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提供方>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
《文化、权力与国家》是以乡村的文化网络为基本结构并考察其功能,这一点和作者第二本书《从国族中拯救历史》(中译本即出)的结构形态似乎相差不少,但他所关注的主题却在…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王斯福关于中国民间宗教的重要研究专著。他以60年代在台北山街近三年的人类学田野研究为基础,着重研究民间宗教组织是如何将分散的个人组织在一起的。他…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卷)
本书是第一部中国古典美学领域的通史类著作,1988年初版后,在国内外引起反响。此次增订再版,增加了三十余万字。论体系之完整、内容之丰富、资料之翔实,修订后的本书…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与仪式
本书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武雅士等有关中国社会宗教与仪式主题的论文集。作者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华南民间信仰做了具体而细致的研究,构建了汉族民间“神灵”的人类学解释模…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
1127年,金军攻陷宋都开封,掠走徽钦二帝和三千余近支宗室,徽宗之子赵构在杭州重建宋朝,他死后帝位回到了匡胤子孙手里。流落到南方的宗室继续得到政府的特权和照顾,…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长期以来,有关义和团运动起源的问题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美国学者周锡瑞在本书中以详尽的史料、独特的视角和崭新的方法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作者对19世…《左传》的书写与解读
《左传》是中国历史与文学的重要典籍。本书通过对《左传》文本进行解读,力图去把握其中所蕴含的阐释往事的原则和模式。当古人开始有意识要探寻历史,他们会进以思考重现阐…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本书对这个内陆边疆的四个地区(东北、新疆、内蒙古、西藏),从生态环境、民族、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揭示了中国内地与上述四个地区边疆…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
本书着重研究20世纪初期的中国,探讨了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线性进化史之间的密切关系。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两章,论述民族作为启蒙历史主体的理论问题;第二部…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明清时代的财政体系有何特点?与前朝有何不一样?本书开创性地提出了“原额主义”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以制度上缺乏弹性的正额与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极强伸缩性的额外附加…四海之内:民族的形成与变迁
中华民族起源于中国大地上不同的地域文明,五十六个民族来自历史上诸多的古老群体,他们都为中国文化贡献了聪明才智,正如孟子所说:舜为东夷人,文王为西夷人,皆能“得志…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下)
一、本书的章下各节内容丰繁,因此以节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在节的后部列附表及注释,便于读者阅读。 二、本书中涉及大量中外地名。同一地名,由于引用资料的不同而有异写…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第四版)
本书有效利用了MEGA2的最新文献,把对一大批马克思早期经济学笔记的解读与哲学理论分析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学术创新点。这是一项由中国年轻一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土地改革与华北乡村权力变迁
本书以河北、山东等省份为中心,以大量未刊土改档案为主体资料,综合运用政治学、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华北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及其政治意涵。本书一方…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
本书一反“西方的冲击”这一研究模式存在的偏颇,强调了中国文化传统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所具有的活力。作者张灏通过支1890-1907年过渡时代梁启超思想的研究,详细考…修仙:古代中国的修行与社会记忆
求神问仙是中国中古时期宗教表达的重要形式,也为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一直以来,中古时期的仙和修仙者都被描绘成一群神秘、隐匿的人。而康儒博在这项开创性研究中的看法…德国通史·第六卷
《德国通史》第六卷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历史。战败的德国经历了盟国分区占领、分裂的两个德国和重新统一后的德国等三个阶段。它们属于当代德国的历史范畴,是德意志…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
本书是作者森正夫论述明清江南土地制度的专著,分析细致,探讨深入,是日本学界明清史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作者征引丰富的史料,论述了14—18世纪江南官田的形成、变…