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恒之光 唐王三镜
    刚入大学校门的周梦提,时常会梦到一些古怪离奇的场景。这些碎片化的梦境预示着一场蓄谋已久的大灾难,以倒叙的方式呈现。原来,幕后真凶-戹魔的第三个儿子,悄悄在周梦提梦境中植入了“沉沦之暗”,在最后关头让所有人都沉浸在内心的阴霾之中无法自拔,从而沦为他的奴隶!危机关头,一面看似普通的素面镜将大家解救出来,最终绝境反杀的故事。
  • 玩偶之家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1828年3月20日-1906年5月23日)的代表作之一。易卜生有“现代戏剧之父”的美誉。该作品讲述一个遭遇到生活困境的女子,如何面对的故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对生活、社会和法律都产生了疑惑。该作品也是女性主义的经典作品,对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有诸多思考。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时期,而且这个时期看上去还会持续很长时间。这样的年代,特别容易让人困惑,而解决困惑的好办法之一就是阅读,特别是阅读经过岁月冲刷的经典作品。女性在这个时代面前,面对的困惑更多了,不仅要和男性一样面对职场的风风雨雨,还要面对传统角色(母亲、妻子)和现代社会人的冲突。一本戏剧作品未必能解开萦绕人心的困惑,但是可以给出思考的方法和方向。本作品语言平实,结构简单,故事脉络清晰,但是提出的问题却值得好好思考。
  • 双刃·辛夷传(剧本)
    上古时,仙界本有五仙岛,不知何年何月,岱屿员峤飘然而去,仅剩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凡间小娘子辛夷误打误撞前往瀛洲修仙,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与艰险,随之慢慢清晰的,竟是辛夷的身世之谜,与三界神秘人物分别合谋编织的层层巨网……
  • 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
    一个宛如温室中玫瑰的娇美女子,因为误会,以为自己的丈夫爱上了别人,所以在心烦意乱,差点走上了人生的岔道。而在这关键时刻,多亏另一位风姿卓越的中年美妇及时出手制止。原来这位中年美妇与这位年轻女子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和亲情的故事。如果按照中国传统折子戏,大概可以给四幕戏各取一个小标题:《生疑•得扇》、《敲扇•离家》、《训诫•遗扇》、《送扇•团圆》。出场的人物虽然多,但并不凌乱,各人也有各人的特色,比如唯唯诺诺的阿加莎小姐、愤世嫉俗的格雷厄姆。不过,有一个主要人物——达灵顿勋爵,他的真实性格其实挺隐晦的。读者可以将达灵顿勋爵看成一个为爱痴狂的情圣,唯一的错就是爱上了有妇之夫;也可以将其视作一个巧合如簧的花花公子,每句话都说中了别人的心思,实则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怀好意。大家耳熟能详的的那句“众人都身处水沟中,只是其中有些人仰望星空罢了”就出自他的口。
  • 芭芭拉少校
    一个满怀爱心的青年女子,在慈善组织中努力工作,试图找到自己人生的支点。她原以为一切都将慢慢合乎自己的理想。可是,随着多年未见的父亲重新出现在了家庭中,随着救世军遇到了财政难题……所有一切都面目全非了,以至于到了后来,她的选择远远超出了自己原先的想象…… 在《圣经•新约》中,基督在传教过程中,基本都很宽仁温厚,除了对文士和法利赛人,而且那一大段指摘的话语真可谓掷地有声。其中有“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之语。了解到这样的背景,就能理解卡辛对知识阶层的批评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对现实、对历史有了深刻的观察,才得出的结论。其实不要说那个时代了,即使我们这个时代,似是而非的歪理学说、无中生有的造谣污蔑也不少见。 萧伯纳在同时代的作家中,属于愿意直面惨淡人生的大文豪(他和鲁迅也有惺惺相惜之意)。我们可以将他和王尔德进行比较。可能是因为萧伯纳长寿的原因(1856年——1950年),所以感觉他离我们这个时代比较近,但他只比王尔德(1854年——1900年)小两岁。王尔德观察敏锐、才华横溢,对社会问题不是没有感觉,比如《理想丈夫》中就触及到了政商圈子极为隐秘的利益勾兑问题,而且他本身也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但是他并不愿意深入探讨,仅仅将其视作故事的背景,这大概和他“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理念有关。与之相对照,萧伯纳在本剧中,将英国政治圈和军火买卖的业务戳了一个底朝天,将披着慈善外衣的思想奴役把戏全抖出来了。
  • 武器与人
    一个狼狈的逃兵,一个大家闺秀,在战争的大背景下,毫无征兆地相遇了,他们的命运还会继续交集吗?一个卑微的女仆,一个勇敢的贵族军人,他们的社会鸿沟如此之大,有情人能否成佳缘?在萧翁的笔下,能看到爱情的光芒,勇敢的战士,也能依稀看到日益远去的战争形态…… 本剧中的两个男主角布伦奇里和塞尔吉乌斯刚好可以被视作两种类型的军人。布伦奇里出身商人家庭,虽然从剧中可以看出,他和父亲的关系一般,但家庭出身造成了他讲究实际、善于算计的性格;塞尔吉乌斯是贵族军人,虽然在具体战役中,他从实际出发,采取了某种冒险战术,但骨子里,他并不是很看得起功利思潮,而且由于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原先的价值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时候行为举止中带有较为强烈的愤世嫉俗色彩。这两个人物形象其实有点类似我们读者非常熟悉的《飘》中的白瑞德和阿希礼。 只是本剧是19世纪末的作品,而《飘》首版是1936年,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已经见识过了一战的残酷,因此作品中的幻灭感更加强烈。至于萧伯纳,他身为关心世事的作家,当时已经隐约感觉到新的战争形式将要出现了。借剧中人物之口,他或多或少提到了这层意思,只是当时的战争多少还带有古典色彩。其实,一直到一战开始后,很多巴尔干民众还都以为同以往的战争一样,战场归战场,后方还能基本稳定的,绝没想到这场战争会变成绞肉机,席卷了欧洲绝大多数国家;更没有想到一战结束刚过二十年,二战的魔影就来临了,而且波及的范围更加广泛。若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剧可谓是萧伯纳给渐行渐远的古典式战争写的一首挽歌吧!
  • 决战前夜
    汗王拓跋力微的统治遭到了其俘虏的奴隶木骨闾的叛军威胁,木骨闾兵临城下,决战前夜,萨满要窥探命运,决定支持战斗的哪一方。 使用了类似剧本的风格书写,但又不完全是剧本,而是对话更利于阐述主角的内心。 编辑推荐:《决战前夜》是一部向史诗致敬的作品,有古典戏剧的韵味,其中对战争、人性和命运的剖析颇有闪光之处。对于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成长的年轻作者而言,这种自觉着眼于宏观与历史的写作是可贵的,值得鼓励的。
  • 不可儿戏
    该剧主要通过讲述两对恋人的故事,勾勒了十九世纪末英国中上阶层的某一个侧面。对所谓社交圈里的恋爱婚姻规则,以及背后牵涉到的诸多经济利益算计,王尔德在冷嘲热讽之际,也清晰地描绘出了人物的特征。比如浪荡公子阿尔杰农虽然荒唐奢侈,但也很精明,瞄准了拥有13万嫁妆的塞西莉;塞西莉虽然年纪尚小,还爱发少女梦,但是通过她和格温德伦的唇枪舌战,以及其监护人沃辛之口,读者也能看出来她的功利心也不小……至于布莱克奈尔夫人,更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人物了。还有一些出场不多,但也颇具特色的角色,比如第一幕中的男仆雷恩,就对婚姻问题大发宏论,令人莞尔。 关于王尔德的戏剧语言,说说个人的一些感触。 王尔德的语言极富特色,有些粉丝在网络上封他为“腐国第一毒舌”。是不是第一,倒也见仁见智,不过毒舌一词,确实当之无愧。随便举两个剧中的例子,这两个例子都出现在第一幕中,第一个例子是王尔德借主仆二人的对话,嘲弄已婚人士精打细算的持家风格: “雷恩:先生,我认为这要归因于葡萄酒的等级问题。在那些已婚人士的家中,我很少看到一流的香槟品牌。 阿尔杰农:老天爷!结婚能让人变得如此没品吗?” 第二个例子是作者借阿尔杰农之口,对世事发出的感慨:“真相很少能单纯,真相也从来不简单。如果真相单纯或者简单的话,那么现代生活就成一潭死水了,还有现代文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了。”如果联系到作者本人的经历以及创作过程,就更能体会其间的况味了。
  • 谍海狂澜
    1949年春,渡江战役前夕。 国民政府国防部保密局特情处机要人员冯儒收到一份密电,电文内容是处决二监的共产党员及进步人士。特情处处长杜林甫即和二监监狱长张怀文等人密筹执行事宜。消息由共产党潜伏特工辗转传递给江宁游击队,队长陈言等人决定武装营救。就在处决将要执行的当天,杜林甫突然收到他亲自安排打进共方的卧底——“观音”发来的密电。密电中说,屠杀计划共产党方面已经知道,而且保密局有共产党卧底! 杜林甫吃惊之余,将计就计,处决时间不变,却突然改变地点(所有人都不知道,只在行动途中,杜林甫突然命令改变行刑地点),几十名政治犯倒在雨花台畔,共方营救人员也中了伏击,几乎全部牺牲! 双方均开始暗查谁是卧底或叛徒。 陈言在突围时中弹,昏迷被捕,受尽酷刑,宁死不屈。然而杜林甫从“观音”第二次发来的密电中知道,自己的部下冯儒就是共党特工!杜林甫即命下属华雄飞、郑少青等人分头寻找、追杀冯儒。 冯儒正要伺机谍取国防部“长江防御计划”,却遭保密局追杀,冯儒开始逃亡。 冯儒在逃亡途中击毙了紧追自己的华雄飞,又侦知了“长江防御计划”的重要线索。就在冯儒等待天明购买“电文密钥”时(冯儒此时已经知道密钥是何物),保密局其他特工又追杀而来。冯儒已无退路,只得奋起迎敌,杀死两名敌人,自己也不幸中弹...... 电影文学剧本《谍海狂澜》是根据我已经出版的长篇小说《谍影》(新世界出版社)改编的。《谍影》屡上各大图书馆借阅排行榜,读者反映总体不错,也有不少读者建议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或者电视连续剧,于是就有了这部剧本。 一般来说,剧本是供影视制作单位及演职人员拍摄用的,可读性比较差。《谍海狂澜》从电影艺术的特点出发,力图用文字展现我脑海中这部电影的画面及感觉,同时,注重剧本的可读性、文学性,让普通读者也能像看小说那样阅读剧本,并从中得到阅读快感,所以,我称之为“电影文学剧本”,而非简单的电影剧本或者脚本。 希望您看了这部剧本之后,像看了一场精彩的电影那样舒畅!
  • 探险家
    一个贵族女子,面对日渐败落的家族,费心心力地苦苦挣扎。只是直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命运,她能找到出路吗? 一个浪迹天涯的勇敢男子,面对心爱女人的请托,本想尽力帮忙,可惜终究事与愿违,然而秉持忠勇,或许天无绝人之路吧? 从历史上看,欧洲、非洲以及西亚地区,互相掳掠对方的民众为奴隶的行为已经持续了数千年。即使近些年来,偶尔还传出在战乱频仍的非洲大陆和西亚的某些区域,青壮年被当作奴隶贩卖的新闻,这对自诩文明的现代社会,不啻为一记响亮的耳光。本剧中,毛姆虽然表明憎恶奴隶贸易的态度,但对英国的殖民政策却颇有维护之意,而且从作家后来的人生经历来看,他对帝国的荣光还是挺留恋的(毛姆曾经当过间谍,而且似乎颇有成绩)。当然,换个角度来看,倒也正常,毕竟爱国情怀是人之常情,只是我们作为后世的中国读者,对此要多加留意区分——不能因为喜欢某个作家,连带对残酷邪恶的殖民政策都有好感吧?不过,毛姆作为直面真相的优秀作家,并没有完全受这种心绪的摆布,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种种现实状况,使他产生强烈的幻灭感,于是有了《刀锋》(1944年)——但那是后话,与本剧的关系不大,不再赘述。 本剧另有同名小说。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更为干脆利落,而小说营造的氛围更为复杂,人物内心的活动更为幽晦纠结,可能同一个人物,会令读者有不同的观感,基本属于两个独立的作品,因此阅读体验也大不相同。另外,本剧的四幕之间,时间跨度都挺长的,而且第二幕的背景还放在了非洲,跟前几部结构紧凑的传统喜剧截然不同,希望读者能稍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