等杂志年选上发过作品,现居秦都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